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到了戰國時代,除周王外,主要隻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蔡國,魯國,宋國,鄭國,吳國,越國都以先後被滅,晉國則分為韓,趙,魏三國,七國中秦國勢最大,最後逐滅六國,統一天下。
戰國(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國繼東周列國以來的又一個諸侯割據的時代。
其與春秋在曆史上并無明确的界限,隻是依照今天的習慣,以“三家分晉”(前403年)為起始标志,到前二二一年秦統一六國這一段時間稱為戰國時期。
到了戰國時期,中國的局面已發生了變化:其中,諸多中小諸侯國家已被吞并,餘下的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成為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家,它們通常被後人稱為“戰國七雄”。
秦
秦國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較弱的國家之一,所以秦統治者一直力圖改變這種局面。
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賢,衛國人商鞅應暮入秦,自此,秦國進入了其快速發展的階段。
商鞅在十年的時間裡通過實行組織民戶、獎勵軍功及變領主制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經濟的改革,使秦國國富民強,成為戰國第一大國。
但商鞅的變法遭到了其他舊勢力的反對,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車裂之刑,而他所設立的新法卻廣泛被秦人接受,成為此後秦國政策的基礎。
就在商鞅變法的同年,秦國滅蜀,至此,秦國北有上郡,南有巴蜀,東有黃河與函谷關,地勢宜首難攻故而被稱為“天府雄國”。
加之商鞅變法所創造的經濟政治條件,使之完全具備了統一全國的條件。
韓韓原為晉國韓氏家族,在“三家分晉”之後才成為獨立的諸侯國家。
它東臨魏國,西靠函谷關,占據軍事要道,故而連年争戰不斷。
公元前三五八年,韓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執行苛刻政治,使韓的國力暫時得到加強,但沒過多久便又陷入衰落。
所以韓國也是六國中是最早被秦消滅的國家。
魏
魏國與韓國相同,也是由晉分裂出的國家之一,并且在三個國家之中實力較強,加之魏文侯時的“李悝變法”,使其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很快強大起來。
前三四四年,魏惠王将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從而使魏國達到鼎盛時期。
前三五四年,魏國發兵攻打趙國,齊國派救兵援趙,擊敗趙國。
後來,齊國以田忌為大将、孫膑為軍師以“增兵減竈”之計在馬陵之戰中徹底擊敗了魏國,使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再無精力與其他六國交戰,直至其被秦國滅亡。
趙趙國是“三家分晉”所形成的第三個國家,它都于邯鄲,與齊、燕相臨。戰國後期,趙國因有名相蔺相如、大将廉頗等大臣忠心為國,使趙國頗為強大。
而有關廉頗、蔺相如二人“完璧歸趙”和“負荊請罪”的故事也被後人傳為佳話。在廉頗、蔺相如輔佐的十年中,強秦一直未敢對趙國用兵,直至前二六零年,秦大将白起用離間計使趙王棄用廉頗而用趙括為将,才于長平擊敗趙軍,殺其士卒達四十萬。
使秦以此為契機,逐步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燕燕國原是北方的一個小國,因其遠離中原,使之得以相對安甯,并無太多戰事。
所以春秋末期燕國已成為北方的大國。
至燕太子丹的時代,太子因見秦國強大,早晚會對燕國的統治不利,于是請刺客荊轲刺殺秦王,不料,荊轲被秦王斬于殿上。
太子丹行刺未果,反而使秦王對燕深恨不已,秦王赢政于前二二六年攻下燕都薊(今北京)了,消滅了燕國。
楚楚國自建國時起,就隻是一個小國。
但楚國的先祖很有進取心,筚路藍縷,從一個小國擴展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強國。
獨霸南方,一路上滅國無數,是春秋戰國時期第一個稱王的國家。
完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國内封國無數,楚國大王在南方的地位如同是周天子一樣,但比周天子要強很多。
春秋時期“楚莊王”甚至能“問鼎天下”,窺視周天子的地位,諸侯各國不敢與之抗衡,楚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但楚國也有許多的問題,國内封國封君太多,楚王出兵征伐各國之時,隻能率領一部分自己的本部人馬,其餘大部分兵馬要國内各個封國的封君所率領。
