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漫威影業公布了電影《尚氣與十環傳奇》(以下簡稱《尚氣》)的正式預告片。
作為漫威迷裡的最大群體,中國粉絲除了關心這部電影是否會在中國上映以外,最關心的莫過于影帝梁朝偉扮演的大反派真的能一改原著裡的"辱華"形象嗎?
從兩年前梁朝偉确定出演《尚氣》開始,人們對這位昔日好評如潮的影帝的質疑就從未停止過。
有人說他是想進好萊塢想瘋了,連這種在歐美流傳了近1個世紀的辱華人物——"傅滿洲"都不放過,也有人相信這位國家一級演員的選擇,畢竟他的角色已經改名為"文武",反派歸反派,但絕不辱華。
不過,即使這次梁朝偉能用演技征服觀衆,他這次勇闖漫威的"不光彩"經曆,仍是他出道40年以來,路人緣暴跌至"谷底"的罪魁禍首。
我們真的想不通,這位手持19座影帝獎杯,僅憑眼神就能"殺死"對手的影壇"狠角色",真的非要用一個備受争議的角色來刷新我們對他的認知嗎?難道他不知道這是在自毀前途嗎?
或許,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他那被電影填滿的人生故事裡。
從影帝到爛片王在2014年的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王家衛執導的電影《一代宗師》大殺四方,獲得了幾乎所有被提名的大獎,除了又一次被提名最佳男主角的梁朝偉沒有獲獎。
雖說已經5次獲封金像獎影帝的他,無需多一座獎杯來認可他早就"封神"的演技,而且《一代宗師》能夠屢獲大獎,也在側面證實了他依舊處在華語男演員的上位圈,隻不過是金像獎沒讓他當影帝,他還是憑借該片在别的頒獎典禮上搶盡風頭。
可也正是從這被榮譽環繞的2014年開始,梁朝偉的光輝形象發生了驚天大逆轉,他一改往日外表平靜、内心爆裂的文藝片男神形象,成了新一代被粗制商業片拉垮演技的"爛片王"。
要知道,一直到《一代宗師》,梁朝偉出演的絕大多數電影的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但自從他開始和任誰都"扶不起"的楊穎合作開始,一部王家衛擔任制片人,但毫無文藝氣息的《擺渡人》,評分直接"腰斬"到4.1分。
到了2018年,他更是一連用兩部低分續集直接終結了整個系列,不管是賀歲檔的《捉妖記2》,還是和自帶高流量的吳亦凡合作的《歐洲攻略》,我們都會在感慨經典作品為何總要被續集摧毀的同時,也心生疑問:為何梁朝偉會接連選片失誤呢?
如果說出演《擺渡人》是為了還王家衛的人情,擔任《歐洲攻略》男主是為了維持整個"攻略"系列的始終如一,那麼在《捉妖記2》突然出現的他,除了恰飯,我們根本找不到别的理由來解釋這一怪象。
我們明白,梁朝偉絕不可能演一輩子文藝片,最對他戲路的導演王家衛都開始往商業片發展了,他在商業片裡撈撈金也屬人之常情。
但我們不能接受的是,這位總是有好劇本找上門來,被所有導演稱作"夢想"的優秀演員,怎麼會在一堆劇本裡挑出了這些隻會拉垮演技的劇本呢?
