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突然有時候不想談戀愛了

為什麼突然有時候不想談戀愛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2:12

朋友昨天卸載了用了三個月的交友軟件。

她說自己這三個月一共聊了6個人,但是沒有一個讓自己有見面的欲望,更别說談戀愛了。受此“戀愛挫折”的她決定放棄談戀愛這件事,她說,也有可能是自己本來就不太想跟另一個人綁定起來,去共享很多屬于她一個人的東西。

像我朋友一樣的人并不在少數,ta們偶爾也會對愛情有一些好奇,但卻不想真的擁有愛情。在互聯網搜索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愛不動了,答案各種各樣——有人說是怕麻煩,有人說是不劃算,也有人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遇到那個對的人。

KY編輯部也關于“年輕人愛不動了”展開了讨論,來看看我們的想法吧~

為什麼突然有時候不想談戀愛了(心還會動但是愛不動了)1

愛不動了,是因為害怕了

淼淼

就生理年齡來說,我還算得上年輕人,但我真的有點愛不動了。愛的能力,愛的力氣還有愛的勇氣這些統統都沒有了。其實還是會有心動的感覺,偶爾真的很想找個人“愛”一下,但這些瞬間就像博爾赫斯《另一種死亡》裡所說的“就像水消失在水裡”,被生活這股浪潮統統吞噬掉了

其實我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戀愛經驗,大多數的愛情都止步于暧昧——總是有太多的猶豫和顧慮,害怕把軟肋交給對方。塞林格所說的“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在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緻。到最後這些“愛又不敢愛”的經曆帶給了我什麼呢?恐怕是一種很深的無力感。留學的時候,我有一個很不錯的朋友,但最後還是因為我對于愛情的畏懼與退縮,對于未來的不确定,走向了分道揚镳。

後來,我終于碰到了一個讓我想要鼓起勇氣追逐愛情的人,但可能是因為在迷惘的日子裡呆了太久,雙眼已經被蒙蔽了,沒有辦法識别正确的人。這一回我用盡了所有的膽量去主動,但最後卻淪為了對方炫耀的資本和消遣的玩具——這種勇氣成了謀殺“愛得動”的最後一顆稻草。我不禁懷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這個人,更加開始懷疑愛情這件事情本身。

漸漸地,我發現自己似乎完全喪失了“愛得動”的那股生命力。于是,不想再冒着自尊心被羞辱,冒着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風險去愛了。在那段自暴自棄的時光裡,我突然間明白了馬爾克斯所說的“弱者永遠無法進入愛情的王國,因為那是一個嚴酷、吝啬的國度”這句話意味着什麼。

年輕人為什麼愛不動了,是因為愛這個課題本身就是很難修好的——“世上沒有比愛更艱難的事了”。而現在,我們的生活如此繁忙,人生的不确定性如此之強,現代社會的陷阱又如此之多,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膽小鬼”,就算一開始有愛的勇氣,四處碰壁後也消耗殆盡了。如太宰治所說,“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愛不動了,太正常了。

愛不動,有時是因為還沒學會愛自己

草芽君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做了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工作壓力很大,生活過得也一團糟。每天下班後,我不僅發現自己愛不動了,還會非常不愛動,隻想一直躺着,很難去照顧到伴侶的需求

不僅是我自己,也有相關研究發現,日常的工作壓力會消耗我們的心理資源,讓人更難準确地覺察伴侶的需求;即使覺察到了伴侶的需求,我們也會難以在自身壓力大的那些日子裡為伴侶提供ta們所需要的支持(Neff et al., 2020)。

很多時候愛不動,并非是因為我們真的喪失了愛他人的能力,而是還沒有學會愛自己。無論我們是否想要入愛河,累了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談戀愛,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愛”可以打破那些“愛不動的理由”

純純

數據至上的時代,無數個像Tinder一樣的程序構成了現代人的暧昧序章,我們享受着手指滑動帶來的新鮮刺激感,享受着和網聊對象一起在王者裡上分、在和平精英裡吃雞。

暧昧所帶來的上頭感讓人如此的沉醉,有時候我們似乎也會想,“如果見面的話……”,但很快,“小心,别太上頭了”一行字閃着紅光出現在腦海。

“愛情會讓你失去自我。”“愛情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謊言。”“愛情隻會帶來痛。”

——“愛情不是好東西,你應該追求更多值得和證明自我價值的東西。”

我也曾持有這樣的觀點,我害怕“愛”會讓我好不容易維持起來的生活平衡再次打破,我恐懼愛會給我帶來傷痛。可當我真的走進愛情,和另一個與我完全不同的個體去建立深入的連結,我嘗到了痛苦,也無數次自我耗竭和在深夜争吵。

但也恰恰是“愛”最終讓我在不穩定的時代裡有力量去構建穩定的自我,并在這一過程中,知曉了哪些曾經我以為的“我想要”其實不過是外界困住我的“枷鎖”,知曉了我無需永遠堅強,我可以停下,可以脆弱,可以依靠。

