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全媒體記者 卞瑞鶴 盛素芬 通訊員 段靜宇 呂豔兵
延津,隸屬河南省新鄉市,地處豫北平原。如今,黃河故道的印記猶在,平沃的沙質土壤用年複一年的收獲,展示着這片古老土地的發展變遷。驅車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玉米、花生、紅薯等農作物長勢喜人,而更讓人興奮的,是眼前一個個的錯落有緻的美麗村落和充滿活力的扶貧産業。
今年,是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之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作為典型的農業大縣,延津不負使命,行穩緻遠,形成了一系列以資參考和借鑒的成功經驗。
打出精準扶貧“感情牌”
延津縣馬莊鄉野廠村是一個典型的傳統村落,全村780戶3350人,村裡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287人。
周新豪的到來,給這個落後和缺少活力的村子帶來了生機。周新豪是新鄉日報副總編輯,2015年3月被派駐到野廠村擔任第一書記。平實的語言、熱忱的情懷、踏實的作風、細緻入微的态度,周新豪給人如此印象。他“帶着感情來扶貧”的故事讓人贊歎。
駐村以來,他幫助村内硬化了街道,安裝了路燈,搭建了戲台,修建了文化廣場,美化了村内環境……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着周新豪無數個日夜的付出。但是,對于周新豪來說,駐村扶貧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俯下身子,對貧困群衆付出真感情。
周新豪常說,自己出身農民家庭,對農民有着發自内心的親近感。這分樸素的情感,讓他心甘情願撲下身子,走進村民心裡,一心一意為村民辦實事。
2019年夏季,周新豪在入戶走訪時發現貧困戶李建偉家的房子漏雨。而李建偉和妻子帶着孩子常年在外務工,修建房子的事無暇顧及。
“你該走就走吧,修房的事就别管了。”了解情況後,周新豪和村黨支部書記一商量,便帶着工作隊隊員楊俊生、村民牛貴發開始為李建偉修房頂。7月份,烈日當頭,幾個人揮汗如雨卻全然不顧。房子修好了,周新豪肩膀上卻曬脫了皮。
陳全濤全家5口人,他自己從小遭電擊失去雙臂,家裡還有一位癱瘓在床的老母親,現實的殘酷讓陳全濤成了全村最不幸的人。陳全濤一家生活的困難,周新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一邊幫助陳全濤一家辦理扶貧政策的多重保障,還協同單位為陳全濤家進行了危房改造,讓這個曾經風雨飄搖的家煥然一新。
“作為一名黨員,讓貧困群衆最大限度享受扶貧政策,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貧困戶家裡,就是很好地踐行初心和使命。”周新豪感慨道。
兩年多來,周新豪黑了,也瘦了,但在辛勤的扶貧工作中,他與村民結下了深厚感情,并帶領着野廠村一天天由貧弱走向富裕。
小辣椒開啟貧困群衆緻富路
陽光下,位于魏邱鄉李莊村的辣椒基地一片綠油油,幾名工人正彎腰除草。該辣椒基地屬于河南孔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種植的辣椒,一顆成果400個左右,畝産鮮椒約3500斤,是加工香辣醬、紅油辣椒、火鍋底料、辣椒面等的最佳原料。
小辣椒也能開啟群衆緻富路。說起辣椒的扶貧效果,公司負責人侃侃而談。
河南孔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廠區位于李莊村,預計共投資5500萬元,分三期建設育苗基地、示範田、收藏冷庫、剁椒及成品加工生産車間、辦公區域等。目前,公司與重慶辣椒協會、金鄉縣辣椒協會、德州市辣椒協會等企業合作,發展農戶種椒4000畝,帶動380戶種植戶走上緻富路,提供就業崗位150多個,幫助63戶貧困戶成功脫貧,為助力全縣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解決貧困戶問題,公司專門針對貧困戶制定的合作模式效果顯著。
土地托管模式。喪失勞動力的農戶及貧困戶,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完全托管給公司,前期深耕、種植種苗、施肥、打藥、灌溉、采摘均由公司全部負責并承擔其費用。辣椒成熟後,公司負責收購,并設立最低收購價。辣椒銷售收入,公司扣除前期墊資成本,剩餘利潤全部返給農戶手中。
農戶入股的模式。公司免費為農戶提供辣椒種苗、肥料、農藥、技術指導,由農戶自己種植辣椒,辣椒收獲後,公司扣除前期免費提供的成本費,按照當年辣椒市場價全部收購農戶種植辣椒并設立最低收購價。這種模式,農戶每年每畝地增收2500元以上。
為重殘貧困家庭帶來新希望
王樓鎮孫莊村重殘貧困戶孫建志,常年癱瘓在床,妻子為照顧他不能外出務工,僅靠種植10畝地維持生活。2017年8月,孫建志入住王樓鎮扶貧助殘托養中心,其家人從繁重的日常照料中解脫出來,妻子在托養中心當護理工做護理服務,每月收入1000元,大兒子出去打工,一年下來有5萬多元收入,該戶于2019年順利脫貧。
近年來,延津縣探索成立的重殘托養中心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成為殘疾人貧困戶家庭獲得解放,脫貧緻富的新希望
對重殘貧困人口“集中托養”,最大的作用是成功解放了貧困戶家庭。“重殘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貧困一家人”曆來是重度殘疾人貧困家庭的真實寫照。而“集中托養”的實施,讓想外出、能外出而沒法外出的家庭,最大程度上得到解放。王樓鎮重殘托養中心視重殘貧困人員為家人,實行“1對1”專門服務,既保障了重殘貧困人員的生活質量,又解放了貧困戶家庭其餘勞動力的外出就業,實現了家庭收入的增長;
