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唐太宗李世民作者

唐太宗李世民作者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7 15:34:29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後窦氏。生于武功别館(今陝西武功縣),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炀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于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将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官至天策上将、司徒,封為秦王。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設立文學館,籠絡人才。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兒子,冊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退位後,正式即位,年号貞觀。 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谏。對内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貞觀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駕崩于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号太宗,葬于昭陵。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

唐太宗李世民作者(唐太宗李世民古詩全集)1

早年經曆

唐太宗李世民作者(唐太宗李世民古詩全集)2

李世民于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說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館,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采“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

隋炀帝大業九年(613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長孫氏為妻 。

大業十一年(615年),李世民參加雲定興的軍隊,去雁門關營救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炀帝。

大業十二年(616年),父親李淵出任晉陽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發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人的入侵。

晉陽起兵

義甯元年(617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是為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并且滅隋。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唐國内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

義甯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率兵十萬進攻隋朝的東都洛陽,不克而還,設三路伏兵于三王陵,擊敗隋将段達 。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号為唐,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将軍,進封秦王。

四方征戰

唐朝建立後,疆土隻限于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親自參與四場大戰役。

其一,破薛舉,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薛舉之子),鏟除了唐朝來自西方的威脅。

其二,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複并、汾失地,鞏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團,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

其四,重創窦建德餘部劉黑闼和山東的徐圓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武德四年(621年)十月,封為天策上将,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诏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俨然形成一個小政府機構。

玄武之變

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李淵建立唐朝後,立李建成為太子。 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沖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長兄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終不肯屈為人臣,而李世民也認為是自己奠下唐朝開國的基業,遂與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猜忌日深,兩派大臣之間互相傾軋。李建成曾經下毒謀害李世民 [8] 。其中宰相裴寂、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衛士将領薛萬徹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

秦府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将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

唐太宗李世民作者(唐太宗李世民古詩全集)3

跟從李世民。宰相陳叔達、朝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餘将領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邊境,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在太子的東宮中擔任率更丞(主管計時的官員)職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買,成為李世民在東宮的眼線,他悄悄告訴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馬,并準備在昆明池設伏兵殺秦王。” 于是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長安城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事後,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諸子,并将他們從宗籍中除名。李淵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後(六月初七癸亥日,公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為帝,次年改元貞觀。

貞觀之治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嚴重大亂,導緻人口銳減,使得武德年間、貞觀初隻有200萬戶 [11] ,李世民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囑咐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谏,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谏如流,整饬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緻力複興文教,令隋末動蕩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李世民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齡省并冗員,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過寫在宮内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随時廷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勵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軍事上,李世民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

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恢複并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帝範教子

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謀反之罪被廢,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晉王李治立為太子,并對太子嚴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李治,總結了他的施政經驗,同時自評一生功過。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寫的《帝範》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并對其告誡說:“你應當以古代的聖哲賢王為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因為如果取法于上,隻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隻能僅得其下了。我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于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緻,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

因病去世

唐太宗李世民作者(唐太宗李世民古詩全集)4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一說是服用天竺長生藥導緻暴疾),醫治最終無效,命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駕崩于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初谥文皇帝,廟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聖皇帝,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李世民全集卷1「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绮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淩虛。雲日隐層阙,風煙出绮疏。

岩廊罷機務,崇文聊駐辇。玉匣啟龍圖,金繩披鳳篆。

韋編斷仍續,缥帙舒還卷。對此乃淹留,欹案觀墳典。

移步出詞林,停輿欣武宴。雕弓寫明月,駿馬疑流電。

驚雁落虛弦,啼猿悲急箭。閱賞誠多美,于茲乃忘倦。

鳴笳臨樂館,眺聽歡芳節。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去茲鄭衛聲,雅音方可悅。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橋形通漢上,峰勢接雲危。

