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經營管理制度?上篇我們梳理了涉及直播平台身份認證的相關監管法規,并分析了平台身份認證的主要義務、行政責任對于平台方而言,如何保證身份認證的合規性,如何盡到數據安全保護義務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對平台如何進行身份認證及數據安全保護簡要分析如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直播平台經營管理制度?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上篇我們梳理了涉及直播平台身份認證的相關監管法規,并分析了平台身份認證的主要義務、行政責任。對于平台方而言,如何保證身份認證的合規性,如何盡到數據安全保護義務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對平台如何進行身份認證及數據安全保護簡要分析如下:
一、針對主播的身份認證平台作為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遵循“後台實名、前台自願”的原則:
對于互聯網直播發布者應基于身份證件、營業執照等進行實名認證登記,并應對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審核;
作為網絡表演經營單位,也應當要求表演者(主播)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并采取面談、錄制通話視頻等有效方式進行核實。
為此,平台如何對主播進行身份認證可概括為:基于有效身份證件認證并對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審核。需要注意的是,《網絡表演經紀機構管理辦法》也規定了網絡表演經紀機構負有通過面談、視頻通話等有效方式對網絡表演者進行身份核實的義務,為此,如相應主播提供的技能服務屬于網絡表演範疇的,所屬公會運營主體及平台均負有核驗義務。
二、針對普通用戶的身份認證平台針對普通用戶的身份認證應視普通用戶在平台體驗的服務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首先,作為直播平台,遵循“後台實名、前台自願”原則,對普通用戶基于移動電話号碼等方式進行認證即可(涉及到僅體驗基本功能時,應允許遊客模式的問題,将在“數據安全”部分闡述),但需要注意與未成年保護義務相結合;
其次,在用戶使用需要進行實名認證的平台功能時,必須提供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實名認證,否則不能體驗相應功能。例如,按照現階段的規定,作為網絡秀場直播平台而言,使用平台“打賞”功能的用戶必須進行實名認證。
三、依規收集、保存數據平台在收集用戶人臉、個人信息等敏感信息時,應嚴格遵守《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等法規,并履行事先告知義務、用戶同意等原則。
建議平台在相關《用戶協議》及《隐私協議》中明确提示可能會收集的信息、信息用途及信息保護等。
例如明确“為确保用戶身份真實性,向您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平台經營者通過接入某某人臉識别技術來驗證您的真實身份。您同意并授權通過您提交的身份證信息或面部特征等生物識别信息(均屬個人敏感信息)來完成具體産品服務所需必要的實人認證……”,通過協議條款明确數據收集的邊界,以及各方的權利義務。同時,平台也應該避免過度采集,在收集完畢相關數據後,嚴格落實數據安全責任。
結語随着近年來對直播行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範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法規紛紛出台,監管部門對平台所涉及的諸多重大事項做了原則性的規定,這不僅是對網絡直播規範化,也是新經濟發展所必須經曆的規範化過程,直播平台應在在規範的框架之下,不斷革新,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作者:任視宇 楊榮 王琛 陳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