也許這些已經是他"擇優錄取"的最好結果了,但不管怎樣,這都從側面反映出了一個對梁朝偉而言很殘酷的現實:如今的華語電影市場,已經沒有太多非他莫屬的好劇本了。
為何影帝也會遭遇如此窘境呢?要怪隻能怪這個飛速崛起的中國電影大環境了。
對中國電影而言,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很多優秀的演員同樣如此。
翻看最近幾年最賣座的電影排行榜,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越是賣座的影片就越像是剛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孫猴子",從新演員到新類型,一個個都是橫空出世、石破天驚的陣仗。
像霸占票房冠軍4年之久的《戰狼2》是刷新了人們對愛國動作片的認知,而今年賀歲檔的票房冠軍《你好,李煥英》,則是導演新人賈玲和演員新人張小斐聯手打出的一個"王炸"。
這些片在拍攝前絕對都是不起眼的小投資,自然不會挑選像梁朝偉這樣已經被無數獎項鍍滿金邊的高片酬演員,于是,他就錯過了許多小成本佳片。
至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口碑不好的商業片找上門來呢?那就折射出這個流量時代的反面了。
華誼兄弟的老闆王中軍曾說過,"現在已經沒有老演員當大男主的戲了",而剛剛過完59歲的梁朝偉雖然還能接到演男主的戲,但在那些大投資的商業片裡,他的出現更像是一塊兒為彌補流量藝人演技短闆的金字招牌。
按說既有演技又有流量,電影應該是票房和口碑雙赢,但毀就毀在劇本不"給力"的同時,流量藝人的"車禍"演出也讓一貫冷靜的梁朝偉也亂了分寸,于是,一部"有看頭"的爛片便誕生了。
隻是由梁朝偉主演的爛片,人們都會放過流量藝人,反而苛責起梁朝偉來,有人說他人老了,演技就跟着不靈了,有人則說他就适合演内心戲重的文藝片,以後就别再躺商業片這趟"渾水"了,這也就是這幾年人們對梁朝偉風評突轉的根本原因。
如今的華語電影市場對梁朝偉隻有兩種選擇,一是為維持好口碑而耐心等待好劇本的出現,二是看着高片酬的份兒,出演一些不符合自己"段位"的電影,丢掉的演技分數靠錢财彌補。
很顯然,如今梁朝偉的狀态是,好片沒等來,純撈金的爛片也不想演了。
可見,這位影帝的演藝之路是越走越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跳出這個用"刻闆印象"将他困住的市場,所以即使背負罵名,他也想成為踏入漫威宇宙的第一個中國男演員。
撿回丢失的運氣其實梁朝偉早在2000年就在國際舞台上閃過光,那一年,他憑借電影《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影帝,成為華語影壇第二個獲得戛納影帝的男演員,直到現在,第三個也沒有出現。
外國媒體對這位長相迷人、演技超群的男演員也是贊賞有加,2010年,CNN評選的"史上25位最偉大的亞洲演員"和"香港最美男藝人",他都名列其中。
這些殊榮的背後,看似國際影壇很歡迎梁朝偉的加入,但仔細想想,如果撇開亞洲和香港的範圍,他又怎麼能擠進這些評選呢?
嚴格意義上講,國際影壇隻适合一種類型的中國演員,那就是像成龍、李連傑這樣可以代表國家頂尖功夫水平的動作演員,他們到哪裡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所以好萊塢會給他們量身定制專屬角色。
梁朝偉對國際市場而言,像極了90年代就勇闖好萊塢的發哥,他在香港手持雙槍可以締造票房神話,但到了好萊塢,化身冷酷殺手的他卻反響平平。
發哥在票房上的接連撲街,讓好萊塢越發認識到一個事實:中國隻有功夫巨星能扛起國際市場的高票房。而梁朝偉顯然并不在他們的挑選範圍裡。
梁朝偉也并非一定要去好萊塢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更加不覺得"外國的月亮更圓",隻是總有些人喜歡把那些不斷努力開發海外市場的藝人歸類到"賣國賊"的行列,這确實有些牽強。
至于梁朝偉這次試水好萊塢,也并非不愛國的表現,要知道在2013年,他可是為了表明自己有關"釣魚島事件"的立場,立即終止了中日合拍片的工作,國家的立場肯定是他藝術追求過程中不能退讓的原則問題。
他這次之所以在飽受質疑的前提下,還是接受了漫威遞出的橄榄枝,他肯定事先确定了他出演的角色不會違反國家的立場,更加不能有損國家的正面形象,最關鍵的是,他還能換個新環境,撿起他已經丢失3年的好運。
梁朝偉的粉絲肯定清楚,他自從2018年的《歐洲攻略》上映以後,已經連續3年沒有新作品上映,不是他沒有新作品,而是每一部都卡在上映環節了,美其名曰是因為"技術"問題,說白了就是劇情太爛了,需要後期二次加工。
按說他和郭富城第一次合作的電影《風再起時》,雙影帝的陣容,再加上香港四大探長的經典題材,導演還是拍出《踏雪尋梅》的翁子光,絕對會引起一波觀影熱潮,可仍逃脫不了上映前被擱置的命運。
同樣匪夷所思的還有依舊是雙影帝陣容的《獵狐行動》,為了宣傳此片,梁朝偉和段奕宏還奉獻了跨年晚會的首秀,可是8天後,這部電影卻突然撤檔了,現在還沒有公布最新的上映時間。
從出演爛片到影片接連撤檔,種種事件加起來,梁朝偉肯定會覺得自己是黴運纏身,香港市場和内地市場接連将他絕之門外,他也不得不考慮一下為他敞開大門的國際市場。
性格決定命運肯定還是有人會提出不同意見,認為梁朝偉都已經快60的人了,年輕時該拿的獎也都拿完了,錢也沒少賺,既然已經發現如今的國内市場不太适合自己,為什麼不想着借此退休呢?
