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有諸多原因娶不到媳婦,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讓男方的姐妹嫁給女方的哥哥或者弟弟。換親有兩家、三家或者多家交換迎娶對方家裡的女孩,稱作兩換、三換。多家交換稱作換親。換親往往會造成家庭不幸福,出現惡果。有一家悔婚,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每個家庭都要瓦解。換親是存在于民間的一種古老而又迫不得已的婚戀方式,表面上看是親上加親,實際上裡面有迫不得已的尴尬與無奈,屬于雙方的女方犧牲,更有甚者,會有近親結婚的嫌疑,而誕下殘疾兒。
驚聞村裡一對60歲的夫妻在近日離婚了,婚姻的起源就是這般情況。這女子為了自己的哥哥能娶上媳婦,自己嫁給村裡的一個家庭,殊不知,也可能都知道,但無奈,這家裡有家族性遺傳病夜盲症,農村土話叫“雞宿眼”,但知道又如何?自己哥哥娶不上媳婦,隻能以自己做為交換,嫁為人婦,所以不要談什麼自由戀愛以及婚姻倫理準則這些事情,現實的社會總有人性矛盾的一些無奈之舉。
有時候看着現代青年高喊着婚姻自由獨立等言辭的時候就想笑,不是取笑,也不是恥笑,人性之光輝和悲痛的極緻很難存在于知識青年之中,而往往基層人民在實踐中上演着一個個無奈而又符合道德傳統卻不一定符合理想主義和新文化思想的劇目。更諷刺可悲的是換親的這家女兒在去年出車禍去世了,那麼事實上這段姻緣在道義上俨然結束了,斷了紐帶。這個女人也無需再為這家當牛做馬了,守着一個眼睛基本看不到東西的丈夫,請問這種局面又豈是一個弱女子可以硬扛?
我曾經很小的時候看到這個女人在河邊挖沙賺錢,汗流浃背,在工地上穿着破衣爛衫和水泥,不幾年由一個妙齡女子變成佝偻的婦人,偉大的中國女性,在一天天诠釋着何謂當牛做馬。村裡聽到這事都唏噓不已,不是說誰無情的問題,而是釋然,對,是釋然,是徹底的理解,是感歎其解脫。這個時代說好,是相對于有思維有門路解決貧困以及掙紮的人群,說不好,是因為壓力太大,幾輩人來承載一代人的幸福,其中之一是婚姻的難。
講句肺腑的話,誰不渴望婚姻?從上到下,誰不渴望純粹的愛情?無論貧賤,都希望得到愛,都渴望愛,那麼現實的問題是物質所帶來的焦慮。一方面富有者焦慮,貧苦者更有焦慮。富者要解決防止再窮的情況,所以要繼續鞏固财富:貧者要解決不貧的問題。但所有家庭都要面臨解決繁衍生息的根本要點。躺平的人大多是無奈罷了。
人活一世,無論是男人,或者女人,但凡不是傻子與植物人,總有向上的精神頭,哪怕故意做壞人,也有追求,都是有點追求的,不過是高級純粹或者低級庸俗下道的區别,但本質上有點思想。所以壓垮兩家婚姻的根本是換親女子的死去或者這個換親女子的思想覺醒,而是徹徹底底的婚姻無法繼續。
所以村裡面常把兒女婚姻大事稱作“工事”,農村士話是三聲,也就是說這是家之大事,僅次于國之大事,國之大事無非在戎在祀,然家之大事就是婚喪嫁娶了。中國有70%的人口是農民,不是一個城鎮化改了戶籍的叫法就改了國家根本人口類别的。不是說誰脫離了農民戶口,就是徹底的跨越了農民階層。瞧呀,生活就是這樣的,有的人掙紮到死,都擺脫不了命運的戲弄;有的人輕輕松松就實現了财富自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