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江的目标就是“體制内”,他在郓城縣裡做押司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與江湖中人、甚至是江洋大盜暗中來往?為什麼要替劫走生辰綱的晁蓋等人通風報信?
宋江從來不是以“體制内”為理想和目标的。這一點,他與林沖不同。
林沖是逆來順受,隻要不逼到懸崖邊上,他永遠想不到反抗。而宋江呢,不滿足于下層官吏的地位,時刻想着找機會飛黃騰達。“體制内”能讓他飛黃騰達,他就留戀“體制内”;造反能揚名立身,他就願意造反;造反卻看不到前途,他就又想着招安了。
至于刺配江州,更不是“甘心”逆來順受,而是看到了“刺配”中蘊含的巨大機遇:武松在殺嫂刺配後,先得到施恩父子的厚遇,又得到張都監的賞識;楊志殺牛二後刺配,也受到梁中書的重用;就是宋江自己,在刺配江州時,不也受到戴宗的尊重嗎?
由此看來,刺配并不是窮途末路。相反的,如果經營得法,刺配反而會成為人生逆襲的重要機遇。
宋江本來就是個投機分子,首尾兩端,唯利是圖(他圖謀的利益不是錢财,而是江湖聲譽,以及更深遠的,由江湖聲譽換取政治地位)。就是以後的上梁山,也是“殺人放火受招安”,曲線尋求地位升遷,而不是鐵了心與朝廷為敵。
浔陽樓頭題反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他時若遂淩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詩裡并沒有要推翻大宋政府的内容,隻是“壯志”或者“野心”的流露而已。
而他的“壯志”或者“野心”,是伴随他一生、心心念念、無時或忘,卻又輕易不能說出來的。隻有在酒醉之後,才會按捺不住,蓬勃湧出。
如果這首詩被别人看到了,也許隻會佩服作者志向高遠,或者嘲笑他自不量力、狂妄自大,并不會有更重要的後果。但是被黃文炳看到了。
這黃文炳是“雖讀詩書,卻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隻要嫉賢妒能,勝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專在鄉裡害人”的人。這時候他又“指望他(蔡九)引薦出職,再欲做官”,可惜沒有進獻之禮。
于是他抓住這首詩大作文章,用“這厮無禮,他卻要賽過黃巢,不謀反待怎地?”的解讀,進行類似文字獄的構陷。
宋江隻是不小心撞進了“文字獄”的陷阱裡去而已。
如果可以平等地辯論,宋江可以這樣說:“黃巢不能治國安邦,隻會引發動亂,讓生靈塗炭,叫人怎麼看得起?”
可惜沒有人允許他平等地辯論。一個在江湖上薄有名聲的囚徒,一個臉上刺字的配軍,他哪裡來的發言權?
公正嗎?不公平。但這本來就是作者的目的:用宋江的被文字獄陷害,用林沖的逆來順受卻無地容身,用武松的尋求司法公平而不可得,用……用許許多多的不公平,來描寫一個壞人橫行、好人不得其生的社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