煙霞交隐映,花鳥自參差。何如肆轍迹,萬裡賞瑤池。

飛蓋去芳園,蘭桡遊翠渚。萍間日彩亂,荷處香風舉。

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豈必汾河曲,方為歡宴所。

落日雙阙昏,回輿九重暮。長煙散初碧,皎月澄輕素。

搴幌玩琴書,開軒引雲霧。斜漢耿層閣,清風搖玉樹。

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雲罍,蘭殽陳绮席。

千鐘合堯禹,百獸諧金石。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璧。

建章歡賞夕,二八盡妖妍。羅绮昭陽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動,扇掩月初圓。無勞上懸圃,即此對神仙。

以茲遊觀極,悠然獨長想。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

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人道惡高危,虛心戒盈蕩。

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納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賞。

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廣待淳化敷,方嗣雲亭響。

卷2「飲馬長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裡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迹,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钲。

絕漠幹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将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台凱歌入。

卷3「執契靜三邊」李世民

執契靜三邊,持衡臨萬姓。玉彩輝關燭,金華流日鏡。

無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皎佩星連景,飄衣雲結慶。

戢武耀七德,升文輝九功。煙波澄舊碧,塵火息前紅。

霜野韬蓮劍,關城罷月弓。錢綴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銷蔥嶺雪,縠盡流沙霧。秋駕轉兢懷,春冰彌轸慮。

書絕龍庭羽,烽休鳳穴戍。衣宵寝二難,食旰餐三懼。

翦暴興先廢,除兇存昔亡。圓蓋歸天壤,方輿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雙河沼帝鄉。循躬思勵己,撫俗愧時康。

元首伫鹽梅,股肱惟輔弼。羽賢崆嶺四,翼聖襄城七。

澆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質。已知隆至道,共歡區宇一。

卷4「正日臨朝」李世民

條風開獻節,灰律動初陽。百蠻奉遐赆,萬國朝未央。

雖無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車軌同八表,書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蓋,紛綸盛服章。羽旄飛馳道,鐘鼓震岩廊。

組練輝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懷至理,終愧撫遐荒。

卷5「幸武功慶善宮」李世民

壽丘惟舊迹,酆邑乃前基。粵予承累聖,懸弧亦在茲。

弱齡逢運改,提劍郁匡時。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

梯山鹹入款,駕海亦來思。單于陪武帳,日逐衛文lq.

端扆朝四嶽,無為任百司。霜節明秋景,輕冰結水湄。

芸黃遍原隰,禾穎積京畿。共樂還鄉宴,歡比大風詩。

卷6「重幸武功」李世民

代馬依朔吹,驚禽愁昔叢。況茲承眷德,懷舊感深衷。

積善忻馀慶,暢武悅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舊宮。列筵歡故老,高宴聚新豐。

駐跸撫田畯,回輿訪牧童。瑞氣萦丹阙,祥煙散碧空。

孤嶼含霜白,遙山帶日紅。于焉歡擊築,聊以詠南風。

卷7「經破薛舉戰地」李世民

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心随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移鋒驚電起,轉戰長河決。營碎落星沉,陣卷橫雲裂。

一揮氛沴靜,再舉鲸鲵滅。于茲俯舊原,屬目駐華軒。

沉沙無故迹,減竈有殘痕。浪霞穿水淨,峰霧抱蓮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适。

卷8「過舊宅二首」李世民

新豐停翠辇,谯邑駐鳴笳。園荒一徑斷,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金輿巡白水,玉辇駐新豐。紐落藤披架,花殘菊破叢。

葉鋪荒草蔓,流竭半池空。紉珮蘭凋徑,舒圭葉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圍中。架海波澄鏡,韬戈器反農。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卷9「還陝述懷」李世民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卷10「入潼關」李世民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

