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時期,高陽候薛宣與弟弟薛修鬧翻了,親兄弟發生矛盾的導火索竟然是二人的繼母。
事情是這樣的,高陽候薛宣原本有兩個兄弟,薛宣是老大,二弟弟薛明官至少府,三弟弟薛修官至京兆尹,他們的父親早亡,父親後來續弦娶了一位女子,兄弟三人就有了繼母。
後來薛父去世了,這位後母沒有自己的孩子,因為跟老三薛修關系好,後來就跟随老三薛修生活,這位繼母在和三兄弟一起生活的時候,并沒有苛待三兄弟,反而對三兄弟很好,所以父親去世後,三兄弟也打算好好的奉養這位繼母,給這位繼母好好的養老。
有意思的是,這位誰都不跟,就看好老三薛修了,薛修去哪裡上班,都把這位繼母帶在身邊一起生活,連身為長子的薛宣想要接繼母去長安享受一下長安城的繁華,居然都接不走。
後來這位繼母去世了,薛修悲痛欲絕,居然要辭官,在繼母的墓地跟前,搭一個草房子為繼母守孝三年。
身為大哥的薛宣知道三弟弟要辭官給繼母守孝三年,先是詫異,震驚,後來便是十分生氣,如果是親爹親娘,那麼守孝三年無可厚非,但是為了一個繼母,還要辭官守孝,是不是有點過了。
堂堂一個京兆尹,朝廷官員,一個繼子為繼母辭官,在墓地跟前守孝三年,傳出去,人們不會認為是繼子仁孝,而是會認為,這位繼子和繼母之間一定是有點什麼,不然為什麼這位繼子死了一個繼母會如此痛不欲生,幾乎像是死去了多年的結發妻子一樣。
薛宣苦口婆心地勸導弟弟薛修不要辭官,薛修不聽,執意辭官守孝,最後兄弟二人大吵了一架,不歡而散。
更離奇的是,這位為繼母守孝的京兆尹薛修,後來并沒有重新做官,而是不知所終,有人說薛修是借着繼母過世,辭官遠離朝廷,還有人說薛修是擔心被自己的倒黴哥哥薛宣連累躲起來了。
真相是怎麼樣的我們不得而知,薛宣和薛修兄弟二人失和定不會單單是因為繼母一事。
薛宣,字贛君,東海郡郯縣人。
薛宣最開始隻是一個芝麻都算不上的小官,薛宣曾經擔任過廷尉文書的佐史,都船監獄的獄吏,都是一些升遷很艱難的小喽啰。
後來朝廷為大司農下級官員打開了一條晉升通道,要通選拔清廉官吏,補任上級官員,薛宣就根據這次選拔,補任為一個小地方的縣丞。
薛宣作為一個小小的縣丞,雖然官位比之前的文書,獄史高出很多,但是想要升遷上去,也是很艱難的,幸好薛宣能夠連續的遇上賞識他的貴人相助。
薛宣的第一個貴人就是琅琊太守趙貢,趙貢在巡視下級各縣區的時候,認識了薛宣,因為欣賞薛宣的才能,讓薛宣作為随從跟随自己巡視下級各縣,這位太守在和薛宣接觸的過程中發現薛宣能力非凡,不用一般,将來若是有機會,一定會青雲直上。
趙貢仔細地考慮過,以自己的能力,若是要在往上走一步恐怕是難上加難,若是能夠将薛宣扶持上去,将來薛宣不僅會成為自己的助力,還會對自己投桃報李,自己做到了如今的太守一職,已經是十分滿足,但是自己的孩子将來若是能夠得到薛宣的照顧,那麼自己也算是很欣慰了。
于是趙貢親自在家中設宴招待了薛宣,讓薛宣見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鄭重地囑咐薛宣說,如果将來你有一天做了丞相,能夠讓我的兩個兒子做丞相史就好了。
後來經過趙貢的推薦,薛宣做了樂浪縣丞。之後,薛宣就像遇見了神助攻一樣,被不同的高官連連推薦,一路做到了長安令。
薛宣在做長安令期間,因為政績出色,被人們認可,賢明的名聲傳遍了長安城,後來薛宣因為通曉法律條文,被漢元帝劉奭提拔為禦史中丞。
公元前33年,漢元帝劉奭去世,漢成帝劉骜繼位。
漢成帝即位之後,薛宣依然擔任禦史中丞,但是薛宣很有上進心,因為薛宣是從民間上來的,所以總是能夠根據吏治民生提出更切實有效的建議,薛宣的很多建議都被漢成帝采納了,因此薛宣得到了漢成帝的賞識。
不止如此,薛宣還十分的公正廉潔,是非分明,見到一些不稱職,德行不好的官員,薛宣就上書彈劾,經過調查,薛宣所彈劾的官員都是真實有罪的,于是薛宣的公正嚴明的名聲在長安城中的高官權貴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後來漢成帝将薛宣下放到地方,準備将薛宣曆練一番再他把上來擔任高位,就将薛宣調任為淮陽太守,薛宣一到淮陽就将淮陽治理的很好,朝廷的政令和教化,都在淮陽推行的很好,當時陳留郡經常有盜賊騷擾百姓,漢成帝就又将薛宣調任為陳留太守,薛宣上任陳留太守之後,很快将盜賊清除幹淨了。
當地的百姓都很敬重他,之後漢成帝見差不多了,就将薛宣調回長安,做得代左馮翊太守,薛宣依舊兢兢業業的工作,一年後,薛宣順利稱為正式的左馮翊太守。
薛宣非常能幹,無論漢成帝将薛宣調到什麼職位,薛宣都能盡全力将工作做好,後來原禦史大夫于永去世,禦史大夫的職位空缺出來,薛宣經過大臣谷永的推薦被漢成帝任命為信任禦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薛宣無論走到哪裡,都有賞識他的貴人,為薛宣搭橋鋪路,隻不過盛極必衰,登高跌重,從薛宣登上高位的那一刻,薛宣的政治生涯就開始急轉直下了。