楚國上下不能一心,國家的實力不能得到完全的發揮,但憑借着國家塊頭大,實力強,還是能稱雄天下。
盛極而衰,楚國在春秋時期還是經曆過多次失敗,差點亡國。
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憑借着深厚國力和國土廣闊,楚國還是笑到了春秋時期的最後,實力在戰國初期也是再度增強,但是深藏在楚國最大的破綻卻被掩埋。
在戰國初期,諸侯各國為争霸天下,争相變法。
楚國雖然實力最強,但是不能完全發揮國家的實力,舊貴族和王族充斥楚國朝野上下。
大量有識之士得不到國家的重用,貴族權力之大連楚王也十分忌憚。
所以楚國慘遭變法後的國家吊打。
在“楚悼王”時,楚國來了一位變法大家“吳起”。
吳起在楚國實行了變法,楚國國力大增。
但卻因為變法得罪了許多楚國的舊貴族,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楚國國内已是暗流湧動。
可惜的是,楚悼王不到幾年就死了。
舊貴族趁勢反攻,在楚王葬禮上殺死了吳起,連楚王的屍首也得不到保護。
楚國變法到一半就慘遭失敗,從此“變法”成為了楚國的禁忌,楚國後代國王再也不敢實行變法。
雖然隻變了一半的法,但是楚國實力還是得到增強,成為當時諸侯各國第一等的強國。
但變法不徹底,半途而廢,雖能縱橫于各諸侯國,但卻再無掃滅群雄,一統天下的資格了。
楚國之後遇到了“商鞅變法”之後軍事一體化管理的秦國,慘遭秦國吊打。
楚國軍隊雖然兵多将廣,但大都隻忠于自己的主子,楚國軍隊上下不能一心。
面對兇悍敢死積極配合的秦軍,楚國是一敗再敗,連國都都被秦國占領,偌大一個楚國再無往日的光彩了。
到了戰國末期,雄才偉略的千古一帝秦王嬴政橫空出世,楚國的末日到來了。
雖然楚國不能和秦國抗衡,但在嬴政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的戰争中楚國還是很難打的。
楚國上下黎民血性,毫不屈服,靠着國土廣闊,在第一次嬴政派20萬大軍攻打楚國時,楚國以守為攻,大敗無敵的秦軍。
這可是秦滅六國之戰中,秦國少有的大敗仗啊!
從這也可以看出楚國的後備實力有多強,即使一敗再敗但還是有很強的實力。
雖然打赢了這場戰争,楚國還是沒有什麼改變。
雄才大略的嬴政沒有給楚國任何改變的機會,派王翦率領秦國傾國之兵60萬,步步緊逼,楚國的喪鐘已經敲響了。
雖然楚國也召集全部的軍隊與秦國一戰,但畢竟楚國軍隊山頭太多,不能上下一心。
楚國軍隊一退即敗,幾百年的泱泱大國楚國慘被秦國所滅,直到最終楚國還是沒有發揮出它的全部實力,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啊!
齊齊國是六國中比較強大的國家,因其遠離秦國,故而一直未與秦國有正面沖突。
前三一四年,齊宣王趁燕國内亂之際,出兵攻占了薊城,但在燕國人民強烈的反抗下,不得不又退兵回國。
而燕昭王為報一箭之仇,任樂毅為大将,聯合三晉、秦、楚等國大舉伐齊,聯軍隻用半年時間便攻占了齊國除莒和即墨兩城外的大部分國土,險些亡國。
此後,齊國大将田單以此兩城為基礎,以少勝多,大敗燕軍于城下,才使齊國免遭亡國之禍。
但在這五年的戰争中,齊國損失慘重,而使其強國地位一直未得到恢複。
戰國時期雖連年征戰,但這絲毫未影響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
此間,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達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高峰,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老子、莊子、列子為代表的道家;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墨子為代表的墨家等理論最為後人推崇。
這些學派的出現使戰國的思想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景象,而這些理論不僅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其深遠影響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思想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
公元前二三零年,秦王赢政開始了他統一全國的征程,在九年的時間裡,秦先後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并于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
至此,中國長達近六百年的分裂局面才得以結束,秦王朝的統治正式開始。
好啦,本期有關于戰國七雄:秦始皇統一全國征服了哪些國家的精彩内容,我就給你們全部講述完了。下期,我将會給你們接着講述有關于曆史方面的精彩内容,敬請期待,不要錯過哦。關注我,每一次都會讓你們看到不一樣的精彩内容哦。,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