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人們将怎樣娛樂和辦公?
設想一下,2031年一個平平無奇的周末,小陳想和朋友玩射箭。到了約好的時間大家戴上手環,一把弓箭憑空出現在空氣中。
一起玩遊戲的小王突然收到加班任務,不過沒帶電腦——不用急,随時随地調出虛拟鍵盤。
嫌四周太吵?手指輕輕一劃,系統立刻播放音樂并對周圍環境進行降噪處理。
再轉一轉,還可以在手上調節燈光的亮度與顔色。
你想到什麼,手指就可以做到什麼。
通過手指運動讀取人的想法?這看似科幻的操作,來自他們手上戴着的Facebook EMG手環。
EMG的意思是肌電圖,它可以記錄骨骼肌産生的電活動,是這款手環的運行基礎。
在電腦科學中,肌電圖是手勢識别的媒介,哪怕隻是1毫米的移動,也會被錄入到機器中,從而實現精确的人機交互。
肌電圖
選擇手腕,是因為這個部位的信号非常清晰。也就是說,人們借助手環傳感器,可以把手腕動作産生的電運動神經信号轉換成數字指令,從而控制設備——這就是手環能夠「讀心」的原因。
雖然很多媒體仍将這項技術歸為腦機接口,不過和馬斯克需要向人體内植入設備,并直接從大腦讀取神經活動的技術相比,使用手環進行交互,接受起來要容易的多。
也許,10年後,這樣的操作真的會成為人們的日常。
而且,用戶和手環這種交互是雙向的,手環除了接收肌肉釋放的信号,還會産生振動與壓力,給人體回饋觸感。
例如,佩戴者用手環模拟拉弓射箭活動。伴随着虛拟弓打開,手環會模拟壓力觸感開始對人體皮膚加壓,還原拉弓的感覺。這個遊戲體驗,可比鍵盤手柄高級多了。
紫色光環處會感受到拉弓的壓力
随着人和系統交互的增加,手環甚至會通過環境分析、數據收集計算,在佩戴者需要做這件事的時候,主動出現提示。
比如,當主人打開家門想要燒水時,不是點開手環找到燒水功能主動下達命令,而是手環感知到房門開啟,自動彈出「開始燒水」的彈窗。
我們隻需要碰碰手指選擇「是」,或者劃開不理會。
開始燒水
再比如,每天晚上你會穿着心愛的跑鞋繞着小區夜跑。當手環識别到「跑鞋」已離開家門時,就會為你播放音樂。
對此,FRL(Facebook現實模拟實驗室) 研究科學經理 Tanya Jonker 解釋說:
這是我們想實現的「智能點擊」。
潛在的人工智能對你未來可能想做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與其不斷地把你的注意力轉移到設備上,不如在你需要它的時候,才讓它的界面以彈窗形式出現。
它應該能夠根據你給系統提供的反饋,去調節它的行為,以便整個系統随着時間的推移不斷改進,最後成為具有個人特色的專屬設備。
近幾年來,人工智能研發的熱門追求,就是讓人類擺脫外界工具的桎梏。
智能手環
除了Facebook的EMG手環,還有幾家科技公司在上個月都推出了類似的概念産品:微軟召開了MR虛拟平台Mesh發布會,蘋果為智能指環申請了專利。
看起來,繼智能手機之後,人機交互又将迎來一個革命性的時代。
好的一面是,玩遊戲、看電影的體驗未來會發生質的提升;而糟糕的一面是,在空氣中無工具辦公也即将實現,打工人再也找不到拒絕加班的理由了。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