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7日6點20分許,北京亞運會火炬“亞運之光”從湖南大學東方紅廣場出發,湖南大學圖書館屋頂鳴放起11響禮炮,職工樂隊和小學生樂隊奏響《亞洲雄風》,5000羽信鴿和上千隻彩球騰空而起。火炬由傳遞手一路接力傳遞至長沙火車站。在長沙停留的4個多小時裡,數十萬長沙市民圍觀了這場火炬傳遞盛況。
對于中國體育而言,1990年北京亞運會是一次意義重大的體育盛會,它意味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自己的土地上第一次舉辦國際綜合性運動會。
2019年8月中旬,在湖南日報的“新湖南”大廈18樓辦公室,湖南日報資深體育記者黃志堅仍然記得27歲時經曆的激動人心的時刻,“北京亞運會對我來說有着裡程碑式的意義,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國際綜合性賽事報道。報道人員提前好幾個月由省體育局向中國體育記協提交報名,之後再報亞組委新聞委員會,最後湖南批下8個記者名額,湖南日報占了2個,我是其中之一。”
體操的陳翠婷、跳水的熊倪、羽毛球的唐九紅……黃志堅回憶:“湖南當年共有22名運動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分别參加體操、跳水等11項比賽。在這中間,飛碟多向團體冠軍尹衛萍已經是‘身經百戰’的‘老資曆’了。”
2019年8月的一天,聊起當年的比賽,尹衛萍仍舊謙虛:“其實我覺得那屆亞運會我沒有打出我最滿意的水平。”
尹衛萍說,當年亞運會為鼓勵更多亞洲國家的運動員參與飛碟運動,作出“同一項目一個國家運動員隻能拿一塊獎牌”的規定。尹衛萍和男子飛碟運動員一樣,3天打200個靶,前150靶算團體成績,加上後50靶算個人成績,最終,隊友王玉錦獲得個人金牌,總成績第二的尹衛萍拿到一塊團體金牌。
至今,尹衛萍忘不了北京亞運會的盛況。1990年9月22日,身着綠色隊服的尹衛萍在隊伍一側最靠近攝像機的位置,“當時家裡人和朋友都說,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你啦!”
走遍全國的火炬傳遞也是北京亞運會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1990年9月7日這一天,亞運會火炬傳遞到長沙。火炬經湘江一橋(現橘子洲大橋)後沿五一大道直抵長沙火車站。長沙市民魯米提前買了亞運會熊貓盼盼徽章以及小旗幟,趕到現場。“沿線到處都是人,五一大道兩邊的樹上都爬滿了人。”魯米眼前是密密麻麻的人,耳邊是《亞洲雄風》的歌聲以及五一大道兩邊的商戶“接火炬”的鞭炮聲。
亞運會的這把“火”最終也“燃”到了金牌、獎牌榜上:此次亞運會,中國隊以183枚金牌、107枚銀牌、51枚銅牌的成績高居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從而确立了亞洲體壇霸主的地位。湖南參賽隊員共奪得39個名次,其中23枚金牌、8枚銀牌、5枚銅牌,兩個第4名、一個第5名。按金牌數排名,湖南居全國各省市區第7位。
現在的尹衛萍仍留在她人生的第一家工作單位:湖南省射擊隊(現名湖南省射擊運動管理中心),主管運動員訓練。2010年才退役的她說,現在做夢還會夢到在賽場上和隊友并肩作戰的日子;1990年,年僅16歲的跳水名将熊倪勇奪男子跳台冠軍,現任湖南省體育局副局長,分管競技體育;中國水球名将趙璧龍,1990年,他是高擎“亞運之光”的火炬手之一,曆任湖南跳水隊領隊,現任湖南省水球隊主教練;
正如尹衛萍說的,北京亞運隻是一場比賽,但湖南體育精神永存。
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網信辦指導 新湖南客戶端出品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陸薇 視頻 周林熙 視覺 陳青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