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春秋筆法的缺點

春秋筆法的缺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5 06:59:51

以史為皮,以今為骨,讓曆史照進現實。

大家好,我是“正一天授”,我們一起來趣讀春秋戰國。

上一期我們一起初步認識了一下《春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書,也提到了一個“春秋大義”和“春秋筆法”,那麼,這兩者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首先,我們看一下春秋大義。

春秋筆法的缺點(正一讀春秋二)1

源自網絡

春秋大義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說,《春秋》記事的風格,“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古人也稱作“書法不隐”。)意思就是說,确定的,我就确定的記,不确定的,我也明确說這個事不确定,基本做到了完全以事實為依據,不摻雜個人态度,不受外界影響,有一說一,秉筆直書,魯迅先生稱之為“春秋之義”。春秋之後的史書,基本都做不到這一點,都加入了寫作者個人觀點的表達和對統治階級的美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了事實。

第二種說法,就是說春秋大義講的是春秋時代通行的禮法義法,春秋戰國遵周禮,周禮基本充當了當時法律的角色,春秋大義核心内容就是守君臣之禮,遵君臣之義。忠誠于王,先國後家,是做所有事的前提。

這兩種說法都是存在的,而且并不沖突,所以各自人采取各自各自的用法。

再來看春秋筆法。

春秋筆法的缺點(正一讀春秋二)2

源自網絡

春秋筆法,又叫“微言大義”,概括來講意思就是:我想誇你也好,我想罵你也好,我都不明着說,拐着彎,透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出來。

叫: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稱呼一個人,用“您”和“你”,代表的涵義就不一樣。

春秋筆法有一個最大的基礎:就是《春秋》是孔子寫的,進而創造了春秋筆法。

這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第一,春秋是不是孔子寫的?

春秋筆法的缺點(正一讀春秋二)3

源自網絡

楊伯峻先生傾向于不是,春秋記事,從魯隐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四年,而左傳注裡面,甚至寫到了孔子死後十幾年的事,所以春秋不是孔子一人書寫。清朝的袁穀芳在《春秋書法論》裡就曾說:春秋者,魯史也,魯史氏書之,孔子錄而藏之,以傳信于後世者也。說春秋啊,是魯國的幾代史官接力寫的魯國史書,孔子抄錄收藏,教給弟子傳給後世而已。漢朝獨尊儒術,孔子一下成了聖人,所以說春秋是他做的,也逐漸沒人敢說不是,影響流傳至今。

第二,春秋筆法,符不符合孔子的性格。

我們中學基本都學過論語的片段,大概也能了解孔子的說法風格,孔子說話是相當直接的,而且并不怎麼留情面。像《論語·季氏将伐颛臾》裡,直接說“求,無乃爾是過與”,就很直白地訓人說:冉求,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 而且,孔子一生緻力于推行他的理念,廣收弟子,是做老師的性格,做老師最怕什麼?怕學生聽不懂。這完全不合符春秋那種簡單到極緻,沒有注解,沒幾個人能看懂的寫法。而且,孔子周遊列國,到哪都不咋順利,他一肚子委屈和窩囊氣,這種情況下還講究拐着彎誇人罵人,有點勉為其難。

春秋筆法的缺點(正一讀春秋二)4

源自網絡

第三,春秋記事,不符合孔子的理念。

論語裡曾說過,“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簡單講就是要在當時培養“愛學習,愛勞動,忠于君主,言而有信”的四有青年,而春秋這一段曆史時段裡,統計下來,“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光君主被殺掉的有三十六位,國家被滅掉的有五十二個,單說君主,有因為荒淫無道被殺的,有被奸臣篡權奪位被殺的,還有兩軍陣前被殺的,按孔子的理念,再怎麼樣不該殺自己的君主的,但是春秋裡記載一些被殺掉的君主的荒誕行為,禮崩樂壞,那按春秋筆法引申,是表明這個君主該被殺?這就是很明顯的矛盾了。孔子應該會比較尴尬。

春秋筆法的缺點(正一讀春秋二)5

源自網絡

所以,春秋筆法,更多是後人的牽強附會和強加表達,南宋鄭樵曾說:“以春秋為褒貶者,亂春秋者也”。意思就是說,你非要說春秋裡有褒貶,就會把春秋本義搞亂了。明朝朱熹也說:“聖人做春秋,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自現”,聖人寫春秋啊,就是如實地把事情記錄下來了,好壞自有公論。

春秋筆法的缺點(正一讀春秋二)6

南宋鄭樵像

好,關于春秋大義和春秋筆法,我們就一起學習到這裡,請您關注我的頭條号“正一天授”,我們下一期接着一起學。同時歡迎留言講出您的看法、點贊和轉發,我們一起探讨曆史,體驗現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