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業場附近
勸業場是天津商業的原點,一百年來每天車水馬龍,人流不息。而在1928年勸業場建成之前,這個區域曾是天津幹鮮水果的集散地,名為“梨棧”。直到上世紀90年代,由梨棧延續而來的“泰隆路”,仍是全天津水果的零售中心,是天津市水果品種最全的地方,這條街曾被天津人稱為“吃的胡同”。
先說梨棧。這裡過去是一個叫馬家口的小村子,挨着海河,有一個渡口,就叫馬家渡口,往來貨運不斷,成筐的鴨梨、蘋果、核桃、栗子堆積如山,外埠車船忙碌卸貨,市内商販雲集上貨。後來開了一家“錦記棧”,又發展成“錦泰棧”,蓋起三層小樓。因為鴨梨最出名,因而被稱為“梨棧”。1860年天津開埠,這個地方成了英、法、日三國租界交會點,1928年勸業商場開業,有軌電車經過此處的站名仍為“梨棧”,此時,水果的交易中心轉移到天祥市場邊上的泰隆路。
泰隆路是天津乃至華北的幹鮮水果零售中心,最鼎盛時有三十八個攤位,兩邊的幹鮮果攤上滿滿擺着杏、桃、李、西瓜、桑椹、楊梅,芳香撲鼻,五彩缤紛。這裡不僅有津、京一帶出産皮薄肉厚的“香白杏”,還有來自廣東的楊梅、香蕉,山東的“五月鮮桃”和“大禹杏”在别處買不到的水果這裡都能買到。糖堆、糖炒栗子、元宵、酥糖,桔子、香蕉、菠蘿、紅果、楊梅、薄荷等口味的大塊水果糖,白糖、青梅、山楂、藕片、花生米混合熬成糖蘸子,鮮紅果與綿白糖精制的純正京糕條,應有盡有。
泰隆路附近
這條街上很多攤主和夥計都是賣水果的行家。有一位夥計叫鄭守權,挑瓜用耳朵聽,把自己聽瓜的經驗概括成四句話:“呗兒呗兒生,砰砰熟、噗噗老,水音婁。”他挑出來的,個個是好瓜。
公私合營後,泰隆路的水果攤位聯合成立了“泰隆路綜合商場”,有将近兩百名員工。另外還有一家“泰隆路兒童食品店”,經營京八件等三十餘種風味食品、糕點。
天津知名的“森記稻香村”也在泰隆路上,這家店以經營江浙滬風味食品為主,自制傳統南味,并從上海、廣東、南京等地采進一批風味食品,白油雞、桶鴨、闆鴨、扒雞、烤雞、醬牛肉深受歡迎。
六七十年代,泰隆路閑置冷落,成了一些商店堆放雜物的地方,短短的橫街破舊不堪,本來可以設攤位的地方,堆放着煤、破筐、盛糕點的木頭箱子,還搭起了小屋,住着五六戶住家。
勸業場附近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借着年貨市場,泰隆路終于恢複了繁華。和平區九家飯館和小吃店為春節供應制做拿手小吃和半成品,鳳凰汆牡丹、金貓獅子魚、溫拌蜇頭、四川包子、雞茸包、炸春卷,還有一種“蟹殼黃燒餅”,在焦黃的芝麻外皮裡加進各種餡,最受歡迎。北安道食堂攤位出售的千張、白幹、素雞等素食品斷檔多年,改名為“京津小吃店”的“萬順成”擺出了糖餡佛手、蛤蟆吐蜜等傳統小點心。糖果、糕點、幹鮮貨、南味、酒類、蜜餞、糖堆以及鞭炮攤兒,把泰隆路裝點得年味十足,遊客接踵摩肩。
1989年,泰隆路泰隆裡開了一家“勝發茶館”,這是改革開放後天津最早的個體茶館之一,迎面牆上挂着價目表,價格合理,老闆是位中年婦女,熱情周到,端上來的各種茶具幹淨透亮,不少個體戶來這兒談生意。
在泰隆路與遼甯路交口處開了一家“燕粵酒家”,店内裝潢富麗堂皇雅而不俗,鑲嵌金邊的吧台,方型、圓型的餐桌錯落有序,餐廳面積兩百平方米,可供120人同時進餐,餐廳中間是舞池,組合音響裡播放着世界名曲,還有鋼琴家當場演奏,顧客邊吃邊聽,能跳舞。菜肴為廣東風味,菠蘿蝦球、香橙煎軟雞、鐵闆迷你豆腐、芙蓉石榴花、蟹肉栗米羹,都代表了一定的水準。
泰隆路附近
這一時期,泰隆路幹鮮果品批發部也發展起來,與全國十幾個省市的二百多個果品生産基地建立了業務聯系,産銷直挂,适時上市,價格公道,吸引了不少本市及華北周邊的客商前來進貨。
1998年7月,和平區開始拆遷改造泰隆路,興建搞餐飲娛樂的“華都食府”。除了泰隆路市場,附近的川蘇菜館、天寶樓醬貨、京津小吃店等二十多個公建單位全部動遷,可以說,這一地段的商脈被徹底摧毀。實際上,後來包括勸業場濱江道和平路的一系列改造,每一次都削弱了繁華,再想恢複這條天津的商脈,實在太難了。(文:何玉新)
今日勸業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