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春望

杜甫春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0:30:18

杜甫春望(縱被春風吹作雪)1

漫畫:程璨

公元1067年,一個有富國強兵遠大抱負的年輕皇帝繼位,成為曆史上著名的宋神宗。兩年後,21歲的宋神宗任命48歲的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次年,王安石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國範圍内推行新法。法令頒行後,圍繞變法,新舊兩黨展開了激烈的鬥争。作為變法領導者的王安石多次進言神宗要不畏流俗,迎難而上,但1074年春,承受巨大壓力的宋神宗還是罷免了王安石。

罷相不到一年,王安石再次回朝。在他短暫離開的日子裡,其左膀右臂一直在繼續執行新法,但歸朝後的王安石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阻止新黨内部因各種誤會和權力之争導緻的嚴重分裂。1076年秋,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再度辭相,從此再也沒有回到開封,絕句《北陂杏花》就寫于他南歸江甯之時。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陂”指池塘。杏花被滿塘春水圍繞,臨水照影,風姿綽約,一派妖娆景緻。三四句筆鋒一轉,風吹杏花,落英似雪,讓人黯然神傷,縱使如此,也勝過它被吹落道旁,被來來往往的車馬碾作塵埃。

王安石是公認的拗相公。據《宋史》載,有個會相面的人對皇帝說,王安石的面相一看就是“牛目虎顧,視物如射,意行直前,敢當天下事”那類人。其實,即使相士不說,就個人的想象而言,王荊公也絕不可能是那種顧盼遊移的獐頭鼠目之人,倒是因為性格中淩厲的一面太多,才導緻他執拗到眼神如射,不會左右逢源。《宋史》還載,王安石“遇事不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即使在宋神宗面前,如一言不合己見,他也要反複诘難,直至皇帝伏弱乃已。他身上有一種近乎絕情的霸王之道,“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的這些話在當時驚擾了很多人,也惹惱了很多人。

王安石變法最終沒有取得預期成效,再加上其同僚走卒的一些作為,讓新黨名聲更蒙塵垢,即便如此,在我看來,王安石在那個還算進取的時代,在一個必須改革的年代,順應曆史主導了這場改革,他是積極而勇敢的。在其他人拿不出任何對策的時候,制定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改革方略并執行之,他是有思想構架和政治能力的。他眼界高廣,胸有韬略,思路清晰,邏輯缜密,行為端正,作風果決。他的執拗是銳意進取、大刀闊斧的前行。

清代文人劉大櫆說,荊公文章“勢如懸崖斷塹”,讓人讀來全無回旋餘地。這首《北陂杏花》如春水般溫柔,顯然沒有勢如懸崖斷塹,但仔細讀來,還是幹淨、簡率,淩厲逼人,恰如荊公其人。北陂對南陌,雪對塵。完全不用過分解讀,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将“北陂”理解成如今荊公所處,這是一處遠離政壇喧嚣的春水流淌之地,一個寂靜隐逸之所,“南陌”則毫無疑問指向那個明争暗鬥、熙來攘往的朝廷之上。北陂杏花即使飄散零落,尚可在一泓池水中保持清潔安詳,而南陌杏花卻不可避免要遭遇任人踐踏、滿身污穢的必然下場。看得出來,罷相之後的王安石雖退出政治舞台,但信念與立場從未更改,“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中的 “縱”和“絕”字,口氣絕然,其自尊、矜持和孤芳自賞的性情一覽無餘。

補充一下,上面說的那個看相的人在對皇帝說完王安石的眼神後,還追加了一句,說但是這個王安石不太和氣,而天下事“惟氣和能養萬物爾”。難怪最後,王安石的不和氣最終傷了大宋王朝的和氣,也使得他一生樹敵不少,幾成孤家寡人。所以,同是江西老鄉的陸九淵說王安石,“英特邁往,不屑于流俗;聲色利達之習,介然無毫毛得以入于其心;潔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質也”。潔白之操,寒于冰霜,這當然是褒獎之辭,但仔細想來,還是有點讓人毛骨悚然。他眼神淩厲,面色凝重,從他臉上應該可以刮下一層霜來吧,感覺渾身冷浸浸的,這就是王安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