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生物判斷題帶解析

高中生物判斷題帶解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18 23:20:03

高中生物判斷題帶解析(必修一易混易錯判斷題集錦)1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混易錯判斷題集錦,快來學習啦!

查看更多初中、高中知識,關注我哦,每天都更新!

走近細胞

1.T2噬菌體可感染肺炎雙球菌導緻其裂解(×)

2.T2噬菌體的繁殖隻在宿主細胞中進行,因為隻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3.病毒和大豆葉肉細胞最大的區别是無成形的細胞核(×)

4.病毒可在人工培養基上大量增殖(×)

5.池塘中的水、陽光等也是生命系統的一部分(√)

6.生命系統各結構層次的形成和維持都以細胞為基礎(√)

7.動植物的各種生理活動都以細胞代謝為基礎(√)

8.植物的生長發育以細胞增殖和分化為基礎(√)

9.生物的遺傳與變異以細胞内蛋白質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

10.一個池塘中的所有藍藻是一個種群(×)

11.某一池塘的全部藍藻,既不是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的種群,也不是群落(√)

元素化合物

12.因為C是細胞幹重中最多的元素,所以其是最基本的元素(×)

13.大腸杆菌體内既有DNA,又有RNA,但以DNA作為遺傳物質(√)

14.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

15.導緻萌發的油料種子幹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16.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17.地殼與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O,因此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18.細胞中常見的化學元素根據作用的大小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9.病毒的核酸徹底水解後可以得到6種小分子(√)

20.生物進化是從簡單到複雜的,故應該先有的病毒,再有的細胞(×)

21.Mg是葉綠體中參與光合作用的各種色素的組成元素(×)

22.膽固醇既是細胞膜的重要組分,又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23.脂質分子中H的相對含量少于糖類,而O的相對含量多于糖類(×)

24.蛋白質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堿基中(×)

25.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膽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組成的(×)

26.真核細胞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所含核酸的種類相同(×)

27.糖類是大多數植物體幹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28.和ATP一樣,KH2PO4也能為生物體提供能量(×)

29.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中H的含量最多(×)

30.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在人體活細胞中含量最多(×)

31.糖類中的澱粉、纖維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縮合而成(√)

32.澱粉和脂肪水解的終産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33.在油料種子萌發初期,脂肪轉化為糖類可導緻有機物的總量增加(√)

34.蛋白質變性後還可用雙縮脲試劑檢測(√)

35.雞蛋清中加食鹽析出白色絮狀物(蛋白質),兌水稀釋後,絮狀物消失,蛋白質結構沒有發生變化(√)

36.蛋白質結構之間的差别一定由氨基酸的R基團不同決定(×)

37.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實驗,用高倍顯微鏡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呈綠色的染色體和呈紅色的RNA分子(×)

38.将抗體溶于NaCl溶液中會造成其生物活性的喪失(×)

39.高溫會破壞蛋白質和核酸分子中肽鍵(×)

40.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3構成骨骼、牙齒等(×)

41.蛋白質受高溫變性後仍能和雙縮脲試劑發生顔色反應(√)

42.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43.蛋白質在鹽析呈絮狀物後還可以恢複原有狀态(√)

44.磷脂和核酸都是由C、H、O、N、P五種元素組成(√)

45.酒精殺菌的原理是破壞細菌蛋白質的肽鍵,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46.大腸杆菌細胞中提取到的核酸徹底進行水解,直至形成不能再水解的小分子,則能得到的小分子的種類共有8種(√)

47.在探究小麥生長發育是否需要Mg2+的實驗中必須設置對照實驗(√)

48.糖類是細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質,主要原因是糖類在活細胞中的含量比脂質高(×)

49.發菜細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少量分布在細胞質(×)

物質出入細胞

50.質壁分離徹底複原後的細胞,将不再吸水,此時細胞液的濃度與外界溶液的濃度相等(×)

51.農業生産上的松土措施,可以促進植物對無機鹽的吸收(√)

52.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液濃度增大,細胞吸水能力減弱(×)

53.細胞質中的氫離子可以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溶酶體内(×)

54.主動運輸使膜内外物質濃度趨于一緻,維持了細胞的正常代謝(×)

55.生理功能不同的人體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能不同(√)

