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1 10:20:22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1

本文作者為黃昏深處,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注明

三國小人物志0027:忠心耿耿的長壽将軍——廖化

說起廖化這個人物,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那句民間老話:蜀中無大将,廖化充先鋒。這句諺語常常用來比喻,在一個人才凋零,無将可用的衰落團體中,平庸者也能擔當大任,僥幸成名。正所謂“矮子裡面挑高子,矬子裡面拔将軍”……

除此之外,廖化還有一個非常出名之處,便是其“長壽”。在《三國演義》小說中,他從黃巾餘黨草寇出身,直到蜀國滅亡後才去世,算下來活了90歲以上。這在平均年齡僅4,50歲的三國時代,簡直是個巨大的奇迹……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2

其實,曆史上真實的廖化,和演義中所描述的,有較大差異。他并沒有像小說中那樣誇張的高壽,也不是如某些人所認為的,那麼平庸無奇。

我們還是翻開史料記載,去探尋一下廖化這個人物的真實面目!

首先,廖化并非是黃巾落草出身。據《三國志》記載,廖化是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而根據當時的地方史料,《襄陽耆舊記》的記錄,廖姓是荊州地方的大姓,豪族大地主。而廖化作為廖家的人,怎麼也得打上一個“出身豪門”的标簽。

而且,廖化最早的嶄露頭角,是在劉備拿下荊州和益州,并進位“漢中王”過後。這一點《三國志》中有着十分明确的記載。

《蜀書·關羽傳》: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将軍,假節钺。

《蜀書·宗預傳》: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将軍關羽主簿,……

也就是說,廖化是在建安24年,也就是公元219年,才加入劉備集團,而且一開始的職務還是文官(軍中主簿)。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3

說起來,建安24年可也真是個了不得的年份,在這一年中,發生了很多影響曆史進程的大事件。先是劉備在漢中與曹操大軍的對峙,逐漸接近尾聲;再是關羽受劉備之命,率軍攻打樊城,為漢中戰線解壓,并上演“水淹七軍”的酣暢大勝;接着,又是形勢急轉直下,在曹魏和江東的夾擊下,關羽丢了荊州,全軍覆沒,敗走麥城……

而廖化的仕途,就是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已的年份裡開始的……可謂是開局不利。

《三國演義》上說,廖化在荊州之戰中曾經突圍求援,單騎殺出去到上庸城,并求劉封出兵。并在被拒絕過後大哭離開,直奔成都而去……

其實,這也是小說中的虛構情節,在關羽慘敗過後,廖化暫時投降了東吳。畢竟他隻是一介主簿,而且是新上任,屁股都還沒坐熱的軍中小吏,既左右不了局勢,也決定不了成敗。孫權在拿下荊州過後,肯定要想辦法拉攏當地豪門,以盡快安頓地方局勢。而廖化作為本地大戶,廖家的成員,自然也是江東集團想拼命拉攏的人物之一。

而且,廖化本身又在關羽軍中效力,雖然職務不高,但好歹還是個管文書資料的官,比一般士卒甚至校尉的地位要高。有他的歸降,非常有利于收編在關羽兵敗之後,四處逃散的荊州士卒。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荊州歸吳過後,陸遜呂蒙也給廖化封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想要籠絡住他。

然而,廖化表面上和江東集團敷衍着,暗地裡卻“身在吳營心在漢”,悄悄籌劃起了回歸蜀漢的大計。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4

據《三國志》記載,在劉備興兵伐吳的時候,廖化假裝患疾病逝,卻以此為機會,帶着母親和族人們逃出了東吳所控制的範圍,并在劉備的東征路上,于蜀軍不期而遇……《蜀書·宗預傳》記載: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

毫無疑問,廖化的忠心回歸,令劉備龍心大悅,當即就給廖化封官進爵(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之後,廖化才算是真正開始了自己的仕途,并一直為蜀漢帝國效力到了滅亡的那一天……

劉備的伐吳戰役,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沒有搶回荊州不說,還損折了大量的兵馬辎重。連續而來的打擊,使得劉備一病不起,最終在白帝城中阖然辭世。而偏安一隅的蜀國,也就此進入了諸葛亮執政的時代。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也為了之後持續不斷的北伐計劃,諸葛亮在上任丞相過後,開始了“一派壓一派”的執政思路。一方面,諸葛亮排擠劉備原有的“元老派”(元老派除了趙雲之外,幾乎已經無人);另一方面,諸葛亮重用“荊州派”的人物,如蔣琬,費祎,馬谡,楊儀,董允,向寵等,盡可能壓制“益州本土派”,并使出各種手段,幹掉過不少人,如李嚴,廖立,劉巴,費詩,彭羕等……

