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于丹為什麼被人罵

于丹為什麼被人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54:27

考了那麼多年的試,很多朋友都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難倒我們的,往往是那些看起來最簡單的題。這個道理不隻适用于我們,對一些文化名人來說也是如此。

于丹為什麼被人罵(紅過于丹的女教授)1

筆者還記得當年紅得發紫的于丹,就曾因解析《論語》中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備受争議。當時她認為這話中的“小人”指的是小孩子,這是令很多網友不能接受的。不過,對于于丹的這次解釋,也有些網友也表示理解,因為這句話的意思多年來一直有争議,《論語》中并沒有标注其意思,那就隻能見仁見智了。

于丹為什麼被人罵(紅過于丹的女教授)2

這些年于丹沒有從前紅了,但是另一位國學女教授卻越來越有名氣,她就是大家很喜歡的蒙曼老師。蒙曼和于丹不一樣,她為人低調謙和,這一點看過詩詞大會的朋友們都知道。她一共參加了5季詩詞大會,從她對詩詞的點評來看,是極有水平的。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如今紅過于丹的女教授,卻因解析“鋤禾日當午”備受質疑,甚至被群嘲,這是為何?她到底冤不冤?

這一切都要從詩詞大會的一道難題說起。第五季第二場出了一道這樣的題:假如你看到下圖中描繪的場景,用以下哪一聯詩句來形容最合适?

于丹為什麼被人罵(紅過于丹的女教授)3

一共有三個選項,答案應該是A,但選手答的是C。其實說起來,這道題确實是有難度的。因為答案A中的詩很冷門,這三個選項中大家最熟悉的正是C選項。而且現在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們,很多都五谷不分,對題目《耕織圖》中的場景,更是很難一眼看出農民在做什麼。所以選手答錯了,很多觀衆其實都是理解的。

因為選手不理解,蒙曼自然要解釋一下。提到“鋤禾日當午”的時候,她表示這是“農民種莊稼的過程”。就是這句話,很多人認為她說得毫無道理。當年唐代大詩人李紳這首《憫農》的原文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于丹為什麼被人罵(紅過于丹的女教授)4

不少網友覺得,這詩顯然寫的是夏天的情形,這個時節怎麼可能是在種莊稼?而且還是在大中午,頂着烈日種莊稼。稍有農業勞動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樣種莊稼,莊稼顯然是活不成的。既然這鋤禾不可能是在種莊稼,那我們背了這麼多年的“鋤禾日當午”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其實對于這一點,一直有很多理解方式,筆者覺得比較靠譜的有兩種說法:

于丹為什麼被人罵(紅過于丹的女教授)5

第一種,認為古代說“禾”指的是一切和莊稼有關的活動,這裡的禾并不是指禾苗,而是一種泛指。所以這裡的“鋤禾”表示的是“鋤草”,古詩詞中這樣用是沒問題的。

第二種,認為“鋤禾”其實是一個倒裝句,“禾”指的是禾田裡,這話的意思是:在禾田裡鋤草。這種解釋筆者認為是很不錯的,很多古詩詞裡都有這樣的倒裝,目的是為了讓詩作的格律更工整。

于丹為什麼被人罵(紅過于丹的女教授)6

理解了這個,我們再來看蒙曼說它是“種莊稼的過程”就被群嘲,到底冤不冤?筆者個人覺得,蒙曼說得雖然并不準确,但基本上問題不大。我們理解一個人的話,一定要結合上下句來理解。當時的3個選項中,第一個指的稻子成熟後割麥子的過程;第二個指的是稻子收回來後,給它脫殼成米的過程;第三個蒙曼說這是種莊稼之後,還加了“的過程”3個字,目的是為了和前兩個選項的兩個過程區分開來,是特指這是稻子還沒熟的時候,這樣的解釋有什麼錯?

雖然筆者也必須承認,很多國學教授對古詩詞的理解都不是很準确,但這次我覺得不少人對蒙曼确實有點兒“雞蛋裡挑骨頭”的感覺。大家覺得呢?歡迎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