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臨沂的第一鍋糁

臨沂的第一鍋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1 02:11:29

文/楊萍 圖/劉瑩

臨沂的第一鍋糁(臨沂味道糁之源)1

淩晨兩點,這個城市還沉沉入睡,各個糁鋪的制糁人已開始起火燒鍋,熬制當天的頭鍋糁。

在這些陳設大多樸素到有些簡陋的殿堂裡,爐火正旺,熱氣蒸騰。先是零星,漸漸,來喝糁的人多起來。或在屋裡,或沿街在地八仙旁,小馬紮上坐着。掌櫃們抓一把薄如紙片的牛肉或細如竹簽的雞絲,入大碗中;從高高竈台上的大鍋裡,舀一勺已經熬制了幾個鐘頭的濃濃的肉湯,澆入碗中,配上一兩根剛出鍋的油條或一個香酥大餅。早起的食客們熱辣辣喝下這碗糁湯,頭天空落落的胃得到滿足和撫慰,通體舒暢。喝糁人就帶着這種深深的滿足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在吃的法則裡,風味的不同以及人們對此的喜好在很多時候來自于地域差異。就像是老北京的豆漿,極臭,貴州的魚腥草,又腥又苦,廣州人的番薯糖水,甜的膩人……這些食物到了外地人嘴裡,都是難以下咽的,但對當地人來說,卻是甘之如饴的美食。外地人初到臨沂被邀去喝糁,大多也是喝不慣的,謂言熱、辣、油、膩,有濃郁的中藥食材味道。而臨沂人愛的卻正是此番味道。

糁,這個融合了臨沂的曆史、文化、濃郁地方特色的食物,對臨沂人,尤其是土生土長的臨沂人來說,是一種依賴,這種依賴來自于味覺,更來自于情感。這道陪伴了臨沂人幾千年的食物,飽含和傳承着這塊土地上衆多的味道:水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讓我們分不清哪一種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仿佛大樹年輪般被刻在味蕾上的味道,記錄着一段記憶,某段時光,一抹溫情,或某種溫暖。才下舌尖,卻上心間。

今天,讓我們跟随這些帶有溫度的文字和圖片,一起走進糁以及制糁人的世界,共同感受這地地道道的屬于臨沂的味道。

臨沂的第一鍋糁(臨沂味道糁之源)2

從“米參”到糁的美味之旅

文/蘇丹

這個“米參”湯,我也來一碗。

“糁”這個字,不常見,外地人大都不認識,根據漢字讀半邊的習慣,很多人把這個字讀成“shen”。有一個笑話,說來臨沂上大學的外地同學,初次在食堂看到賣糁,大聲說,這個“米參”湯,我也來一碗。

如果用字典查字,“糁”并沒有sá的音,而是讀sǎn或者shen(一聲)。字典釋義這個字:[sǎn]方言,米粒(指煮熟的)。[shēn]谷類制成的小渣:玉米~兒。《核舟記》裡面就有“石青糁(sǎn)之”。

臨沂人用方言讀“糁”這個字,卻念sá,這個音的起源地就是魯南地區,之所以讀成這個音,緣自魯南地區沒有翹舌音。讀起來仿佛剛要陽平就馬上變成了去聲,又沒有去到底,整個聲調仿佛憑空擲出的一塊石頭,劃一道平滑的弧線,驟然墜地,爽快、坐實,正如臨沂人的性格,率直、熱情,透着一股子勁兒。

曆史悠久的糁文化

糁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之一,糁,本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飲料,後傳到北京,再到山東,在臨沂落腳後,被發揚光大。

其實,追究起來,關于糁最早的曆史文獻記載,是春秋時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載:“孔子窮于陳蔡,藜羹不糁”。算起來,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可見糁的曆史源遠流長。

《說苑·雜言》中也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記載。

《禮記·内則》稱:“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這裡所說的“糁”,像極了今天的糁的制作。

清康熙年間《沂州志·秩》所列16種品中有“糁食”。

相傳糁最早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種早餐食品,元朝時由大都的一對回民夫婦傳入臨沂,當時叫“肉糊”,後來仿制者越來越多。

據臨沂縣志記載,直到明朝末年,臨沂人才将這種早餐食品定名為“糁”。

或許,糁從西域傳入内地,最終卻在臨沂紮根、發揚光大,并得到臨沂人的熱愛,是因為它的特點正暗合了沂蒙山人粗犷、熱情、淳樸、憨直的個性。

但還有一種說法,另據臨沂縣志記載,糁是明朝末年臨沂人創造的,幾經演變改進逐步形成獨具一格的沂州名吃。

臨沂的第一鍋糁(臨沂味道糁之源)3

解放前,據說臨沂城有八家著名糁鋪,以黃家、劉家的雞肉糁和陳玉山牛肉糁最負盛名。

現在,臨沂處處都有糁鋪,從街頭小巷,到各大賓館、酒店都有名師專門制作。

大清早出門,你會看見坐在桌子前,捧着大碗,喝得酣暢淋漓的臨沂人,這也是臨沂一道獨特的風景。

王羲之書寫的“米參”

東晉時,一對窮困潦倒的外地夫婦逃荒來到臨沂,當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看到他們非常可憐,就經常接濟他們,夫婦二人非常感動。

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覺得報恩的機會來了,就把家中留着下蛋的惟一一隻母雞殺了做湯,并在湯裡加了一些普通的驅寒中草藥。

本來他們夫婦倆想把湯熬得爛一些,但是沒想到看湯的丈夫卻睡着了,湯就在火上炖了一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雞湯,妻子很生氣,可家裡又沒有其它東西,隻好把煮“糊”的雞湯送給了王羲之。

王羲之本來就卧病在床,雖吃了中藥病略有起色,但口幹舌苦,沒有食欲。看着送來的雞湯,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嘗了嘗,沒想到這一喝,頓時神清氣爽,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随手提筆寫下“米參”二字,到了後來,後人把它稱做糁。

這是啥(糁)?

為什麼起名叫“糁(sá)”呢?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相傳,“糁”的名字與乾隆皇帝有關。

話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過現在的郯城馬頭鎮時,想品嘗一下當地的名吃,當地的官員就把這種味道獨特的早餐給獻了上來。

乾隆一嘗,頓覺此物非常地可口,就随口問了一句:“這是啥(糁)?”

地方官員一聽,連忙點頭,說:“這是啥(糁),這是啥(糁)。”

從此,天子的随口一問便成了它現在的名字———糁。

來源:臨沂廣電雜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