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千年古道徒步探幽之旅

千年古道徒步探幽之旅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1 18:15: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千年古道徒步探幽之旅(雪峰山裡探茶馬古道)1

安化茶馬古道—永錫橋。

千年古道徒步探幽之旅(雪峰山裡探茶馬古道)2

安化天下黑茶牌樓。

很多人知道,在雲南、四川和福建,都有茶馬古道存在。然而鮮有人知,在湖南中部的雪峰山腹地,也有完整且保存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

小雪時節,筆者探訪了位于黑茶之鄉湖南安化縣的多處茶馬古道遺存,感受到了流傳至今的茶韻茶香以及古老茶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風雨古橋

在安化江南鎮錫潭村,資江一級支流麻溪河穿村而過。已是初冬,這裡仍是綠樹婆娑,水流潺潺,魚翔淺底。

麻溪河之上,橫亘着一座宏偉的風雨廊橋,80多米長,12米高。橋下三個巨大的水泥墩,橋主體全部是木頭卯榫搭建而成,沒有一顆釘子。墨橋青瓦,穩重甯靜,這座名為永錫的橋,建成在清光緒年間,現為國家級文物。

宋代以來,穿梭在這條古驿道上的馬幫,風餐露宿,艱難困苦,千年間,在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中,開辟了一條通往西北邊陲的經貿之路——茶馬古道。這條茶道,主要運載的是黑茶。安化自明萬曆年間定為“官茶”後,茶商雲集,茶馬互市,百餘家茶号雲集在山谷的資江畔。

江南多雨,有馬幫着急趕路,在暴風雨中仍命船家渡河,不乏船傾人亡。清光緒四年,當地茶商、鄉紳發動九鄉百姓,捐資建設永錫橋。

橋頭一處連着的木宅,住着56歲的守橋人陶用廣。當年的茶亭,如今是陶用廣營生的小賣部。石碑滿布庭院,記載着建橋的原因經過、主修協修和捐助名單。陶用廣介紹,從爺爺輩起,就在這兒當守橋人。除了守橋,主要是給過路的行人燒茶。

栉風沐雨百年過,永錫橋早已不再是茶葉貿易的要道,但仍是村裡百姓每天必經之路。如今,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珍貴文化遺産,被絡繹不絕的遊客瞻仰摩挲。

古道悠悠

處于梅山腹地的鹞子尖,險峻異常。鹞子尖古道的故事,從緣奇橋說起。

緣奇橋,鹞子尖古道的起點。這座默默無聞的石拱橋,連通新安二邑,北送萬千茶商至長沙、武漢,南接馬幫前往四川、陝西。

踏過緣奇橋,重走鹞子尖古道的山路,古道遍布碑刻遺存,多為茶商鄉紳的捐碑。其中,兩江總督陶澍之子陶占江所立方形石碑,曆經兩百年風雨,仍守于古道茶亭旁。

古道山路陡峭,雜草叢生,寬度大約一米有餘,僅容一人一馬通行。當年正是在高聳狹窄的山路上,一人一馬隊,唱着深幽的歌,将黑茶從梅山蠻地帶向遙遠的西部遠方。

下山後,鹞子尖古道别有一番景象。

小河流水,古樹相掩,一排木頭民居映入眼簾。這原是“歇夥鋪”,房外有歇涼闆供茶商馬幫的仆人休憩,木房作客棧,供有錢的商旅過夜歇息。如今的“歇夥鋪”,上下兩層,小青瓦頂,廊道相連,住着8戶人家。其中一戶的原住民羅建新悠閑地坐在屋外長廊上,和客人聊着從小聽說的茶馬古道上的轶事趣聞。

鹞子尖古道現在已成為許多戶外運動者的天堂,徒步登山,翻過險石、跨過急溪,在一路茶香相伴中重溫茶馬往事,感受筚路藍縷的艱辛。

順鹞子尖古道而北,在滿是野菊花清香的三岔道口,安化縣江南鎮洞市村村支書介紹:“‘三道歸一’,這裡是坐子坳,地理位置絕佳,正是安化到新化、邵陽、雲貴的必經要道。這個地方就屬于洞市老街,是那時候的茶馬古道上很興盛的一個地點。”

