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嶽麓區桐梓坡路的劉大爺今年66歲了,20年前因為腰椎骨折在某省級大醫院行腰椎手術治療,當時術後恢複較好。
但好景不長,于十年後突然開始出現腰痛、雙大腿痛,逐漸加重,5年前就不能站立行走超過10米,隻能靠電動輪椅代步,嚴重的打亂了劉大爺的生活,期間多次到長沙市各大三甲醫院就診,均未能解決劉大爺的煩惱。
7月,劉大爺通過朋友的介紹,慕名找到了長沙市第四醫院骨一科賀健軍主任醫師,當賀健軍了解到才66歲的劉大爺隻能靠電動輪椅代步出行,非常心疼。于是決定接手解決劉大爺的煩惱,将劉大爺收入骨一科住院治療。
劉大爺入院後完善各項檢查,經過科室讨論,确診為“腰椎術後并椎管嚴重狹窄症、腰椎失穩、冠心病陳舊心梗支架置入術” 後,對腰椎術後合并椎管狹窄患者再次翻修手術,局部嚴重疤痕粘連,缺乏正常的解剖學結構,術中極易損傷脊髓和神經,引起癱瘓的危險。
經過制定詳細的術前計劃,做好術前各項準備後,在麻醉專家的配合下,于7月5日對劉大爺行後路椎管及神經根管徹底松解減壓、經椎間孔椎間融合(TLIF)、腰椎内固定術,術後經過護理治療,目前劉嗲嗲已完全康複,無腰腿疼痛,正常行走。
醫生介紹:腰椎融合術是治療腰椎疾患的一項技術,通過腰椎前、後路手術在椎間小關節、橫突間植骨、椎間植骨或植入cage等方法,使腰椎間關節之間發生骨性結合,從而建立和維持腰椎穩定性。
腰椎融合術分為前路椎間融合術(ALIF);後路椎間融合術(PLIF);經椎間孔椎間融合術(TLIF);極外側椎體間融合術(XLIF),臨床上開展最早最普遍的術式是PLIF和PLF。
劉嗲嗲因為20年前已經做過腰椎後路手術,大量瘢痕形成、椎闆缺失緻使PLIF無法開展,難度極大,神經損傷的風險極高,故選擇了經椎間孔椎間融合術(TLIF),手術非常成功。
此手術的臨床意義和價值在于:通過植骨融合才能實現永久的穩定,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穩定重建。植骨融合在重建腰椎穩定中發揮着關鍵的作用,融合成功與否也成為脊柱手術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編輯Max。圖片來源長沙市第四醫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四醫院骨一科 副主任醫師 劉洪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點擊“了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