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央廣網北京7月30日消息(記者唐婧)30日上午,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了《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2》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2》兩份報告系統總結了“十四五”開局以來,行業發展取得的重大進展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研判了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低碳轉型提供了有益參考,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我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央廣網北京7月30日消息(記者唐婧)30日上午,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了《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2》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2》。兩份報告系統總結了“十四五”開局以來,行業發展取得的重大進展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研判了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低碳轉型提供了有益參考。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2》立足“十四五”開局新形勢,圍繞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分析和論述,對年度能源領域發展熱點進行深入剖析,對未來能源發展方向提出了有益觀點。《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2》則是聚焦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保障電力供應安全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并圍繞着力提升基礎保供能力建設、加快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說,這兩份報告的發布對全行業具有重要意義。向海平表示:“今年的報告全面梳理2021年能源電力發展情況,對行業熱點難點問題深度剖析,深入研判未來趨勢和重點。”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1年我國能源生産和消費結構顯著優化,清潔能源生産比重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能耗強度同比降低2.7%,碳排放強度同比降低3.8%。電規總院院長助理、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世宇認為,按照我國近10年來能夠提供的最大綠色能源産能來測算,2030年前,我國能源消費的總量需要控制在60億噸标準煤以内。到2060年,總量可能要進一步控制在50億噸标準煤以内。劉世宇說:“我們認為傳統的長口子式的能源供給消費模式需要在10年内呈深刻的轉變。相比于近年來已經受到極高關注的新能源等能源生産環節,當前迫切需要社會各界更加注重能源消費環節,要全面推行能源節約和提效,我國單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分别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44倍,這個空間十分巨大。”
《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1年,我國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逐步夯實,全國發電裝機23.8億千瓦,同比增長9.5%;發電量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電力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加速,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7%,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占比達到26.7%;煤電裝機比重降至46.6%。電規總院副總工程師、電力發展研究院院長徐東傑說,綜合考慮電力需求保持剛性增長,電力供需總體趨緊等情況,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将成為今後一段時期電力行業的首要任務。徐東傑表示:“開工建設一批保障性支撐電源,電力供應必須按照先立後破的原則,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着力提升保供能力建設。加快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重點依托沙漠、戈壁、荒漠以及采煤沉陷區,通過多能互補的形式,推進新能源集約化規模化開發,創新運行機制,探索建立新能源基地,有效供給和有效替代的新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