在薛宣擔任禦史大夫數月之後,丞相一職正好空缺出來,漢成帝就将薛宣調任為代丞相,封高陽候,食邑一千。
大家還記不記得薛宣第一位伯樂趙貢,趙貢提拔薛宣的時候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薛宣做了丞相,希望薛宣能夠提拔他的兩個兒子做丞相史,雖然後來薛宣也遇見了很多提拔他的上司,但是趙貢在薛宣的心中,始終與其他人不同,可以說,沒有趙貢,就沒有薛宣後來的青雲直上。
當薛宣真的坐上了丞相之位,想起了趙貢不由得感慨萬千,沒想到趙貢的話真的應驗了,自己真的做到了丞相,所以,趙貢上位之後立即兌現當年的諾言,提拔趙貢的兩個兒子做丞相史。
隻不過薛宣一坐上丞相的位置,薛宣自身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薛宣的缺陷是什麼呢,簡單地來講,就是學問不夠。
丞相這個位置,在漢朝相當于大管家,不僅要處理軍政要務,連法律,禮儀,教育等事都要管,涉及面很廣,而薛宣雖然管理能力出衆,也讀過書,但是學問仍然不夠,很多事情因為無知,薛宣總是會犯一些低級的文化常識的問題。
如果薛宣身邊有很多學問高深的門客可能應付過去,但是門客也不能時刻在薛宣身邊,薛宣的文化程度就這麼多,遲早會暴露問題,後來薛宣就犯了兩個錯誤,被漢成帝質疑了能力。
薛宣犯了什麼錯誤呢?第一件,薛宣上位之後規定,丞相府接訴訟,如果不滿一萬錢不要遞文書。這條規定不是明晃晃地斂财麼,薛宣一将這條規定下發出去,就被官員指責。再加上漢元帝每次跟薛宣說話都要引經據典,薛宣經常聽不懂,時間長了,漢元帝也嫌棄薛宣沒文化了。
第二件,喪儀不合禮制,當時邛成太後去世,丞相薛宣負責辦理喪儀,總所周知,漢朝的禮制來自秦朝,是有嚴格的規定的,一個太後的喪儀,不是民間喪儀這麼簡單,要儒學大家把關,反複研習,演練才能完成。
而薛宣因為不懂,就草草了舉辦了邛成太後的喪儀,結果當然是不合規的,在漢朝禮制是大事,如果辦不好,就會被視為藐視皇族。
漢成帝将薛宣一連幾次出問題,終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将薛宣罷免了。
但是因為人緣好,薛宣的政治生涯還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在薛宣做丞相的時候,認識了在做丞相司直的方進。而方進是一位有名的儒家學者,薛宣經過觀察認為方進有做丞相的能力,所以薛宣與方進真誠地結交,并且對方進照顧有加。
後來方進果然做了丞相,方進做了丞相之後,想到了薛宣做丞相的時候對自己的照顧,認為薛宣是有能力的,這麼被罷免是在是可惜,于是在薛宣被罷免後的第二年,以薛宣精通法律條文為由,向漢成帝進言,說薛宣可以再用。
漢成帝想到薛宣在做丞相之前,政績确實很出色,沒文化做不了丞相,還能做别的,于是薛宣在方進的引薦下,再次被漢成帝啟用,恢複薛宣高陽候的爵位,任給事中,掌管尚書事。
薛宣因此又做了很多年的官,但是不幸的是,後來薛宣因為受到好友定陵候淳于長的牽連,再次被免官。
再後來薛宣家中就發生了,薛宣三弟弟薛修為繼母守孝辭官的事。而這件事對于薛宣的影響還沒結束。
公元前七年,漢成帝劉骜去世,漢哀帝劉欣繼位。漢哀帝聽說了薛宣這個人有能力,可已再次任用,正打算啟用薛宣的時候,當時的博士給事中申鹹,是薛宣的同鄉,聽說過薛宣家裡的事,因為嫉妒薛宣,彈劾薛宣,不贍養繼母,不維繼母服喪,不孝不悌的罪名。
漢哀帝因為這件事就暫緩了啟用薛宣的事,薛宣的兒子薛況知道了這件事之後,憎恨申鹹,便找了刺客楊明,打算刺傷申鹹的臉,讓申鹹不能做官,在漢朝面部有傷的人,是不能做官的。
于是刺客楊明就暗中将申鹹的鼻子割去,還傷了申鹹身上八處。後來薛況派刺客傷人的事情暴露出來,漢成帝将薛況的案子交給了相關部門處理。
最後,薛況被判流放,薛宣因為教導不善,被兒子牽連丢了爵位,比貶為庶人,送回家鄉,後來薛宣在家中去世。
薛宣這個人,幸運是真幸運一路地遇到貴人提拔,升官之路順風順水,到了後期,倒黴也是真倒黴,接連受到好友和兒子的牽連導緻丢官罷爵,但是總得來講,薛宣自身u餓時有問題的,學問不夠,就是薛宣最大的問題,而學問不夠衍生出來教導不善的問題,将自己的兒子教成了雇兇殺人的罪犯,最後又連累了自己。
所以說,人在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多讀書,盡可能增長智慧和見識,避免吃了無知的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