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0 22:20:02

“文博探秘”系列⑩——山西绛縣西吳壁遺址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與世界其他文明中心相比,華夏文明進入金屬時代時間偏晚。雖然早在五千多年前的甘肅馬家窯古人開始制造小件青銅器,但直到商代早期,青銅器冶煉和鑄造工藝才全面成熟。這也成為商代文明高度發展的标志之一。

“3300多年前一個落日西沉的傍晚,中條山腳下西吳壁,燃燒了300多年的煉銅爐火熄滅。此後數百年裡,晉南大地謎一樣地變得人煙稀少、一派蕭條。”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負責人戴向明,在一篇“西吳壁冶銅遺址發掘記”中這樣寫道。

幾經興廢交替,山西绛縣西吳壁遺址一次又一次地被歲月掩埋在大地之下。直到2018年初春,戴向明等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隊員住進西吳壁村,塵封三千多年遠古遺址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其發掘成果也很快引起學界關注。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1

西吳壁遺址地貌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2

西吳壁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判斷遺迹

“一次超預期的發掘”

“2003年至2006年,在運城盆地東部開展了大規模的區域系統調查,以拉網方式排查每片土地,在大約1500平方公裡範圍内共發現新石器時代到早商時期遺址近200處,其中在中條山北麓山前台地上有多處遺址發現有爐渣等冶銅遺存,西吳壁就是其中最豐富的一處。”作為绛縣西吳壁冶銅遺址發掘領隊的戴向明回憶說。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于日前揭曉,山西绛縣西吳壁遺址赫然在列。該遺址位于山西绛縣古绛鎮西吳壁村南,地處涑水河北岸的黃土台地上,南距中條山約6公裡。

從整體上看,遺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包含仰韶、龍山、二裡頭、二裡崗及其後多個曆史時期遺存。其中,二裡頭和二裡崗時期遺存分布面積均在70萬平方米左右,該區域東南部存在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冶銅遺存集中分布區。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3

西吳壁西發掘區航拍圖

“我們曾對遺址進行多次複查,對其潛在價值與重要性充滿期待。”戴向明說。2018年3月底,在那個萬物複蘇的早春時節,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運城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聯合組隊,在西吳壁遺址開展正式考古發掘。

在發掘之前,他們對西吳壁遺址中、西部發現過爐渣的地點再次踏查,同時根據村民提供的線索又在遺址東部發現了新的冶煉遺存。經過充分了解,決定在村南遺址的東、中、西三個部位分成三個區域發掘。

“經過春秋兩季工作,發掘出的冶銅遺存數量大、種類豐富,可以說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戴向明回憶,直到2019年11月,揭露出龍山、二裡頭、二裡崗及周、秦、漢、宋等時期的大量遺存,其中以二裡頭與二裡崗文化時期的冶銅遺存最豐富和最具特色。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4

冶銅爐渣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5

二裡崗期灰坑内的冶煉殘迹

西吳壁裡的“寶貝”

雖然說考古不是挖寶,但在考古學家眼裡的寶貝确實有些與衆不同,除了金玉珍品,那些看起來普通的陶、瓷片、石器、骨頭,往往也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寶物”。

經發掘,二裡崗文化時期的遺迹包括房址、灰坑、灰溝、冶銅爐殘迹、水井等。其中,一座地穴式房址帶有多個被火灼燒過的壁龛,房内堆積中出土了很多銅煉渣;灰坑形制多樣,其中多數都發現有數量不等的銅煉渣或殘爐壁等冶銅遺存。

另一座大型近橢圓形直壁坑内,存在多層自南向北的傾斜堆積,包含大量銅礦石、殘爐壁、銅煉渣、木炭,還有鼓風管以及石錘、石砧等與冶銅相關的遺物。旁邊有一座規整的地穴式小型房址,其北壁有經燒烤過的圓錐形壁龛,或許與某種祭祀活動有關。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6

二裡頭時期的木炭窯

古代冶銅主要燃料是木炭,根據《水經注》記載,中條山區域叢林植被茂密,完全可以滿足冶銅對木材的大量需求。

果然,在距離這組遺迹不遠處,考古隊員發現了一組木炭窯。窯中部是一座地穴式操作間,三座近圓形木炭窯室分居操作間的北、西、南部,東部為出入通道。這些迹象表明,附近曾存在冶銅作坊,正是使用木炭煉銅。

另外,在已确認的兩座殘存底部冶銅爐下,考古隊員發現了埋有人骨的奠基坑,應與鑄爐煉銅的祭祀儀式相關。兩座冶銅爐之間有很大一片活動硬面,串聯起多個與冶銅相關的遺迹。

除了豐富的“寶迹”,還有很多“寶物”。二裡頭文化時期的陶器主要有鼓腹罐、深腹罐、鬲、甗、蛋形甕、斂口甕等;二裡崗文化時期主要有鬲、甗、大口尊、盆、深腹罐、簋、蛋形甕等。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7

西吳壁遺址出土的冶銅工具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8

二裡崗時期的殘爐壁

冶銅遺存為什麼這麼重要

銅礦冶煉是人類邁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标志,對于曆史文化傳承發展意義重大。“年代早”“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對于西吳壁冶銅遺址重要性,業界給出了這樣的概括。

“大量冶銅遺物重見天日,尤其發現了前所未見的夏商冶銅爐殘迹、木炭窯等,出土了銅煉渣、陶等遺物,确認了夏商時期冶銅作坊。”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青年考古學者、西吳壁考古發掘親曆者田偉,在個人考古手記上這樣寫道。

根據碳十四的年代測定結果顯示,西吳壁二裡頭、二裡崗文化時期的年代集中在公元前1600年前後至公元前1200餘年之間,主體落在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戴向明提到,他們選擇礦石、煉渣等出土标本進行實驗室科技檢測,檢測内容包括冶金遺物的産品屬性、成分信息、微區形态以及特征元素等,結果顯示本遺址的冶金産品為紅銅,所用銅料為未經焙燒的富硫氧化礦石。

中國青銅時代始于夏代。西吳壁等多處冶銅遺址的發現,等于确證了晉南中條山地區為中國早期青銅文明的主要銅料來源地。另外,西吳壁遺址夏商時期面積較大,應具有中心聚落性質,發掘出土種類豐富的遺迹和遺物共同構成了冶銅産業鍊的各個環節,為進一步複原早期冶銅工業技術、生産方式、生産場景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在學界認為,該遺址的發掘首次在中原地區揭示出已知時代最早、規模最大、專業化水平最高的夏商冶銅遺址,彌補了從銅礦開采到集中鑄造之間所缺失的冶煉環節,也填補了中國冶金考古的一個重要空白。

青銅墩出土的諸侯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9

二裡頭灰坑中出土的銅礦石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青銅時代,銅禮器與武器,皆為國之重器。通過西吳壁遺址的發掘,也可以肯定這裡處于産業上遊的采礦、冶銅業主要為終端鑄造業輸送原料,而下遊産業所生産的銅禮器和兵器等國之重器,應主要集中在國都及附近地點。

“這也表明,早期王朝國家對重要戰略資源及其産業鍊的直接控制,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與控制、開發、利用銅礦資源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戴向明說。

縱觀夏商這段神秘而漫長的曆史,青銅器的冶煉與使用在推進文明延續、文化傳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微風拂來,恍惚之間,镌刻曆史印記的冶銅火爐炭火仿佛又重新燃起,向人們訴說着數千年前刀光火影裡的青銅文明。(中國文物報供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