56.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

57.以洋蔥鱗片葉内表皮為材料不能觀察到質壁分離(×)

58.視野中一個細胞原生質層與細胞壁之間存在較大間隙,說明正在失水(×)

59.動物細胞不能發生質壁分離但仍存在滲透現象(√)

60.發生質壁分離過程中,植物細胞的體積在逐漸減小(×)

61.需要高倍鏡才能觀察到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現象(×)

62.細胞膜兩側的鉀離子和鈉離子的濃度差是通過協助擴散實現的(×)

63.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産生的Na+内流屬于被動運輸(√)

64.動物一氧化碳中毒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

65.α-澱粉酶從糊粉層細胞排到細胞外的方式是逆濃度梯度經協助擴散排出(×)

66.适應高滲環境的動物可排出體内多餘的鹽(√)

67.水從根系向地上部分的運輸與細胞壁無關(×)

細胞結構

68.生物膜是對生物體内的所有膜結構的統稱(×)

69.植物細胞的邊界是細胞壁(×)

70.核孔是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DNA和RNA等物質進出細胞核的孔道(×)

71.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中心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72.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核(×)

73.健那綠染液染色後的口腔上皮細胞,線粒體為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

74.所有的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

75.高倍鏡下可以觀察到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

76.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線粒體的結構照片屬于物理模型(×)

77.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觀察到M個分生組織細胞充滿整個視野中,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視野中可觀察到分生組織細胞數為M/4個(×)

78.使用顯微鏡時,視野中出現一半亮一半暗;觀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時,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現上述兩種情況的可能原因不同(√)

79.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目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裝片異物也不動,則異物在物鏡上(√)

80.顯微鏡下觀察到一個細胞的細胞質沿逆時針方向流動,則實際的流動方向應為順時針(×)

81.若發現視野上方較暗、下方較亮,可以調節反光鏡(√)

82.細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場所(√)

83.消化酶、抗體、激素都是分泌蛋白(×)

84.高爾基體是肽鍊合成和加工的場所(×)

85.線粒體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86.溶酶體合成和分泌多種酸性水解酶(×)

87.細胞核中可進行遺傳物質的複制和轉錄、翻譯(×)

88.高爾基體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裝和膜泡運輸緊密相關(×)

89.囊泡運輸依賴膜的流動性且不消耗能量(×)

90.細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藍染色法進行檢測(√)

91.提取原核細胞的脂質平鋪于水面測出的面積約是原核細胞表面積的2倍(√)

92.線粒體、核糖體、酶等結構或物質的組成中,一定不含有核糖的是酶(×)

93.研究一個新發現的細胞,含有内質網,即可認定該細胞一定為真核細胞(√)

94.細胞核是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場所(×)

95.核孔不具有選擇透過性,RNA和蛋白質可以自由出入(×)

96.染色體的成分隻含有DNA和蛋白質(×)

97.核糖體的形成均與核仁有關(×)

98.不同細胞中核膜上的核孔數量不同,具體數量與細胞代謝旺盛程度有關(√)

99.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100.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和脂質組成,與細胞的運動、分裂等有關(×)

101.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細胞代謝的場所(×)

102.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為防止産生氣泡,首先在載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後再蓋上蓋玻片(×)

103.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

104.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105.羅伯特森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膜呈現“亮一暗一亮”實質是“脂質一蛋白質一脂質”(×)

106.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記法将小鼠和人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做标記的實驗,證明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107.歐文頓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釋了脂溶性物質容易進入細胞的原因是細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蛋白質(×)

108.藍藻和綠藻都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所以都含有葉綠體(×)

109.溶菌酶能破壞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細胞壁(×)

110.葉片表皮細胞的表面有角質層,具有保護作用(√)

111.用高倍鏡觀察葉綠體實驗中,取菠菜下表皮稍帶些葉肉細胞,觀察效果較好,直接取葉片下表皮也可以觀察(×)

112.真核細胞中蛋白質合成後均需要内質網、高爾基體加工(×)

113.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114.成人心肌細胞中的線粒體數量比腹肌細胞的多(√)

115.線粒體外膜上的蛋白質含量比内膜的高(×)

酶與代謝

116.探究不同溫度下澱粉酶的活性可選用碘液進行檢測(√)

117.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可溶性澱粉溶液作為底物(×)

118.溫度對澱粉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斐林試劑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

