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驚蟄的傳統風俗

驚蟄的傳統風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8:25

驚蟄的傳統風俗(驚蟄有哪些傳統習俗)1

春雷乍響,萬物生長。3月5日迎來驚蟄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此時天氣轉暖,蟄蟲驚醒,迎來“九九”豔陽天。 驚蟄節氣有什麼特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副教授江曉東介紹,所謂驚蟄,字面意思是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越冬的蟄蟲。這裡涉及兩個要素:雷和蟲。

從氣象特點看,驚蟄前後氣溫回升加快,雨水增多,寒冷的日子即将過去。除東北、西北外,全國其他地區平均氣溫都回升到0攝氏度以上。此時土壤溫度升高,伴随着暖濕空氣勢力的增強,空氣中水汽逐漸充沛。高聳的雷雨雲系在這一時期得以發展,雲中正負電荷激烈碰撞,使春雷響徹天際。不過,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春雷發生的時間并不一緻,緯度越高、大氣越幹冷,春雷發生越遲。驚蟄節氣,生活在我國江淮、江漢地區以及重慶的人們,可以聽到初雷。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陳新說,驚蟄節氣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春耕的開始。這一時期,江淮地區小麥拔節,田裡的蔬菜長苗,果樹萌芽、開花,花卉播種育苗。正如農諺“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所說,此時各種農活紛至沓來,人畜、機械都不能停歇了。

“驚蟄時節各種昆蟲蠢蠢欲動,人們還會掃院子、撒草木灰或石灰等,防範病蟲害。從這方面看,古人對節氣的總結科學性和實用性相得益彰,是勞動人民長期經驗與智慧的結晶。”陳新說。

驚蟄有哪些傳統習俗?

* 吃梨

驚蟄有吃梨的習俗。驚蟄節氣,乍暖還寒,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就讓人感到口幹舌燥,身體不舒服。因此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風俗習慣。

* 蒙鼓皮

響雷,是驚蟄節氣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态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 打小人

驚蟄民間習俗“打小人”

香港、澳門一向有“打小人”的習俗。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犯之則在年内遭邪惡小人興風作浪,阻撓前程發展,引緻百般不順。因此大家都要買份紙料,内含紙老虎、吉紙、小人紙等去“打小人”。

* 祭白虎化解是非

在廣東一帶民間有在驚蟄“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說法,據稱白虎為口舌之神,每年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傷人,所謂“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繪制黃色黑斑紋的紙老虎。

驚蟄節氣又有哪些俗語?

1、“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

意思是說在驚蟄節氣當天如若刮了南風,盡管當天的天氣比較暖和,但是以後一段時間裡的天氣很有可能還要變冷。因此,如遇上這種的天氣狀況,最好的辦法是遲一些下種。

2、“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意思是說到了驚蟄節以後,春耕生産已經拉開了序幕,田裡地裡将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3、“驚蟄不下雨,暑後剝樹皮”

意思是說驚蟄這天不下雨的話,也就表明莊稼産量不是太高,到了清明時就沒有糧食食用,隻能依靠剝樹皮生活。

4、“雷打驚蟄前,高山好種田”

意思是說在驚蟄節氣前出現了雷雨天氣,那對于山區來說更容易種田,因為山區的農田方便排水,這樣對于莊稼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

總的來說,驚蟄節氣即将到到來,天氣回暖,萬物複蘇,在執行春耕生産的過程中可以适當參考一些老祖宗留下的諺語經驗。同時驚蟄天氣變化無常,尤其早晚溫差較大,飲食養生也要注意好。

(來源:新華社等)

(程琦)

(東方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