如今的洞市老街,仍存響着百餘年前茶貿繁華的回音。老街口的賀氏宗祠,徽派風格,訴說着商貿往來互通所形成的文化影響;街道旁的古木制建築,緊密相鄰,上下兩層,上層置物,下層供貿易往來與歇腳休息;老街殘缺的青石闆上,留下衆多茶商行旅、馱茶馬匹的腳印……

走近街道兩旁原住民所居木房,其中26戶已屬于省文物保護範疇。這裡人家夜裡從不閉戶,白天,則将所曬臘肉、蘿蔔幹等農家小物分享給過路遊客,若遇遊客口渴,亦會燒碗黑茶。

“金花”綻放

春夏季節,總能在安化茶山漫天匝地的綠色間見到采茶者的身影。清晨,采茶者口中唱着山歌,手間掐采肥碩茶芽,不一會兒,背上的茶簍中遍是帶着露水的新鮮茶葉。

待新鮮茶葉自然萎調,經殺青破壞酶活性、初揉成條揉出茶汁,便堆放發酵。發酵的茶葉待陽光暴曬後,燃燒松柴烘幹茶坯,油黑色、松香味的黑毛茶便初制成功。

粗老的黑毛茶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入口醇厚的高品質黑茶?百年老廠——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給予答案。

黑毛茶用布袋堆疊,陽光透過小青瓦屋面上的玻璃,直射進屋内,茶香撲鼻。陽光與茶香在空氣中充分相融,這是在百年老廠——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鋸齒形車間内才能看見的景象。

單層磚木小青瓦結構,屋面呈鋸齒形排列,這樣的車間在中國茶葉加工企業中比較罕見。1950年,由中國茶葉公司湖南省公司提供的蘇聯專家貝可夫設計的圖樣一出,茶廠便加快修建車間,以保證茶葉儲存的采光與通風。

提到中國茶葉公司湖南省公司,提到湖南黑茶,不得不提楊開智。1950年,時任中國茶葉公司安化支公司副經理的楊開智,為保證茶葉儲存,将“百年木倉”原雙屋脊背靠式結構改造成如今有防火山牆的單屋脊整體結構,充分擴大木倉倉儲面積。

黑毛茶經篩分、蒸壓、烘焙等工序後,被送往這座南北向的倉房。在這座與鋸齒形車間相對、面積為1636.67平方米的木倉中,黑茶的醇化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松木制茶倉離地30厘米搭建,在保證透氣性的同時,防潮防濕;倉内良好的微生物環境,使得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在茯磚茶中惬意生長,茶湯中菌香濃郁,保健效果絕佳。

“金花”在湖南茯磚茶裡的綻放,要從資江南岸的湖南白沙溪茶廠開始說起來——1953年,湖南第一片茯磚茶于白沙溪誕生。

1939年,“中國黑茶理論之父”彭先澤辭去浙江大學教授後,立志發展家鄉茶葉,于安化創辦湖南磚茶廠。白沙溪茶廠的故事,就伴随着黑茶科研與産業經營,從此開始。

湖南原僅為黑茶的原産地,并不能制出茯磚茶,是西北茶商到安化采買黑毛茶後,運往陝西泾陽才築制成發“金花”的茯磚。而肯鑽研、不服輸的安化人克服水質、人工、氣候等因素,生生打破了隻有西北茶商才能築制茯磚的神話,成功研制出湖南第一片茯磚茶,開啟湖南緊壓茶的新紀元。

“三尖三磚一花卷”,黑茶中形狀較異的千兩茶,形似花卷,茶身高大。若芒種至霜降時節來到白沙溪茶廠,能看到工人師傅手工制作千兩茶的宏大場面。待安化大葉原料45天發酵後,制茶師傅備茶備簍、汽蒸、灌簍、捆壓、加固成型、刹篾,經十餘道工序,千兩茶才露出廬山真面目:高150厘米,直徑20厘米,用篾簍包裝成花格狀的千兩茶,形似花卷,茶葉與蓼葉香氣融為一體,湯色橙紅,茶味撲鼻。

聰明勤勞的安化人,創辦黑茶生産作坊、企業,興辦黑茶學校,利用資江兩岸的茶馬古道開拓旅遊業,實現脫貧緻富的同時,也滿足了安化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小小一盞黑茶,将安化帶出了大山。

(本文照片由安化縣委宣傳部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