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

高談先馬度,僞曉預雞鳴。棄饋炕噸荊,饽喔鶴城椤。

别有真人氣,安知名不名。

卷11「于北平作」李世民

翠野駐戎軒,盧龍轉征旆。遙山麗如绮,長流萦似帶。

海氣百重樓,岩松千丈蓋。茲焉可遊賞,何必襄城外。

卷12「遼城望月」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雲光暫隐,隔樹花如綴。

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

駐跸俯九都,停觀妖氛滅。

卷13「春日登陝州城樓俯眺原野回丹碧綴煙霞密翠斑…聊以命篇」李世民

碧原開霧隰,绮嶺峻霞城。煙峰高下翠,日浪淺深明。

斑紅妝蕊樹,圓青壓溜荊。迹岩勞傅想,窺野訪莘情。

巨川何以濟,舟楫伫時英。

卷14「春日玄武門宴群臣」李世民

韶光開令序,淑氣動芳年。駐辇華林側,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珮滿,丹墀衮绂連。九夷簉瑤席,五狄列瓊筵。

娛賓歌湛露,廣樂奏鈞天。清尊浮綠醑,雅曲韻朱弦。

粵餘君萬國,還慚撫八埏。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

卷15「登三台言志」李世民

未央初壯漢,阿房昔侈秦。在危猶騁麗,居奢遂役人。

豈如家四海,日宇罄朝倫。扇天裁戶舊,砌地翦基新。

引月擎宵桂,飄雲逼曙鱗。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銀。

舞接花梁燕,歌迎鳥路塵。鏡池波太液,莊苑麗宜春。

作異甘泉日,停非路寝辰。念勞慚逸己,居曠返勞神。

所欣成大廈,宏材伫渭濱。

卷16「出獵」李世民

楚王雲夢澤,漢帝長楊宮。豈若因農暇,閱武出轘嵩。

三驅陳銳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平原燒火紅。

雕戈夏服箭,羽騎綠沉弓。怖獸潛幽壑,驚禽散翠空。

長煙晦落景,灌木振嚴風。所為除民瘼,非是悅林叢。

卷17「冬狩」李世民

烈烈寒風起,慘慘飛雲浮。霜濃凝廣隰,冰厚結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騁平疇。旌旗四望合,罝羅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獸忙投密樹,鴻驚起礫洲。

騎斂原塵靜,戈回嶺日收。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濱遊。

禽荒非所樂,撫辔更招憂。

卷18「春日望海」李世民

披襟眺滄海,憑轼玩春芳。積流橫地紀,疏派引天潢。

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拂潮雲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雲雁斷行。懷卑運深廣,持滿守靈長。

有形非易測,無源讵可量。洪濤經變野,翠島屢成桑。

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圖王。

卷19「臨洛水」李世民

春搜馳駿骨,總辔俯長河。霞處流萦錦,風前漾卷羅。

水花翻照樹,堤蘭倒插波。豈必汾陰曲,秋雲發棹歌。

20「望終南山」李世民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岩煙。

疊松朝若夜,複岫阙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21「元日」李世民

高軒暧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妝。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22「初春登樓即目觀作述懷」李世民

憑軒俯蘭閣,眺矚散靈襟。绮峰含翠霧,照日蕊紅林。

镂丹霞錦岫,殘素雪斑岑。拂浪堤垂柳,嬌花鳥續吟。

連甍豈一拱,衆幹如千尋。明非獨材力,終藉棟梁深。

彌懷矜樂志,更懼戒盈心。愧制勞居逸,方規十産金。

23「首春」李世民

寒随窮律變,春逐鳥聲開。初風飄帶柳,晚雪間花梅。

碧林青舊竹,綠沼翠新苔。芝田初雁去,绮樹巧莺來。

24「初晴落景」李世民

晚霞聊自怡,初晴彌可喜。日晃百花色,風動千林翠。

池魚躍不同,園鳥聲還異。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25「初夏」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

哢莺猶響殿,橫絲正網天。珮高蘭影接,绶細草紋連。

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陽處,始複有山泉。

26「度秋」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漸起。

桂白發幽岩,菊黃開灞涘。運流方可歎,含毫屬微理。

27「儀鸾殿早秋」李世民

寒驚薊門葉,秋發小山枝。松陰背日轉,竹影避風移。

提壺菊花岸,高興芙蓉池。欲知涼氣早,巢空燕不窺。

28「秋日即目」李世民

爽氣浮丹阙,秋光澹紫宮。衣碎荷疏影,花明菊點叢。

袍輕低草露,蓋側舞松風。散岫飄雲葉,迷路飛煙鴻。

砌冷蘭凋佩,閨寒樹隕桐。别鶴栖琴裡,離猿啼峽中。

落野飛星箭,弦虛半月弓。芳菲夕霧起,暮色滿房栊。

29「山閣晚秋」李世民

山亭秋色滿,岩牖涼風度。疏蘭尚染煙,殘菊猶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樹。曆覽情無極,咫尺輪光暮。

