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0月24日電 題:湖南益陽:推廣稭稈綜合利用 “變廢為寶”促增收
新華社記者史衛燕、李琳海
記者近日在湖南省益陽市走訪時發現,稻谷收割後留下的稭稈,在部分地區正成為“香饽饽”,一些農民将稻草賣出了好價錢。
在益陽市赫山區歐江岔鎮歐江岔村,紅勝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段照正開着收割機去田間收稻草。
“稭稈通常指水稻、小麥和其他農作物在收獲籽實後的剩餘部分,水稻的稭稈主要就是稻草。今年相對幹旱的天氣有利于稭稈收儲。”段照告訴記者,一些高原山地冬季牧草緊缺,稻草作為冬儲飼料的市場需求量大,收購價格也高,但往年湖南雨水豐沛,夏秋濕度大,稻草不易儲藏,易發黴腐爛,一般都是留在地裡漚肥。今年幹旱少雨,幹燥蓬松的稻草大受歡迎。
他算了一筆賬,每畝稻田平均可産800斤幹稻草,以每噸800元計算,賣稻草每畝可增收約300元。
在益陽市沅江市共華鎮,記者看到剛收割下來的稭稈被集中打包成一個個大小相同的圓形草垛擺放在田間。
沅江市共華鎮的農田裡,收割好的稭稈已打包成草垛。新華社記者 史衛燕 攝
“這些稭稈将被送到酒廠去,作為酒壇的封壇拌料。沅江市已有幾個鄉鎮和酒廠達成戰略合作。”沅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易超說。
目前,益陽市出現了一批為農民提供上門收稭稈服務的合作社。他們從農戶手中收購稻草,負責烘幹、粉碎、打包、運輸等。随着具有稭稈消耗能力的公司、合作社數量不斷增長,益陽全市稭稈倉儲能力已超50萬噸,年稭稈消耗量達40萬噸以上。
不僅賣原材料,已有一些企業開始探索稭稈加工利用之道。
全降解餐飲具、全降解環保袋、全降解地膜……在益陽市赫山區蘭溪鎮的湖南江南生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廠房内,稭稈資源化利用的新産品吸引了記者的目光。“相比于傳統的一次性塑料餐具,稭稈餐具的原料可以降解,健康環保,受到市場歡迎。”公司負責人薛永強說。
湖南江南生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裡,工人們正在生産以稭稈為原料的環保袋。(受訪者供圖)
益陽市委農辦專職副主任溫钰輝介紹,在政府的引導下,一些地方多措并舉向田裡要“效益”,助力化解昔日稭稈“禁燒難”問題,還找到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實現生态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效提升”。
随着稭稈綜合利用的推廣,農民對稭稈的看法也在改變。“稭稈渾身都是寶。以前是一燒了之,現在我不想燒了,有人上門收走,我坐着把錢賺了。”益陽市赫山區歐江岔鎮上湖村村民陳雲笑呵呵地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