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南山區的“最牛”街道——粵海街道,“飛”出了一家令美國忌憚的硬核企業。
它的估值超過1660億,年營收近200億,壟斷着全球八成以上的無人機市場份額,這家企業就是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8月,大疆以1000億元人民币估值位列《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14。
大疆無疑是我國在海外市場發展最成功的企業之一。
造機14年,大疆産品占據了全球超80%的民用無人機市場份額,國内超70%,在美國更是達到85%,穩坐世界第1。
既然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大疆為何遲遲不上市?
一位80後碼農的創業之路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學讀研究生的汪滔,帶領團隊在RoboCon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拿下了亞洲第三的成績。
汪滔(右一)
同年,汪滔在深圳一個不足20平米的小倉庫裡創立了大疆創新。然而,創業的過程舉步維艱,核心成員4人中,唯有汪滔有無人機技術背景。
汪滔
2008年,大疆的創業團隊分崩離析,核心成員相繼離開。資金的捉襟見肘,主營産品的銷售瓶頸…汪滔後來回憶起這段曆史,将其稱為“黎明前的黑暗”。
這段黑暗是被汪滔的導師李澤湘驅逐的。
李澤湘帶來了資金,引薦了他自己的學生,解決了汪滔的燃眉之急,使得這個剛創辦的公司能“活”下來。
目前,李澤湘是大疆創新的董事長,汪滔則擔任CEO。
導師李澤湘
就是這樣的一家小公司,從最初的20幾人到現在的幾萬人;從倉庫創業到現在遍布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的銷售網絡;用14年時間,充分展示了其從0元到年銷售額200億元的征程。
無人機走向平民化真正讓大疆走向世界的那一步,則是抓住了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将用戶從航模愛好者,轉而面向普通大衆。
2012年,大疆已經積累了研發制造一款完整無人機所需要的一切技術元素:軟件、螺旋槳、支架、平衡環以及遙控器。
2013年, “大疆精靈”問世,這是第一款可以随時起飛的預裝四旋翼飛行器。
得益于簡潔和易用的特性,“大疆精靈”撬動了非專業無人機市場。
“我們當時想做一款有成本效益的,不需要玩家自己組裝就能随時起飛的産品。當時主要考量就是這款産品能夠先于我們的對手進入低端機市場,并沒有想賺錢。”汪滔稱。
至此,大疆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2014年到2017年的四年間,大疆的收入總額分别為人民币30.7億元、59.8億元、97.8億元、175.7億元,漲勢兇猛。
業界普遍認為,大疆能夠獨樹一幟,在全球無人機領域中迅速崛起轉身成為市場的主導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疆對技術的追求。
在國内各大公司自研優勢逐步顯露的今天,大疆的研發投入依然約占總營銷額的15%左右。
目前,大疆累計專利申請量超過4600件。大疆的員工有大約四分之一人,都在從事研發工作。
無人機?還是人工智能?大疆從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起家,之後逐漸擴展至應用領域。
推出了運動相機、編程機器人等産品,更是在今年5月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推出了車載雷達産品,正式宣布進軍自動駕駛汽車市場。
大疆,正變身成為一個龐大的人工智能企業,多年來的獨立研發技術不斷沉澱,并應用于各領域的新賽道上。
疫情期間,世界各國都有使用大疆進行防疫。
意大利巴裡市在使用大疆應對新冠的緊急情況
菲律賓衛生局使用大疆進行噴灑消毒
西班牙警方使用大疆在街上巡邏
印尼雅加達使用大疆無人機為中心城區消毒
至于大疆為何不上市,也許與企業理念有關,“不走尋常路”。
上市能夠帶來的财力優勢、企業聲望,也許對憑實力“壟斷”全球的大疆來說,并不是那麼重要了。
END
編輯:六一
文中所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