30「秋暮言志」李世民

朝光浮燒野,霜華淨碧空。結浪冰初鏡,在徑菊方叢。

約嶺煙深翠,分旗霞散紅。抽思滋泉側,飛想傅岩中。

已獲千箱慶,何以繼熏風。

31「喜雪」李世民

碧昏朝合霧,丹卷暝韬霞。結葉繁雲色,凝瓊遍雪華。

光樓皎若粉,映幕集疑沙。泛柳飛飛絮,妝梅片片花。

照璧台圓月,飄珠箔穿露。瑤潔短長階,玉叢高下樹。

映桐珪累白,萦峰蓮抱素。斷續氣将沉,徘徊歲雲暮。

懷珍愧隐德,表瑞伫豐年。蕊間飛禁苑,鶴處舞伊川。

傥詠幽蘭曲,同歡黃竹篇。

32「秋日斅庾信體」李世民

嶺銜宵月桂,珠穿曉露叢。蟬啼覺樹冷,螢火不溫風。

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晨浦鳴飛雁,夕渚集栖鴻。

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熾空。

33「賦尚書」李世民

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辇。辍膳玩三墳,晖燈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既承百王末,戰兢随歲轉。

34「詠司馬彪續漢志」李世民

二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

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辍記。炎漢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潛龍既可躍,逵兔奚難緻。前史殚妙詞,後昆沉雅思。

