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新能源“巨頭”之争,比亞迪和特斯拉之間的較量誰更強?
特斯拉,作為目前“食物鍊”的頂端的新能源車企,雖然成立的時間較短,但是憑借着新能源汽車風口,确實做出了不錯的成績。比亞迪在國産車企中,對于新能源領域也是涉足比較早的,也是國産品牌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那麼特斯拉與比亞迪的到底誰更好呢?
1.比亞迪更加傾向“三電”系統的開發
剛才說到了比亞迪在自主品牌中,算是較早進入新能源領域的車企,所以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比亞迪建立了一整套新能源汽車生态體系,從研發到生産,再到裝配,幾乎全由比亞迪一己之力完成,這對于一個車企來說是非常有競争力的。既然是完整的體系,重點自然就是“三電“技術了,比如耳熟能詳的刀片電池,可能很多消費者的耳朵已經聽出繭子了,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于業内也是首屈一指的。還有電控方面,目前比亞迪e平台3.0電控單元使用了全新一代SiC電控,功率密度提升近30%,電控最高效率99.7%,這樣能給消費者帶來的最直觀的好處就是續航不”虛“了,電控的重要材料,半導體SiC碳化矽,為了打破國外壟斷,比亞迪也不惜斥巨資自建工廠,将材料、單晶、外延、芯片、封裝、測試等半導體産業鍊,做到了自給自足。所以比亞迪确實是在實打實的研發技術。
2.特斯拉更注重軟件算法開發
相比其比亞迪的“務實”,特斯拉就顯得有些“投機取巧”了,特斯拉幾乎所有的核心硬件,都是外采然後再自己組裝的所以它更像是一個“組裝公司”,比如電池一般都是使用的松下或者甯德時代;電機則是由富田電機提供;電池管理技術也是特斯拉通過收購得來的。但即使調侃特斯拉是“組裝”,但是不得不佩服它的軟件控制能力,也就是特斯拉倡導的“軟件定義汽車”,特斯拉利用數據、人工智能和數學建模語言來構建了一個神經網絡,就是由傳感器、數據、通信、處理器、外圍硬件和軟件組成的系統,就像我們的大腦一樣,可以共同處理信息、适應和學習,打個比方就是你駕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轉動方向盤,每一次的油門刹車,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數據參數,并且記錄到車輛的“大腦’中,既能夠滿足學習駕駛員的駕駛習慣,又可以為開發自動駕駛功能,保留數據庫。而這就是特斯拉是一個科技公司,而不是車企的概念。
而這其實并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技術本來就是要經曆一代一代更叠一代一代提升,而這個過程就是學習與投入,而這兩點,是每個車企都應該做的,而競争,就是車企之間最大動力。
(文/澤宇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