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新片。
豆瓣上,有近五千人為其打出了8.9分。
2018年新片的豆瓣評分中,僅次于《我不是藥神》。
同時,它也是鋪子2018年觀影體驗中最幽默、最溫暖的一部——
《綠皮書》
影片去年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擊敗《羅馬》獲得了觀衆選擇獎。
随後,便開始以黑馬之姿橫掃各類電影節獎項,成為頒獎季的大熱片。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金球獎上,其還拿到了最佳音樂/喜劇片、最佳編劇等獎項,成為了今年奧斯卡的有力競争者之一。
影片主演是維果·莫騰森。
很多人認識他,應該都是從《指環王》開始的。
那個溫柔憂郁又夠硬漢,還有着天生英雄領袖氣質,一星期不洗頭也帥到炸的人皇阿拉貢,被Viggo演繹的淋漓盡緻。
一轉眼,《指環王》已經過去近20年了,Viggo不再青蔥。
這部《綠皮書》裡,Viggo飾演一個粗俗的底層白人,為此他增重了20公斤。
若不是最後瞅到演員表,鋪子都不敢相認。
另一位主演是馬赫沙拉·阿裡。
2017年的奧斯卡上,他憑借《月光男孩》拿下了最佳男配。
今年的金球獎上,他也憑這部《綠皮書》拿到了最佳男配。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那是1962年,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的巅峰時期。
男主托尼(維果·莫騰森飾)是生活在紐約的意大利裔美國白人。
他出身底層,沒有受過什麼教育,言行粗鄙。
平日,就靠着在夜店看場維生,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
上世紀的意大利裔美國人,總愛聚集在自己的社區抱團排外。
托尼同樣,他歧視非裔美國人。
在他嘴裡,非裔就是煤球或者茄子。
妻子找來兩個非裔工人修理廚房,托尼會把他們用過的杯子,滿臉嫌棄地丢到垃圾桶裡。
最近,因為一場沖突,托尼工作的夜店需要關門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裡,他無法在家中待業。
因為托尼家時刻都在為錢發愁,他得再找一份工作。
找工作時,托尼遇到了雪莉博士(馬赫沙拉·阿裡飾)。
雪莉博士是非裔美國人。
一個滿身“貴氣”,專門為上流社會演奏的鋼琴家。
他自小便被視為鋼琴天才,2歲開始學鋼琴,9歲受邀上台,一路成長為鋼琴屆的大師,曾兩次受邀到白宮表演。
并且,他還有着音樂、心理學和禮儀藝術三個博士學位,可以流利地說八種語言。
不同于托尼,雪莉博士生活豐沃,家住豪宅,還有着專門的傭人。
平日裡,他舉止優雅言行端莊,十足的白人上流社會範。
而最近,雪莉博士準備去往美國南部巡演。
他需要一位專職司機。
托尼雖不大情願,但看在錢的份上還是接受了這份差事。
随後,兩人出發去往了南方。
不同于一般的非裔平權片,本片的設定非常有趣。
黑人為「主」,高雅文明,享受服務,;白人為「仆」,粗俗無禮,提供服務。
這種有趣的錯位置換,帶來了很強的喜劇色彩。
剛剛上路時,這點尤為明顯。
托尼總是邊開車邊吃炸雞,手和衣服上全是油,吃完就把垃圾随手扔出窗外。
并且,他還一直東扯西扯喋喋不休;尿急了,就直接停車在路邊撒尿。
而雪莉博士很精緻。
炸雞漢堡這些當時的“黑人食物”,他從未吃過。
因為他非常注重禮儀,吃東西必須要用刀叉。
在路上,他也總是想讓托尼安靜下來;實在不行,就改掉那“底層人的英語發音”。
當然,雪莉博士對托尼改變,不隻有發音。
他甚至還會幫托尼修改寫給妻子的信件。
在雪莉博士的潤色下,信件感情細膩豐富,每每看得托尼妻子流淚。
然而,随着他們繼續去往美國更南部,兩人的身份地位再次發生了置換。
因為越往南,針對非裔的種族歧視便越嚴重惡劣。
影片片名“綠皮書”,便出自一本曆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
該書由黑人郵政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編寫,從1936年出版到了1963年。
其标注了當時在種族隔離嚴重的美國南部,黑人可以入住的旅店、可以就餐的餐廳,被戲稱為“黑人外出活命攻略”。
《綠皮書》各種版本
影片劇照
越往南走,雪莉博士的日子就越不好過。
白天,他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演奏;晚上,他躺在專供非裔的破舊旅館。
場館的工人,隻給他提供破舊的鋼琴;半路上的警察,會各種對他刁難。
有次雪莉博士誤入一家白人餐廳,還被打得半死。
而此時,托尼的作用便顯示了出來。
在夜場摸爬多年,他從警察手裡撈人的經驗豐富。
對付一些打人耍狠的小混混,更是不在話下。
但是,兩人遇到更多的是那些真正的、無法解決的歧視。
雪莉博士去往表演的餐廳時,那裡的上流人士表面客客氣氣,卻不允許他在餐廳裡上廁所甚至吃飯;想去高級服裝店買件西裝,也總是被告知不賣給非裔。
但當托尼為他大打出手時,雪莉博士會耐心勸導:
“暴力不能讓你赢得什麼,托尼,你隻有保持尊嚴才能成功。”
而他此次行程的真正原因,便在于此。
用才華、勇氣與尊嚴,改變南部對黑人的刻闆印象。
即便去南部演出,酬勞隻有在北方的三分之一,并且危機四伏。
“唯有勇氣,才能改變人心。”
雪莉博士的才華與勇氣之光,讓托尼真正對黑人摘下了有色眼鏡。
靈魂的貴賤和種族膚色毫無關聯,那些歧視,無聊又愚蠢。
真實世界中,托尼的兒子也曾說到:
“遇到雪莉博士之前,我父親是一個人,遇到雪莉博士之後,他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
托尼·利普(左)維果·莫滕森(右)
當然,雪莉博士還有着更深的困境。
托尼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誰,而雪莉博士則不。
“既不被白人認同,也不被黑人接受;既不夠白,也不夠黑,我到底是誰?!”
好在,他還有個足夠可愛的朋友托尼。
托尼教會了他徒手吃炸雞;帶他了解了黑人爵士樂。
在他落魄時給予安慰;也在他被歧視時,幫他豎回中指。
影片結尾,兩人的身份又一次置換。
聖誕夜,暴雪。
托尼急着往家趕去見妻子,卻困意來襲無法支撐。
雪莉博士上前,讓他躺在車後座睡覺,自己開車載他回家。
影片又從“白人為黑人服務”,變成了“黑人為白人服務”。
這次置換,無關歧視,也并不凝重深刻。
其隻是普通的友情。
但前面種種酸楚,卻都在此刻平靜地釋懷。
至此,這個相互救贖相互溫暖的故事,也要畫上了句号。
簡單隽永,也暖透心扉。
讓人重新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好,重新相信人性的萬丈光芒。
而這大概就是電影的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