書言揚盛迹,補阙興洪志。川谷猶舊途,郡國開新意。

梅山未覺朽,谷水誰雲異。車服随名表,文物因時置。

鳳戟翼康衢,銮輿總柔辔。清濁必能澄,洪纖幸無棄。

觀儀不失序,遵禮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時平玉條備。

文囿雕奇彩,藝門蘊深緻。雲飛星共流,風揚月兼至。

類禋遵令典,壇壝資良地。五勝竟無違,百司誠有庇。

粵予承暇景,談叢引泉秘。讨論窮義府,看核披經笥。

大辨良難仰,小學終先匮。聞道諒知榮,含毫孰忘愧。

35「詠風」李世民

蕭條起關塞,搖飏下蓬瀛。拂林花亂彩,響谷鳥分聲。

披雲羅影散,泛水織文生。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

36「詠雨」李世民

罩雲飄遠岫,噴雨泛長河。低飛昏嶺腹,斜足灑岩阿。

泫叢珠締葉,起溜鏡圖波。濛柳添絲密,含吹織空羅。

37「詠雪」李世民

潔野凝晨曜,裝墀帶夕晖。集條分樹玉,拂浪影泉玑。

色灑妝台粉,花飄绮席衣。入扇萦離匣,點素皎殘機。

38「賦得夏首啟節」李世民

北阙三春晚,南榮九夏初。黃莺弄漸變,翠林花落馀。

瀑流還響谷,猿啼自應虛。早荷向心卷,長楊就影舒。

此時歡不極,調轸坐相於。

39「賦得白日半西山」李世民

紅輪不暫駐,烏飛豈複停。岑霞漸漸落,溪陰寸寸生。

藿葉随光轉,葵心逐照傾。晚煙含樹色,栖鳥雜流聲。

40「置酒坐飛閣」李世民

高軒臨碧渚,飛檐迥架空。馀花攢镂檻,殘柳散雕栊。

岸菊初含蕊,園梨始帶紅。莫慮昆山暗,還共盡杯中。

41「采芙蓉」李世民

結伴戲方塘,攜手上雕航。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

遊莺無定曲,驚凫有亂行。蓮稀钏聲斷,水廣棹歌長。

栖烏還密樹,泛流歸建章。

42「賦得櫻桃」李世民

華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朱顔含遠日,翠色影長津。

喬柯啭嬌鳥,低枝映美人。昔作園中實,今來席上珍。

43「賦得李」李世民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尋。莺啼密葉外,蝶戲脆花心。

麗景光朝彩,輕霞散夕陰。暫顧晖章側,還眺靈山林。

44「賦得浮橋」李世民

岸曲非千裡,橋斜異七星。暫低逢辇度,還高值浪驚。

水搖文鹢動,纜轉錦花萦。遠近随輪影,輕重應人行。

45「谒并州大興國寺詩」李世民

回銮遊福地,極目玩芳晨。梵鐘交二響,法日轉雙輪。

寶刹遙承露,天花近足春。未佩蘭猶小,無絲柳尚新。

圓光低月殿,碎影亂風筠。對此留馀想,超然離俗塵。

46「詠興國寺佛殿前幡」李世民

拂霞疑電落,騰虛狀寫虹。屈伸煙霧裡,低舉白雲中。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風。念茲輕薄質,無翅強搖空。

47「望送魏徵葬」李世民

阊阖總金鞍,上林移玉辇。野郊怆新别,河橋非舊餞。

慘日映峰沉,愁雲随蓋轉。哀笳時斷續,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極,浪浪淚空泫。無複昔時人,芳春共誰遣。

48「傷遼東戰亡」李世民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振鱗方躍浪,騁翼正淩風。

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篑功。防身豈乏智,殉命有馀忠。

49「月晦」李世民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麗城。罩雲朝蓋上,穿露曉珠呈。

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聲。披襟歡眺望,極目暢春情。

50「秋日翠微宮」李世民

秋日凝翠嶺,涼吹肅離宮。荷疏一蓋缺,樹冷半帷空。

側陣移鴻影,圓花釘菊叢。摅懷俗塵外,高眺白雲中。

51「初秋夜坐」李世民

斜廊連绮閣,初月照宵帏。塞冷鴻飛疾,園秋蟬噪遲。

露結林疏葉,寒輕菊吐滋。愁心逢此節,長歎獨含悲。

52「秋日二首」李世民

菊散金風起,荷疏玉露圓。将秋數行雁,離夏幾林蟬。

雲凝愁半嶺,霞碎缬高天。還似成都望,直見峨眉前。

爽氣澄蘭沼,秋風動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

日岫高低影,雲空點綴陰。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娛心。

53「冬宵各為四韻」李世民

雕宮靜龍漏,绮閣宴公侯。珠簾燭焰動,繡柱月光浮。

雲起将歌發,風停與管遒。瑣除任多士,端扆竟何憂。

54「冬日臨昆明池」李世民

石鲸分玉溜,劫燼隐平沙。柳影冰無葉,梅心凍有花。

寒野凝朝霧,霜天散夕霞。歡情猶未極,落景遽西斜。

55「望雪」李世民

凍雲宵遍嶺,素雪曉凝華。入牖千重碎,迎風一半斜。

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萦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56「守歲」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绮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57「除夜」李世民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58「詠雨」李世民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

