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糖尿病在中老年人裡仿佛已經司空見慣了,甚至有一些年輕人,也早早被這個“老年病”纏身。更可怕的是,中國每2個成年人裡,就約有1個處于血糖異常狀态,但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
對于糖友來說,為了控制血糖,所以對于主食的選擇都比較慎重,但是同樣是以米飯為主食,但是日本人患糖尿病的比例卻比中國人低得多,這是為什麼呢?
一、吃飯的“溫度”不一樣
中國人吃飯都喜歡“趁熱吃”,而日本人更喜歡吃“冷飯”,比如飯團、壽司之類的。
其實冷米飯跟熱米飯的差别可不小,他們分别對血糖值的影響存在較大的差異。稻米中所含有的澱粉在生的情況下無法消化,蒸熟了之後就容易被人體吸收了。然而當米飯冷卻後其中的澱粉又會變得難以消化,産生與膳食纖維相同的功效,這種物質被稱為抗性澱粉。
相關研究顯示:米飯煮(蒸)熟後冷藏24小時,取出加熱再放涼後,其抗性澱粉是普通新鮮米飯的2.5倍。所以相較于熱氣騰騰的米飯,放冷後的米飯更加有利于血糖的穩定。
因此,血糖過高的糖友可以先把飯蒸好,等它冷卻之後再食用。冬季的情況,可以在吃飯前先吃一點菜,把米飯放到最後才吃,這樣既可以等米飯稍微涼一點,也不至于餓肚子,并且把主食安排在最後吃也有利于血糖的穩定。
二、吃米飯的“量”不一樣
日料都很喜歡用精緻的小碗小碟來裝,所以他們每樣攝入的食物其實分量不多,并且在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咽,這樣會讓飽腹感來得更快,減少澱粉的攝入量,同時還能一定程度上延長進食時間,讓腸胃進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減輕肝髒的代謝負擔,從而降低患上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概率。
并且日料的烹饪方式多以蒸煮和生食為主,比較清淡;但是國内卻喜歡紅燒、爆炒、油煎等做法,這樣子做出來的飯菜香,不知不覺中攝入的脂肪較多,并且吃的米飯也變多了。
三、吃米飯的“時間”不一樣我國很多人由于各種原因,要做到一日三餐正常吃是很難的,但日本人更崇尚規律吃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規律的進食可以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的幅度。
不過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不僅僅在“白米飯”,還有其他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也在其中,不過也并不是說,我們需要照搬他們的那套做法,比如有些腸胃消化系統比較弱的老年人就不适合吃冷飯,很容易造成其他傷害。
四、怎樣吃米飯更适合糖友呢?
①可以在米飯中加點粗糧
盡量減少精白米飯的量,适當在白米中增加粗糧,如玉米、糙米、大麥、燕麥等粗糧含有豐富的纖維,能幫助降低米飯的消化速度。
粗糧的纖維含量高、體積大、飽腹感強,能幫助減少澱粉的攝入,從而降低血糖。在煮飯的時候注意可以先把粗糧提前浸泡幾小時,以便煮的時候與大米同熟。
②菜肴搭配有門道
喜歡吃白米飯的朋友在平時佐餐的時候,要注意多搭配一下幾種蔬菜:比如芹菜,有降糖、降脂、降壓作用;苦瓜中至少有苦瓜甾、縮氨酸和生物堿等三種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成分;洋蔥中的活性成分APDS可阻止肝細胞破壞胰島素,從而促進胰腺細胞生成胰島素;山藥中的黏滑成分能包裹腸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緩慢地吸收。這一作用能抑制飯後血糖急劇上升,同時也可以避免胰島素分泌過剩,使血糖得到較好調控。
③少吃多餐
不要等到很餓的時候再去吃飯,吃飯吃到不餓即可,不要非要吃到飽。這樣顯然有助于減少多吃白米飯的機率,從而有效預防因多吃白米飯導緻的血糖升高等症狀。此外,科學的進餐順序,也能幫助大家預防糖尿病。比如先吃粗纖維的蔬菜,增加飽腹感,就能不自覺地減少後面主食的攝入。在吃米飯時,速度盡量慢一些,吃進去的速度慢,不會在短時間内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到血液當中。
飲食沒有絕對的禁忌,對于食物來說,其實沒有不健康的食物,隻有不健康的吃法,所以各位糖友在控糖的路上,也要注意飲食上的一些細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