這種想法很合理,隻是放在依賴角色釋放情緒的梁朝偉身上說不通。
2009年,梁朝偉在接受魯豫的專訪時,他曾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他當演員的心得,他說雖然他經常因為太投入角色而很難回到現實生活,但他卻很享受躲在角色面具下,肆意宣洩情緒的感覺,可能觀衆也覺得他是在表現人物的情緒,而非他本人,所以才認為他演技出衆,其實每個角色他都是在演自己而已。
不拍戲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梁朝偉基本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就在他接受魯豫采訪前,他和王家衛等人一同參加了電影《東邪西毒》終極版的發布會,當大屏幕上播放到哥哥張國榮的畫面時,王家衛和攝影師杜可風都難掩悲痛的情緒,眼淚奪眶而出,反觀身為好友的梁朝偉卻依舊沉着冷靜。
當魯豫詢問他為何不表露自己的悲傷時,他說在大衆面前他會很自覺地控制自己激動的心情,而這個控制情緒的本領他早就爐火純青了,因為他從小就培養了。
梁朝偉的童年很不幸福,父母的吵架聲幾乎帶走了他應該有的歡笑聲,而他們離婚一事則成為梁朝偉打小自卑的根源,他不敢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于是就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将自己的内心包裹在厚厚的保護罩内,久而久之,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實情緒是什麼樣的,"謎一樣的男人"便由此得出,而好演員最需要的就是這份神秘感。
與其說梁朝偉是天生的演員,不如說他天生需要演員這個職業,除了演戲,他根本找不到宣洩情緒的其他方式,難道要他打"飛的",把壓抑在心頭的故事講給鴿子聽嗎?
梁朝偉的性格讓他鐘愛演員這份工作,我們不該因為他年紀大了,他的市場越來越小而讓他盡快退休,哪個演員沒演過爛片?沒有經曆過瓶頸期呢?
他也正在試圖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打破觀衆對他的既定印象,扮演一個武功高強的大反派,這是他尋求突破的一種手段,也是他想要延長自己演藝生涯的一次嘗試,可能結果并不能如他所願,但他還是選擇在罵聲中奮力一搏。
拭目以待梁朝偉這次堅持出演《尚氣》中的大反派,很多人都覺得他違背了李小龍想要在國際舞台上樹立華人美好形象的願望,"反派專業戶"鄒兆龍也堅決不在外國電影裡扮演反派,這樣看來,梁朝偉似乎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人們對他人品的質疑甚至可能徹底推翻他積攢多年的觀衆緣,這些他本人不可能沒有想過。
不過,也可能是我們的愛國神經過于敏感了,仔細想想,李小龍口中好萊塢将華人醜化的形象是小眼睛、長辮子,而看過《尚氣》預告片的人都知道,梁朝偉不僅沒有被醜化,反而顔值秒殺所有人,甚至有網友留言這是他第一次看漫威電影想讓反派獲勝,看來梁朝偉僅憑顔值就能做到文化輸出了。
至于鄒兆龍所堅持的不在國外演反派的原則,确實有他的道理。但逆向思考一下,如果梁朝偉演的反派沒有诋毀他所代表的國家,而且還用演技征服了國外的觀衆,他是不是也算是用演技代表國家"出戰"的意思,這樣想,一個反派角色其實也能起到正面的作用。
梁朝偉肯定沒想到自己的一個選擇會讓廣大網友吵得是不可開交,有人上升到國家層面,有人則開始分析他的人品,總之是各有各的道理,但似乎都各有破綻。
有人說他的角色再改也一定有"傅滿洲"的影子,一定會辱華,但京東的贊助,以及邀請成家班作為武術指導的事實,似乎又動搖了對這部電影的"辱華"定罪。
我們應該明白,每件備受争議的事件背後,都會伴随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有人揪着它的負面影響不放,也有人能從這種負面情緒裡跳脫出來,看到積極的一面。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能做的不是比誰的音量更大,而是靜下心來,讓時間公布最終答案,梁朝偉有沒有自毀前途,就要看他在《尚氣》裡的表現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