59「賦得含峰雲」李世民

翠樓含曉霧,蓮峰帶晚雲。玉葉依岩聚,金枝觸石分。

橫天結陣影,逐吹起羅文。非複陽台下,空将惑楚君。

60「三層閣上置音聲」李世民

绮筵移暮景,紫閣引宵煙。隔棟歌塵合,分階舞影連。

聲流三處管,響亂一重弦。不似秦樓上,吹箫空學仙。

61「遠山澄碧霧」李世民

殘雲收翠嶺,夕霧結長空。帶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紅。

仿佛分初月,飄飖度曉風。還因三裡處,冠蓋遠相通。

62「賦得花庭霧」李世民

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色含輕重霧,香引去來風。

拂樹濃舒碧,萦花薄蔽紅。還當雜行雨,仿佛隐遙空。

63「春池柳」李世民

年柳變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絲陰去,迎風帶影來。

疏黃一鳥弄,半翠幾眉開。萦雪臨春岸,參差間早梅。

64「芳蘭」李世民

春晖開紫苑,淑景媚蘭場。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會須君子折,佩裡作芬芳。

65「詠桃」李世民

禁苑春晖麗,花蹊绮樹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獨秀隐遙芳。

66「賦簾」李世民

參差垂玉阙,舒卷映蘭宮。珠光搖素月,竹影亂清風。

彩散銀鈎上,文斜桂戶中。惟當雜羅绮,相與媚房栊。

67「詠烏代陳師道」李世民

淩晨麗城去,薄暮上林栖。辭枝枝暫起,停樹樹還低。

向日終難托,迎風讵肯迷。隻待纖纖手,曲裡作宵啼。

68「詠飲馬」李世民

駿骨飲長泾,奔流灑絡纓。細紋連噴聚,亂荇繞蹄萦。

水光鞍上側,馬影溜中橫。翻似天池裡,騰波龍種生。

69「賦得殘菊」李世民

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濃晞晚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凋輕翠,圓花飛碎黃。還持今歲色,複結後年芳。

70「賦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李世民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參差麗雙阙,照耀滿重闱。

仙馭随輪轉,靈烏帶影飛。臨波無定彩,入隙有圓晖。

還當葵藿志,傾葉自相依。

71「琵琶」李世民

半月無雙影,全花有四時。摧藏千裡态,掩抑幾重悲。

促節萦紅袖,清音滿翠帷。駛彈風響急,緩曲钏聲遲。

空馀關隴恨,因此代相思。

72「宴中山」李世民

驅馬出遼陽,萬裡轉旂常。對敵六奇舉,臨戎八陣張。

斬鲸澄碧海,卷霧掃扶桑。昔去蘭萦翠,今來桂染芳。

雲芝浮碎葉,冰鏡上朝光。回首長安道,方歡宴柏梁。

73「餞中書侍郎來濟」李世民

暧暧去塵昏灞岸,飛飛輕蓋指河梁。雲峰衣結千重葉,

雪岫花開幾樹妝。深悲黃鶴孤舟遠,獨歎青山别路長。

聊将分袂沾巾淚,還用持添離席觞。

74「于太原召侍臣賜宴守歲」李世民

四時運灰琯,一夕變冬春。送寒馀雪盡,迎歲早梅新。

75「詠燭二首」李世民

焰聽風來動,花開不待春。鎮下千行淚,非是為思人。

九龍蟠焰動,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76「詠弓」李世民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

77「賦得早雁出雲鳴」李世民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鳴。隔雲時亂影,因風乍含聲。

78「賦得臨池柳」李世民

岸曲絲陰聚,波移帶影疏。還将眉裡翠,來就鏡中舒。

79「賦得臨池竹」李世民

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拂牖分龍影,臨池待鳳翔。

80「賦得弱柳鳴秋蟬」李世民

散影玉階柳,含翠隐鳴蟬。微形藏葉裡,亂響出風前。

81「探得李」李世民

盤根直盈渚,交幹橫倚天。舒華光四海,卷葉蔭三川。

82「詠小山」李世民

近谷交萦蕊,遙峰對出蓮。徑細無全磴,松小未含煙。

83「賜蕭瑀」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84「賜房玄齡」李世民

太液仙舟迥,西園隐上才。未曉征車度,雞鳴關早開。

85「遼東山夜臨秋」李世民

煙生遙岸隐,月落半崖陰。連山驚鳥亂,隔岫斷猿吟。

86「賜魏徵詩」李世民

醽醁勝蘭生,翠濤過玉z1.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

87「兩儀殿賦柏梁體」李世民

絕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八表無事悅聖情。——淮安王

雲披霧斂天地明,——長孫無忌

登封日觀禅雲亭,——房玄齡

太常具禮方告成。——蕭瑀

88「句」李世民

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

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

近日毛雖暖,聞弦心已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