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家特約作者:天津醫科大學感染病研究所 賈醫生)
血常規檢查是人們日常體檢、就醫所接觸的最熟悉的檢驗項目之一,老百姓常稱之為“驗個血”。血常規的廣泛應用有助于臨床初篩多種疾病。那麼我們可以從血常規中看出哪些問題呢?
血細胞
血常規所含項目血常規通常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計數,血紅蛋白,白細胞分類,各類細胞的大小、分布寬度,并配合某種急性反應蛋白等。
血常規檢測不包含:血型、血糖、血粘度、血流變、凝血功能、血沉等項目。
血常規中反映的問題1、 判斷感染,用以提示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通常經細菌感染如肺炎、腸炎,會造成白細胞數明顯升高。白細胞分類下的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淋巴細胞比例略降低;而經病毒感染如流感,會造成淋巴細胞明顯升高,在不合并細菌感染的情況下,白細胞總數并沒有明顯變化。
血常規報告
2、 判斷貧血。血常規中血紅蛋白(Hb)配合紅細胞(RBC)計數可以診斷病人是否有貧血的狀況,并通過MCV、MCHC分析紅細胞大小、分布寬度以判斷貧血種類做到對症“升紅”。
3、 提示過敏、寄生蟲。白細胞分類下的“嗜酸性粒細胞”一旦明顯升高,提示患者可能有接觸性過敏現象或體内有寄生蟲感染,需要進一步排查。
4、 輔助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炎。慢阻肺病人血常規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長期輕度增高,提示機體有長期的慢性炎症反應,可以結合患者臨床症狀與X光胸片判斷病情進展,用藥改善慢阻肺病情。
5、 提示腫瘤、傳染病。血常規顯示全血細胞均明顯降低,血小闆計數、大小明顯減低,通常提示患者是否有癌變的可能,如患白血病、腫瘤;或有影響機體免疫及造血功能的傳染病,如艾滋,需要結合症狀進一步排查。
6、 提示肝炎。肝炎等病人血常規常見血小闆計數明顯減低,這與肝髒受損後消耗血小闆并伴合成不良有關,可結合肝功檢查進行診斷。
抽取手指血和靜脈血有何不同血常規檢查采取無名指末梢血檢驗對比靜脈血檢驗結果:通常紅細胞數、白細胞數、血紅蛋白指數略高;血小闆數略低,但差異都在可接受範圍内。因此門診已推廣靜脈采血,而采手指血有快速便捷、創傷小、易操作的優點,因此常用于急診、複診、床旁檢測及兒童取血。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所以隻要在正規醫院,使用儀器準确度達标,便不必擔心因兩者差異過大而延誤檢查的情況。
抽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