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即将2023年高考的同學們整理了高中語文必修1—5中的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總結,掌握練習好,能給高考文言文提5分!
必修1-必修5
重點句子翻譯彙總
必修1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2.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3.微太子言,臣願得谒之。(《荊轲刺秦王》)4. 秦之遇将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荊轲刺秦王》)5.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轲刺秦王》)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荊轲刺秦王》).......
答案:1.如果您放棄滅鄭的打算,而把它作為秦國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随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以為”,把它作為;“行李”,往來官員;“乏困”,缺乏的東西;補充省略主語“您”)2.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向東邊使鄭國成為疆界,又想擴張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裡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什麼滿足;“封”,使動“使…成為邊界”;“阙”,侵損;“焉”,兼詞,從哪裡)3.如果沒有太子這番話,我也會請求行動。(“微”,如果沒有;“谒”,請求)4.秦國對待,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遇”,對待;“深”,刻毒;“為戮沒”,被動句,被殺死或沒收入官)5.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門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來為荊轲送行。(“賓客知其事者”,定語後置,知道這件事的門客;“衣冠”,名詞用作動詞,穿白衣戴白帽)6.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禀告大王。(“拜送于庭”,狀語後置,在朝廷上拜送出來;“使使”,派使者;“聞”,使動,讓您聽到)
必修211.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殇為妄作。(《蘭亭集序》)12.蓋将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羨乎!(《赤壁賦》)13.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禅山記》) 14.有志與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遊褒禅山記》)
答案:11.本來就知道把生與死等同起來是多麼荒誕,把長命與夭亡看做一回事純是無稽之談。(“一”,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12.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麼天地間萬物時刻變動,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而我們又羨慕什麼呢?(“蓋”,表示假設語氣,相當于“如果”;“以一瞬”,省略謂語“止”,在一瞬間停止;“何羨”,賓語前置,羨慕什麼呢)13.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而我也後悔自己跟他出來,未能盡情享受遊山的樂趣。(省略主語“我們”;“既”,……之後;“咎”,責備,埋怨;“極”,動詞,極盡,窮盡)14.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從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沒有外力來輔助他,也不能到達。(“至于”,古今異義詞,到;“幽暗昏惑”,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的地方;“相”,幫助)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必修31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16.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國也》)17.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18.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勸學》)19.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緻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20.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過秦論》)......
答案:15.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複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申之以孝悌之義”,狀語後置;“頒”,通“斑”,頭發花白)16.這和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是”,代詞,這樣;“何異于……”,狀語後置,和……有什麼不同)17.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就”,接近;“砺”,磨刀石;“參省乎己”,狀語後置,對自己檢查反省;“知”,通“智”)18.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隻大夾,然而沒有蛇鳝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緣故。(“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後置,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者……也”,表原因的判斷句,是因為……)19.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珍貴的器物、貴重的珠寶、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緻天下優秀的人才,訂立合縱盟約,結成一體。(“弱”,使動用法,使……變弱,削弱;“愛”,憐惜;“緻”,招緻;“相與”,共同,一起)20.秦人大開關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延”,請;“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必修429.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蔺相如列傳》)30.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蔺相如列傳》) 31.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廉頗蔺相如列傳》) 32.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将軍寬之至此也。” (《廉頗蔺相如列傳》) 33.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蔺相如列傳》)34.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将軍孰與秦王?” (《廉頗蔺相如列傳》) ......
答案:29.(趙國)想不給(秦國和氏璧),又怕秦軍攻打過來。主意還沒拿定,想找一個可以出使回複秦國的人,沒有找到。(省略主語“趙國”;“求人可使報秦者”,定于後置,尋找一個可以回複秦國的人)30.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帶着寶玉抄小路回到趙國。(“誠”,确實,實在;“見欺于王”,被動句,被大王欺騙;“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31.蔺相如回國之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以為”,認為;“使不辱于諸侯”,被動句,出使諸侯國不被欺辱;“拜”,授予官職)32.廉頗聽到了這些話,便解衣赤背,背上荊條,由賓客引着到蔺相如府上謝罪,說:“我這淺薄低微的人,不知道将軍寬容我到這個地步啊!”(“因”,介詞,通過;“鄙賤”,謙詞,見識淺薄,地位低下)33.我之所以這樣(忍讓),就是因為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啊。(“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先”“後”,意動用法,以……為先(後))34.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你們看廉将軍和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固”,堅決;“孰與”,固定句式,比……怎麼樣)
必修5
41.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焉求?(《歸去來兮辭》)42.已矣乎!寓形宇内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歸去來兮辭》)43.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滕王閣序》)44.懷帝阍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閣序》)45.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逍遙遊》)......
答案:41.(張衡)在河間相位上任職三年,給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朝廷任命他為尚書。(省略主語“張衡”;“視事”,官員到職工作;“乞骸骨”,請求辭職回鄉)42.歸來吧,我要與世俗斷絕交遊。既然世俗的一切都和我的情志相違背,再駕車出遊又能追求什麼呢?(“言”,助詞,無實義;“焉求”,賓語前置,追求什麼)43.為什麼不随心所欲,聽憑自然地生死?為什麼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裡去呢?(“曷”,何,為什麼;“委心”,随心;“胡為”,胡:什麼,介詞賓語前置,為什麼;“遑遑”,心神不定的樣子;“何之”,之:到,賓語前置,到哪裡)44.年紀雖老,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發蒼蒼的老年改變心志?處境艱難,但意志應當更加堅定,不能抛棄自己的淩雲壯志。(“甯”,哪裡,怎麼)45.懷念着宮門而不能看見,在什麼年月(才能)(像賈誼)到宣室侍奉君主(一樣回朝為官)?(“帝阍”,皇帝的宮門;“奉宣室以何年”,以:在,狀語後置,在何年奉召去宣室)。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今天先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完整版電子檔評論“必修文言文”領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