119.用澱粉、蔗糖和澱粉酶來探究酶的專一性,可用碘液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

120.若要驗證澱粉酶的專一性,底物可選擇澱粉和蔗糖。但不能使用澱粉酶 澱粉、蔗糖酶 澱粉的方法來驗證其專一性(√)

121.若除酶外所有試劑均巳預保溫,則在測定酶活力的實驗中,操作合理的順序應為:加入底物→加入酶→計時→加入緩沖液→保溫→一段時間後檢測産物的量(×)

122.澱粉水解成葡萄糖時伴随有ATP的生成(×)

123.檢測酵母菌培養過程中是否産生CO2可判斷其呼吸方式(×)

124.唾液澱粉酶催化反應最适溫度和保存溫度是37 ℃(×)

125.用pH分别為7、8、9和10的緩沖液探究pH對胃蛋白酶活性的影響(×)

126.酶活性的發揮離不開其特定的結構(√)

127.人體内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因此不能産生ATP(×)

128.生物體内的ATP含量很多,從而保證了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持續供應(×)

129.人細胞呼吸産生的CO2主要來自有氧呼吸(×)

130.給蔬菜大棚補充光照,用紅色光源好于同樣強度的白熾燈(√)

131.栽培農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風”,主要目的是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較多的CO2(√)

132.在相同條件下,消耗同質量的有機物,油料作物種子萌發時的需氧量比含澱粉多的種子萌發時的需氧量少(×)

133.有氧呼吸時,生成物H2O中的氫都來自線粒體中丙酮酸的分解(×)

134.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無氧呼吸原理生産各種酒和食醋(×)

135.劇烈運動時,人體細胞葡萄糖分解時氧氣消耗量與二氧化碳産生量之比相同(√)

136.若動物細胞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生成的CO2量,則細胞隻進行有氧呼吸(×)

137.無氧呼吸釋放能量較少,因為大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138.細胞呼吸為細胞代謝提供了衆多底物和大量的能量(√)

139.松土是農作物栽培的重要措施,可以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減少CO2的排放(×)

140.秋天葉片變紅是因為葉綠素被分解,呈現出類胡蘿蔔素的顔色(×)

141.冬季蔬菜大棚可用藍色薄膜提高農作物光合速率(×)

142.黑暗中生長的植物幼苗葉片呈黃色是由于葉黃素合成較多引起的(×)

143.無氧呼吸的第二個階段釋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

144.細胞有氧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轉移給了ATP(×)

145.紅螺菌能夠将乙醇等小分子有機物合成糖類等,因此是自養型生物(×)

146.馬鈴薯塊莖細胞無氧呼吸産生丙酮酸的過程不能生成ATP(×)

147.若細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說明細胞已停止無氧呼吸(×)

148.類胡蘿蔔素在紅光區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應中ATP的合成(×)

149.葉綠素的吸收光譜可通過測量其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值來繪制(√)

150.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譜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長的變化來表示(√)

151.通常,紅外光和紫外光可被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152.紅光照射時,胡蘿蔔素吸收的光能可傳遞給葉綠素a(×)

153.人長時間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中每摩爾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與安靜時相等(×)

154.正常生長的綠藻,照光培養一段時間後,用黑布迅速将培養瓶罩上,其葉綠體内CO2的固定立即停止(×)

155.正常情況下,O2的釋放速率變化與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變化基本一緻(√)

156.ATP徹底水解後,可以得到3種有機小分子(×)

157.葡萄糖分子在線粒體内徹底氧化分解,可以産生大量的ATP(×)

158.人在劇烈運動過程中,細胞中ATP的含量會急劇下降(×)

159.細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160.含有兩個高能磷酸鍵的ATP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161.無氧條件下,丙酮酸轉變為酒精的過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162.吸能反應一般與ATP水解的反應相關聯(√)

163.用乳酸菌制酸奶時,應先通氣後密封,利于乳酸發酵(×)

164.無氧呼吸中葡萄糖中的化學能除轉移至ATP外,其餘的都儲存在酒精或乳酸中(×)

165.選用透氣的敷料包紮,是為了傷口處細胞進行有氧呼吸(×)

166.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時,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熱能(×)

167.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仍進行無氧呼吸(√)