很明顯,出生荊州名門的廖化,自然也在諸葛亮的白名單上,是可以重用,而且也應該被重用的人。然而,我們翻開史料記載發現,廖化最早的戰功記錄,是在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也就是諸葛亮五次北伐無功而返,隕落五丈原之後(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這是為什麼呢?難不成諸葛亮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都一直将廖化閑置不用?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5

答案是否定的,據《三國志·蜀書·宗預傳》記載,廖化在諸葛亮執政後,被任命為丞相參軍,後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要知道,極受諸葛亮信任的馬谡,其職位也不過就是參軍。就此看來,諸葛亮對廖化的重用程度,已經不低。雖然并沒有直接派他上陣打仗,但也是擔任了相當重要的核心職務。

不過,就此也可以判定,廖化的軍事能力,肯定也沒有達到出類拔萃的地步。在魏延,馬岱,王平,張翼,張嶷這些将領馳騁疆場,斬将立功的時候,廖化更多的呆在諸葛亮身邊,擔任個參軍的職位,幹些出謀劃策和後勤調配之類的事情。

當然,也有其他的原因。畢竟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執意任用他的另一位“參軍”馬谡為大将,當即就丢了街亭,誤了大事。之後還迫于政治上的壓力,不得不将馬谡處死……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無疑是不敢再固執己見,凡事都肆無忌憚地重用自己的“荊州派”人物。

或者說,這也算是諸葛亮對廖化的一種保護,沒有輕易将他派上前線,固然失去了讓他建功立業的機會,但也同時避免了他戰場犯錯,敗罪處死的風險。算是諸葛亮建設自己麾下人才梯隊的一種策略。

等到諸葛亮五次北伐無功而返,病逝前線過後,姜維繼承其遺志,執掌蜀國兵權。這時候的廖化,終于有了上陣發揮的空間: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6

據史料記載,廖化在姜維麾下的作戰記錄,大緻如下: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并巧妙擊退魏将王赟、遊奕等人率領的援兵,還在戰鬥中幹掉了王赟(中箭身亡)。

延熙十一年(248年),涼州羌胡叛魏來降,廖化随姜維率軍西迎,于成重山築城留守,抵抗郭淮進攻,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

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随姜維進攻雍州,姜維留廖化在白水南岸紮營,與駐紮北岸的魏将鄧艾對峙。但被鄧艾識破作戰意圖,牽制戰術失敗,率軍撤走。

景耀六年(263年),司馬昭興兵進攻蜀漢。後主劉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維。廖化率軍北至陰平,聽聞魏将諸葛緒攻向建威,于是停下來觀察其動向,并在此迎來了姜維大軍。之後又與剛好到達漢壽的董厥、張翼軍會合,一同退守劍閣,抵禦鐘會的進攻。

同年11月,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廖化跟着姜維,率軍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不久後,得到後主劉禅投降的敕令,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鐘會投降……

通過這些記錄,可以看出,廖化在蜀漢領兵作戰的時間并不短,戰場表現也是勝敗參半,有功有過……不過,可以明确的一點是,廖化在其戰鬥生涯中,至少沒有犯過如馬谡那樣一觸即潰,并一潰千裡的錯誤。勝敗乃兵家常事,一位優秀的将軍,最重要的素質并不是隻勝不敗,而是能做到敗而不潰,還能保存住自己的實力。

而廖化,無疑是做到了這一點。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7

……………………………………………………………………………………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可以給廖化這個人物,作出一個簡單的總結。

其一,廖化肯定有着相當本事和能力,他的謀略水平不弱,在戰場上能打出“圍點打援”這類經典戰例,在戰場外還能裝死逃脫,而且将計劃進行得天衣無縫,滴水不漏。

其二,廖化其實從入蜀開始,就一直得到重用,不管是擔任諸葛亮時期的參軍太守,還是在姜維時期的領兵作戰,他都是當時蜀漢帝國的重要角色之一。最終官至“鎮軍大将軍”的高位,而且在曆史上留下了“以果烈稱”,“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張翼)、廖(廖化)”等很高的評價。

