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鄉土文學達人

鄉土文學達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2 22:02:24

鄉土文學達人?前後是積雪的光秃山嶺,新建的西吉文學館坐落在群山中,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文學愛好者相聚館前,目光熱切——位于甯夏西吉的中國首個“文學之鄉”已成立十周年這片曾以“苦瘠甲天下”聞名的土地,如今用一整面牆都放不下的文學榮譽,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勤奮書寫的農民作家群體,在西海固腹地譜寫了一部深邃的精神史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鄉土文學達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鄉土文學達人(瘠地怒放文學之花)1

鄉土文學達人

前後是積雪的光秃山嶺,新建的西吉文學館坐落在群山中,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文學愛好者相聚館前,目光熱切——位于甯夏西吉的中國首個“文學之鄉”已成立十周年。這片曾以“苦瘠甲天下”聞名的土地,如今用一整面牆都放不下的文學榮譽,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勤奮書寫的農民作家群體,在西海固腹地譜寫了一部深邃的精神史詩。

“文學不僅是西吉這塊土地上生長最好的莊稼,西吉也應該是中國文學最寶貴的一個糧倉。”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如是說。

從油印《葫蘆河》到“文學之鄉”

大巴車行駛在平坦道路上,山腳下的葫蘆河已然冰封。對于十年九旱、山大溝深的西吉來說,葫蘆河孕育着生命與希望。“葫蘆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所以西吉第一本文學季刊就叫《葫蘆河》。”這條河,将尤屹峰的思緒拉回1987年。

那是一個部分百姓“家無隔夜糧,冬無禦寒衣”的年代,人們卻格外渴望精神食糧。當時在中學教語文的尤屹峰同幾名教師一起,成立了甯夏首個文學社——葫蘆河文學社,并自費購買手拉油印機和紙張,創作詩歌、散文,利用課餘時間在宿舍刻字油印,裝訂成48頁的《葫蘆河》,免費贈閱。

沒錢給作者發稿費,尤屹峰等人就給作者獎勵那時十分珍貴的稿紙,并給每位作者認真回信,無論采用與否。

《葫蘆河》漸漸成為西吉文學主陣地,吸引、鼓勵了一批熱愛文學的人,社員從7人發展到60多人,其中就包括作品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郭文斌。

1991年,《葫蘆河》因經費、人員面臨困難,被迫停刊。2007年,在政府全額資助下,西吉縣文聯重新刊印《葫蘆河》,投稿人數不斷增加,雜志從創刊時的80頁增至144頁。

“從西吉縣走出去的作家,都帶着《葫蘆河》的影子。”《葫蘆河》現任主編樊文舉說,這本雜志盡可能地接納、鼓勵創作者,并不斷提高辦刊質量,是西吉作家的搖籃。

從2008年起,時任西吉縣文聯主席的郭甯感受到西吉人對文學深深的熱愛,于是四次前往北京,最終見到鐵凝,表達了将西吉建設為“文學之鄉”的願望。2011年10月10日,中國首個“文學之鄉”落戶西吉。走在路上的郭甯接到這個消息,背過人群哭了半晌。

十年過去了,西吉縣文學創作者數量從600多人增至1300餘人,其中中國作協會員18人,甯夏作協會員69人。“就文學的自覺性、神聖性、群衆性、普遍性來講,這在全國是極為罕見的。”甯夏作協主席郭文斌說。

“在苦難中書寫美好與希望”

在西吉,有一種耐寒、抗旱、耐鹽堿的草,當地人用它來紮掃帚、喂牛羊,這種草叫席箕草,據說就是“西吉”地名的由來,也是西吉人的精神象征。

郭文斌上初中時,雞叫便要出發,冬天因天黑不慎落入河水,常常穿着結冰的鞋子聽課;家中時常缺衣少食。在《農曆》中,他筆下的鄉土生活卻充滿傳統節日帶來的美好與溫馨。“我們貧窮,但不怨天尤人,在苦難的生活中發現生活的美好,這是我們西吉文學的精神。”他說。

這種精神撐起了西吉文學的脊梁。

在短篇小說《擡水》中,48歲的樊文舉回憶了自己和弟弟夜半去泉邊“搶水”的經曆,卻不寫苦,反而對月光有三次動人的描寫。“努力在苦難中追求幸福和美好,生命的價值才能改變。”

26歲的西吉青年作家馬駿自幼患有小兒麻痹,隻能癱坐輪椅中,卻通過努力考上甯夏大學。然而,同樣殘疾的弟弟需要父母照顧,他隻能放棄入學。那段黑暗時光,他從史鐵生的書中找到光亮,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如今,他為殘疾人而寫作:“要超越肉體疼痛,追尋精神上更美的那一層。”

在西吉,像馬駿這樣靠文學改變命運的基層作家不在少數。他們又用自己的作品,為更多人注入精神力量。

文學莊稼生生不息

在西吉,文學和莊稼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并在代代傳承中生生不息。

樊文舉兒時無書可讀,寫過字的糊牆紙他也視若珍寶,跪在炕頭看得如饑似渴。“那時候,大人見到我坐在寫字的本子上,是要罵的,因為要‘敬惜字紙’。”西吉縣副縣長鮮瑞芳至今記得,自己的中學語文老師常将自己寫的詩寫到黑闆上,在同學中掀起文學“創作熱”。獲得西吉縣“文學新苗獎”的高一學生楊盼盼說,父母雖是農民,卻時常和親朋好友談論文學,這是她的文學啟蒙。

“在鄉村振興時期,西吉文學迎來了新發展機遇。”鮮瑞芳說。

如今,文學的種子已遍撒西吉鄉村、校園——西吉縣近300個行政村,村村都有文化書屋,一些農民白日耕作、晚上讀寫;全縣校園文學社20多家,創辦校刊20多部,并出現大量純文學網絡平台和賬号。繼火仲舫、郭文斌、馬金蓮、了一容等人後,新一代草根作家、校園作家雨後春筍般湧現。

樊文舉說,西吉縣的快速發展讓當地文學作品發生了顯著變化:“現在的孩子寫不出苦難,因為沒經曆過,但他們的眼界更為開闊,有些孩子開始從事科幻和網絡文學創作。”

郭文斌認為,在實現物質上的共同富裕後,西吉人民正努力邁向精神上的共同富裕。(記者馬思嘉)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