那些曾讓我以為我“愛不動”的理由最終都被“愛”打破,我也帶着愛更加堅定地走在這個不穩定的時代之中。

為什麼突然有時候不想談戀愛了(心還會動但是愛不動了)2

不是愛不動,

而是我在「愛」這件事上少了一些天賦

Alex

如果非要給「愛不動」找一個理由,我的理由可能是:我是個對「自我感動」非常警惕的人。

我很怕雙方以自我感動式的付出在關系中頤指氣使地道德綁架或讨要某種「權利」,我不想因為「愛」給彼此造成哪怕一點的負擔、困擾和傷害。

之前談戀愛的時候,我和對方明确表達過這件事,發現對方也是這麼想的。後來,我們深入讨論了哪些「自我感動」的行為不應該出現在我們的關系裡,并決定開始嘗試一種新的相處方式。但相處着相處着發現,我們的關系裡開始遍布着一種緊張感,雙方都變得非常緊繃、戰戰兢兢的。這完全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離「愛」也好像越來越遠了。

後來我們達成了一個共識:這種相處模式成本太高了,要不還是做朋友吧(做朋友之後果然舒服多了)。

說到底,在愛情中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動作變形」,整個人看起來非常擰巴和愚笨。我不得不承認我對「愛」一無所知,對「愛」這件事好像少了一些天分。

年輕人愛不動,

是因為太想要一個結果了

賈龜龜

我覺得中國人做事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是故意要講這麼宏觀的),就是我們可以忍受過程,但前提是要有一個光明的結果擺在那兒。比如老一輩的“承受養孩子的辛苦是為了老了可以被贍養”,近一點的還有“承受996是為了可以早一點退休”。

年輕人不想談戀愛也是這個道理,互聯網大量關于愛情的悲觀信息讓ta們知道了這件事的風險很高,未必會有一個好結果——萬一我愛的人出軌了,萬一我又愛上别人了,萬一兩個人都沒有出軌但是結果仍然變得一地雞毛。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已經說過了: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于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于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既然愛情的結果這麼不可靠,那這麼艱辛的過程誰願意去體驗啊,還不如養個小狗,你雖然費心費力了,但它永遠愛你啊!嗯,永遠。

為什麼突然有時候不想談戀愛了(心還會動但是愛不動了)3

朋友和家人,

完全可以填滿我對愛情的需求

Koei

在結束了上段戀愛之後,我曾經有段時間認為戀愛是一件非常無趣的事情。因為戀愛無非就是和對方一起反反複複做些情侶之間會做的事情。我跟好朋友說自己我無法再去愛人了,她卻說我隻是步入了和戀愛的“倦怠期”

後來仔細想想,其實不是愛不動了,隻是暫時不想去愛了

之所以想要談戀愛,其實隻是想通過在關系中的偏愛、能夠獲得無條件的信賴和支持,從而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但是這種所謂能夠在愛中感受到的“獨特體驗”,我同樣地可以在其他關系裡獲得。戀愛不再是唯一能夠滿足我情緒需求的關系。簡而言之,愛情失去了自己的競争力。我想要去戀愛的源動力也自然地消失了。

在我心中,愛情的位置其實和親情友情一樣,沒有孰輕孰重。可能有人會說,愛情能帶來獨一無二的激情啊!但那又如何呢?此時此刻我并不需要呀。

我隻想和親情熱戀,維系好我和家人的關系,陪伴着健康的爸媽,努力地敬他們一份孝意。

我隻想和友情熱戀,跟朋友如膠似漆,談天說地,朝着相似的方向前進,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至于愛情,我依然相信它是美好的,也相信我總會有與它死灰複燃的一天,隻不過不是現在罷了。

為什麼突然有時候不想談戀愛了(心還會動但是愛不動了)4

「愛」美好的一面需要更多地被看見

Chris

當代年輕人不是愛不動了,是傷不起了。

這個時代,愛來的很容易,傷害來得更容易。而日子已經那麼苦了,何必再去吃失戀的苦呢?幹脆别愛了。

在愛裡受過傷害,那“去愛”某種意義上也意味着“被傷害”的可能。而人類在經曆了創傷事件後,大腦會下意識地避免任何可能導緻痛苦的事情。愛不動了,可以說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避免了重複的錯誤,不墜入愛河就永遠不會被感情傷害。

這個邏輯本身沒有問題,但也阻止了愛本身的美好發生——

小時候狗狗死了,小小的我很傷心地問媽媽,既然它會先離開,當初為什麼還要把它領回家?如果一開始不養寵物,我現在就不會這麼難過了。

後來長大一點兒,家裡又養了寵物,有它們陪伴的時光真的很快樂。我也慢慢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為愛過,分開的時候才會感到痛苦,但即使知道痛苦是一種必然,去愛的時候,依然是有意義的、幸福的。

所以我相信,當「愛」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被看見,它的代價——痛苦和遺憾,也可以被接受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