其三,廖化對于蜀漢的忠心,确實是有目共睹的。他幾乎從蜀漢立國的那一天起,就在為其效力,而且一直效力到了蜀漢滅亡的時候,可謂有始有終。說他是蜀漢帝國的一尊活化石,絕不為過……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8

最後,關于廖化的年齡,在史料上也有着較為精确的記載。

據《三國志》記載,景耀四年(261年),廖化路過看望宗預時,宗預曾說:“吾等年逾七十”。而廖化的卒年,是在三年過後的公元264年。也就是說,廖化最終活了至少73歲,甚至可能活到了接近80,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已經算是十分驚人的長壽了。

能在旁人不過4,50年壽命的戰争動蕩年代,作為一名領兵打仗的武将,戎馬倥偬數十年,最終還能如此高壽,得以善終……從這個角度看來,廖化确實算是很幸運的,畢竟那個時代,能夠像他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然而,廖化的悲劇也就正是在此,因為和他同時代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活到他那個時候的。而隻有他,作為唯一的見證者,從蜀國的建立開始,看到了蜀國的滅亡……

從青春少年時代,入蜀為官開始,廖化就用整整42年忠心耿耿和兢兢業業,維蜀漢帝國奉獻了一切。然而,他參與的卻是一項極度艱辛,難有勝算,而且希望還越來越渺茫的事業——興複漢室。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9

随着時間的推移,蜀漢帝國逐漸衰落,人才凋零,克複中原的夢想也漸漸消磨殆盡了……廖化身邊的朋友,同事,上司,下屬,都在不停地辭世永别。而他卻一直活着,一直在盡心盡責地忙碌着,直到有一天,等來了劉禅開城投降的消息……

這也意味着,廖化忠心耿耿從頭到尾守護了42年之久的蜀國,終于該到了分崩離析的時候。這對于已經白發蒼蒼,垂垂老矣的廖化來說,心裡除了萬念俱灰之外,還能有什麼呢?

據史料記載,在蜀漢投降了曹魏以後,廖化很快被削奪了兵權,并遷往洛陽,名為入朝為官,實為軟禁監視。因為他是前朝将軍,在蜀漢軍中有一定威望,曹魏肯定要想辦法防止他先降後叛,起兵造反(姜維就這麼幹了)。

然而,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從蜀中到洛陽的這段遷徙路,就成為了廖化生命的最後一程……有傳聞說,就在遷徙隊伍剛剛要邁出蜀國地界的時候,廖化便在馬車的颠簸中阖然辭世,将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了蜀漢大地上……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10

………………………………………………………………………………………………

寫到最後,我們再來追溯一下,“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這種說法的由來。

其實,這句民間諺語,是出自清末文學《掃迷帚》中的第二十四回。原意為一個團隊中人才凋零,年輕的後起之秀都不行,隻能靠早該退休的老将們來擔當大任。這句話的本意是想凸顯廖化的老當益壯,而非是在貶低廖化的能力平庸……

不明白為什麼,這句話傳來傳去,卻傳成了現在類似于“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意思。

難以想象,為蜀國盡忠盡力一輩子,算是功成名就的廖化,在九泉之下聽到這樣的評價,心中會作何感想呢?

手中無大将廖化做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贊美之詞)11

PS:最後一個疑問,為什麼羅貫中要在小說中,将廖化的事迹修修改改,就連出場時間,也提早到了關羽“千裡走單騎”的過程中?

其實,這也是劇情的需要,羅貫中需要用廖化這個人物,來襯托劉備集團的正義性,并凸顯關羽的英雄形象。

羅貫中有意将廖化的出身,改成黃巾餘黨落草為寇,并上演了一出“殺杜遠,送還二夫人,并求關羽收留”的俠義劇……雖然筆墨不多,卻就此能看得出,劉皇叔的仁義滿天下。就連遠在山中的賊寇,都對劉備聞名遐迩,真可謂是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仰慕……

不僅如此,就連關羽的形象,都在“黃巾餘黨”們的吹捧下,名聲通天。前有廖化,後有裴元紹,周倉(這兩個都是虛構人物)……都是争先恐後地想加入到關羽的麾下,以此表現“漢壽亭侯”的威名震神州……

然而,羅貫中确實沒有考慮到,廖化的年齡問題。經他這麼一改,廖化從黃巾餘黨出場,到蜀國滅亡去世,幾乎經曆了整個三國時代,也長壽得太誇張了。

不過,小說隻是小說,允許筆誤的出現,這點也不用過多深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