在駱駝的發情季節裡,公駱駝會時不時的吐出自己口中的粉紅色“肉瘤”一般的存在,有人認為這是駱駝的胃,也有人說這是駱駝的舌頭。
而這種行為隻有在發情季節時,公駱駝才會表現出這一行為吸引“小姐姐”,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駱駝的“肉瘤”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駱駝的肉瘤,你會發現它的體積非常大,如果是一個單獨的器官,那麼無論是口腔,還是咽喉部都沒有能放下如此大器官的位置。
更神奇的是,我們通過觀察會發現駱駝的“肉瘤”雖然大,但在駱駝收回口腔中時,它就像是一個被放了氣的氣球一樣,輕松地收回到了駱駝的口腔之中,所以這個“肉瘤”看起來像是一個可充氣的器官。正因為如此,所以人們經常把這個肉囊當做是駱駝的胃部或者是充了氣的舌頭。
駱駝的這個粉紅色的肉瘤既不是舌頭,也不是胃部,而是位于雄性駱駝喉部一個非常特殊的器官叫做“Dulla”,屬于上颚組織的一部分,可以充氣。當駱駝發情時,它們會使得自己的Dulla膨脹開,并用濃厚的唾液覆蓋在外面。
在交配季節,公駱駝會頻繁向路過的小姐姐展示自己的充氣氣囊,這一行為雖然在人類看來有些傻乎乎的,但在雌駱駝看來這好man哦,從而與它交配。
這種行為看起來和孔雀的尾巴一樣,雖然沒有什麼用途,但是受母駱駝們的歡迎,所以雄性保留了這一特征。
不過公駱駝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父親,它們在交配期間會頻繁向多位雌性展示自己的氣囊,其中氣囊越大,越容易吸引異性的注意,從而與它交配。而公駱駝在交配之後,就會拍拍屁股走人,然後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标。這其實不能怪駱駝,原因是因為它們家族一直延續着一夫多妻制的習慣。
沙漠之舟駱駝
和馬兒一樣,在過去駱駝也肩負着運輸重任,隻不過由于它們極度耐幹旱,使得人們經常會使用它們作為穿越沙漠的交通工具。駱駝能夠忍耐幹旱,和它們的身體機制有關系。
研究表明,駱駝在極度幹旱的情況下,一旦遇到水源,可以一次性飲用60-80升的水,而最高紀錄是日飲186升水。這些水可以支撐着它們未來幾天對水的需求。
我們知道,人類是不能在短時間内喝大量水,否則會導緻水中毒,這是因為人體排尿速度是有限的,如果人體飲水量超過了排尿量,就會導緻人體細胞内的滲透壓失衡,從而導緻細胞内的水流向細胞外,造成水中毒。
駱駝之所以不會水中毒,是因為它們的胃部以及肌肉中有許多水脬,這些可以儲存大量的水。除此之外駱駝血液裡的血紅蛋白呈橢圓形,邊緣較薄,而其他哺乳動物的血紅蛋白圓而厚,由于駱駝特殊的血紅蛋白構成,使得駱駝的抗滲透能力非常強,即使喝下大量的水也不會造成滲透壓紊亂。
駱駝之所以能夠忍受極端幹旱,還在于它們駝峰中儲存着大量的脂肪,這些脂肪在缺水時會分解成一部分水和其他物質,供身體使用。
另外,駱駝可以調節自己的體溫,在天氣較高時,駱駝的體溫也會升高,溫度較低時,體溫也會随之而降低,最大程度節能。而且駱駝很少流汗,也很少排尿,即使是排尿,也是高度濃縮的尿液,而駱駝的糞便更是将水利用到了極緻,人們甚至能用新鮮的駱駝糞便當做柴火。
更重要的是,為了适應沙漠中植被稀少的情況,駱駝演化出了什麼都能吃的技能,比如:仙人掌。對于我們而言,仙人掌有刺無法被食用,但是駱駝的口腔已經适應了仙人掌。
它們的口腔内部非常粗糙以及有許多肉刺,這些肉刺可以改變仙人掌刺的形狀,其次口水可以軟化尖刺,使得在體内時不至于紮傷脆弱的腸道。
強有力的臼齒使得它們能夠研磨仙人掌,等到它們将仙人掌吞進肚中時,肚裡的瘤胃可以軟化并輔助分解仙人掌,之後還可以通過反刍的方式再次進入到嘴巴進行研磨,直到徹底被嚼碎。
正是以上這些行為,才使得駱駝能夠在極端幹旱的地區生存。
總結最後再來總結一下,駱駝時不時露出來展示自己雄性魅力的粉紅色肉瘤,其實是它們的一個可以充氣的馕,阿拉伯語稱之為“Dulla”。
駱駝之所以能夠忍耐極度幹旱,是因為它們體内可以儲存大量水,駝峰中的脂肪也可以供給一部分水,身體對水分的利用率非常高,以及它們能夠從食物中獲取水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