此外,對重殘貧困人口“集中托養”,解決了招聘護工問題。為了進一步打消重殘貧困人員家屬的擔憂,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延津縣重殘托養中心探索出了“貧困幫貧困”的機制。即護工全部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出,優先選擇重殘貧困人員的家屬直接護理,托養中心按月發放工資,實現了重殘貧困人員在中心與在家一個樣、護工在中心與在家不一樣的護理機制。
讓貧困戶緻富有門路
“5月10日前走了一批彩虹小西瓜,每斤4.5元,後又走了三批,每斤4元,現在最後一茬也已經賣完了。”在延津縣國泰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說起今年西瓜的收成,合作社理事長、緻富帶頭人秦太國一臉開心。他向記者介紹說,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5月,現有大棚230餘畝,主要種植作物有綠寶甜瓜、彩虹小西瓜、水果番茄、水果辣椒等,自2017年至今每畝淨利潤為1.5萬餘元。
自合作社成立之日起,秦太國就确立了發展高效、優質、健康綠色瓜果的目标,堅持把品質放在首位,用良心種瓜,用誠信經營,從最初的批發市場銷售到現在的高檔水果超市專供、網絡電商銷售、訂單銷售,實現了優質優價。
2015年,合作社被河南省農科院定為實驗基地;2017年,合作社從河南省農科院引進了稭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此項技術的應用,減少50%的化肥和80%的農藥使用量;2018年,合作社被定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瓜菜示範基地”,同年,被評為河南省“旅遊示範社”;2019年,合作社被認定為新鄉市“市級帶貧合作社”。
秦太國介紹,目前,合作社直接或間接帶動貧困戶60餘人,輻射帶動全縣甜瓜種植面積約400餘畝,其中帶貧合作社5家,面積70餘畝,技術支撐輻射延津縣多個鄉鎮和封丘縣陳固鎮、原陽縣李莊村等多村的種植農戶,面積約130餘畝。
近年來,合作社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作用越發明顯,成了當地帶領貧困戶脫貧緻富的生力軍。特别是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企業陷入停産的境況,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嚴重影響。然而,面對疫情,合作社卻為貧困戶開辟了一條務工新門路。
“疫情期間,我們臨時組建了一支瓜苗嫁接隊,召集村中有勞動能力的年輕貧困戶培訓學習嫁接瓜苗。”秦太國告訴記者,在合作社和貧困戶們的共同努力下,培育的瓜苗成活率達85%以上,不僅解了全縣瓜苗“告急”的問題,也讓貧困戶收入頗豐。
築牢貧困人口健康保障線
2018年以來,延津縣衛生健康委找準攻堅難點,積極改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以健康扶貧為統領,聚焦靶心,精準發力,狠抓落實,逐步形成了“重救治、強服務、提質量、保健康”的健康扶貧工作模式。
近年來,延津縣探索實踐的“三識别”簽約法,成功解決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瓶頸問題。所謂“三識别”,一是識别重大疾病貧困患者,二是識别有慢病要治療、大病病情穩定、患病孤寡老人等貧困人群,三是識别患病但病情穩定的群體。
通過采用“三識别”簽約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象更加精準,貧困人ロ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為貧困戶從源頭提供了“保姆式”的健康服務。
在延津縣,貧困患者住院登記時,輸入身份證号,住院收費系統自動彈出“該患者是貧困戶,不需要繳納住院押金”的提示窗口。
貧困人口縣内住院先診療後付費是健康扶貧一項基本政策,但執行過程中由于貧困人員過多,難免出現疏漏現象。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落實好健康扶貧政策,延津縣衛健委升級縣内所有醫療機構住院收費系統,實現貧困患者住院提醒功能,徹底杜絕了貧困患者住院交押金現象。
此外,延津縣制定慢病卡管理及時辦理、及時使用、及時報銷、及時配送、及時更換“五及時”,讓慢病卡辦理快起來,确保貧困人口享受優惠報銷政策,提高了慢病卡辦理效率和使用率,慢病患者獲得感、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縣為貧困患者辦理慢性病本5171個,調整病卡不符的慢性病本141個,慢性病本使用率由42%提高到99.71%。
為解決貧困人口住院報銷不及時,延津縣共投資42萬元,為各醫療機構構建“六重保障”一站式結算平台,貧困人口縣域内住院,出院時一次報銷全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第四次商業險、大病救助、民政救助等“六重保障”報銷,徹底解決了縣域内住院報銷不及時的問題。
聚焦健康扶貧工作短闆弱項,延津縣還結合健康扶貧入戶巡診服務的實際情況,形成了“十見三問”下村入戶工作經驗,使随訪服務更加周到細緻,問題排查更加細化。通過周到細緻的随訪,醫務人員不僅帶給了貧困患者正确的生活建議、用藥指導,更重要的是和貧困人口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帶去了溫暖,送去了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