168.人體細胞内O2/CO2的比值,線粒體内比細胞質基質低(√)

169.真核細胞無線粒體時隻進行無氧呼吸,原核細胞無線粒體但部分種類可進行有氧呼吸(√)

170.線粒體是人體細胞産生CO2的唯一場所(√)

171.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是附着在内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的(×)

172.可用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提取綠葉中的光合色素(×)

173.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過程中産生氣體的階段都與生物膜有關(×)

174.若提取葉片中的光合色素時未加CaCO3,則濾紙條上各色素帶寬度均顯著變窄(×)

細胞生命曆程

175.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能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闆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176.細胞内染色體的存在狀态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

177.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顯微鏡下絕大數細胞能觀察到染色體(×)

178.細胞分化導緻不同功能的細胞中RNA和蛋白質種類發生差異(√)

179.衰老細胞呼吸速率減慢,核體積減小,染色質染色加深(×)

180.洋蔥根尖細胞無葉綠體,但根尖可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養出含葉綠體的個體(√)

181.人的原癌基因突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

182.觀察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楚地看到染色體和赤道闆(×)

183.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184.固醇類激素進入靶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185.細胞學說不涉及原核細胞、真菌和病毒,僅涉及到動、植物細胞(√)

186.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時不需要細胞化學反應所産生的能量,逆濃度進入細胞時需要(√)

187.幹細胞有再分化形成多種類型細胞的可能,驗證了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188.同一個體莖尖分生組織細胞的分化能力比葉肉細胞的強(√)

189.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生多次變異累積可導緻癌症,因此癌症可遺傳(×)

190.未分化的肌肉前體細胞比肌肉細胞在受到電離輻射時更容易發生癌變(√)

191.成熟紅細胞衰老後控制其凋亡的基因開始表達(×)

192.凋亡細胞内有活躍的基因表達,主動引導走向壞死(×)

193.有絲分裂分裂間期DNA 含量和染色體數都加倍(×)

194.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是RNA(×)

195.用黑藻葉片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幹擾實驗現象的觀察(×)

196.肌細胞與幼紅細胞中基因、mRNA、蛋白質均不同(×)

197.分化過程中,因為基因的選擇性表達,tRNA、rRNA等核酸會發生改變(×)

198.細胞的生命曆程中,細胞核的體積始終是不變的(×)

199.胰高血糖素和血紅蛋白不會在同一個細胞合成(√)

200.用化學藥物阻斷堿基T的利用,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175.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能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闆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176.細胞内染色體的存在狀态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

177.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顯微鏡下絕大數細胞能觀察到染色體(×)

178.細胞分化導緻不同功能的細胞中RNA和蛋白質種類發生差異(√)

179.衰老細胞呼吸速率減慢,核體積減小,染色質染色加深(×)

180.洋蔥根尖細胞無葉綠體,但根尖可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養出含葉綠體的個體(√)

181.人的原癌基因突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

182.觀察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楚地看到染色體和赤道闆(×)

183.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184.固醇類激素進入靶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185.細胞學說不涉及原核細胞、真菌和病毒,僅涉及到動、植物細胞(√)

186.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時不需要細胞化學反應所産生的能量,逆濃度進入細胞時需要(√)

187.幹細胞有再分化形成多種類型細胞的可能,驗證了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188.同一個體莖尖分生組織細胞的分化能力比葉肉細胞的強(√)

189.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生多次變異累積可導緻癌症,因此癌症可遺傳(×)

190.未分化的肌肉前體細胞比肌肉細胞在受到電離輻射時更容易發生癌變(√)

191.成熟紅細胞衰老後控制其凋亡的基因開始表達(×)

192.凋亡細胞内有活躍的基因表達,主動引導走向壞死(×)

193.有絲分裂分裂間期DNA 含量和染色體數都加倍(×)

194.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是RNA(×)

195.用黑藻葉片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幹擾實驗現象的觀察(×)

196.肌細胞與幼紅細胞中基因、mRNA、蛋白質均不同(×)

197.分化過程中,因為基因的選擇性表達,tRNA、rRNA等核酸會發生改變(×)

198.細胞的生命曆程中,細胞核的體積始終是不變的(×)

199.胰高血糖素和血紅蛋白不會在同一個細胞合成(√)

200.用化學藥物阻斷堿基T的利用,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生物大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