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庫建設規劃? 帶着母親妻兒移民漂泊在豫鄂兩省四處的李德才,以“老李”的尊貴聲名,于2000年8月8日壽終義馬裴村衆多鄉親,參加了移民“老李”的葬禮3個月之後,老李的妻子高桂雲也因重病不治,撒手人寰從淅川到荊門又到義馬,夫妻倆扶老攜幼,結束了他們的生命之旅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丹江口水庫建設規劃?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帶着母親妻兒移民漂泊在豫鄂兩省四處的李德才,以“老李”的尊貴聲名,于2000年8月8日壽終義馬。裴村衆多鄉親,參加了移民“老李”的葬禮。3個月之後,老李的妻子高桂雲也因重病不治,撒手人寰。從淅川到荊門又到義馬,夫妻倆扶老攜幼,結束了他們的生命之旅。
老李生前,他回過“那兒”——湖北荊門的九堰、新橋。 李好國和5個弟弟,都在義馬安家立業。在家裡,從河南淅川到湖北荊門再到義馬的移民曆史,弟弟們要麼是知之甚少,要麼是一無所知。李好國回憶起來,說他這大半輩子,似乎和新房子有不解之緣。在淅川,家裡蓋了幾間新房子,他住了幾年;不久就移民荊門,在九堰住了3年多新房,又到新橋住新房;移民義馬蓋新房住新房;參軍後,在貴州、雲南住的是新房,考上軍校到重慶、西安還是新房;轉業義馬分新房、買新房。移來搬去,伴着新地方、新房子的是他經常的新思考。命運旅途,使他胸襟不斷開闊,也養成了他重情重義、念舊惜老的品行。父母去世後,他數次回過“那兒”,看姑姑、探舅舅、謝“蠻子”、訪族親。當然,還祭奶奶、慰弟弟。
初次回荊門,李好國從那兒得知,當年李家營故舊,有幾戶後來移民豫西靈寶縣的寺河山鄉和山西平陸南村。他多方打聽,一路尋找,終得相見。那些移民,聽說他專程而去,無不百感交集。靈寶寺河鄉,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去處。全鄉人口,竟來自全國100多個縣域,也是典型的移民鄉。那裡的移民,各色人等,應有盡有,其中不乏犯罪後逃避于此者。李好國細問得知,看似雜亂的寺河鄉人,卻能和諧相處。查資料得知,寺河鄉2000年有4982人,到2005年竟達8185人!此地果然是移民宜居之地也!
移民,是命運之旅。非移民不可時,獲益者應該給被移之民優厚的補償。重要的是,也應該讓移民有更多的選擇。
李好國的獨生兒子,在國内大學畢業後,碩博聯讀去了德國。讀書期間,進入一德國公司打工。不知道這個中國男孩是不是繼承了家庭前三代移民的傳統,很快就融入了洋人社會,深得那裡各色人等喜歡,現已移民德國,并經常在各國飛來飛去。
這是淅川李家營那戶李家的第四代移民。李好國明白,兒子翅膀比他硬。命運旅途,任他飛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