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第三天安排去南江大峽谷,出發前,做了些功課,據介紹,南江大峽谷屬喀斯特岩溶地區,形成了以峽谷、瀑布、溶洞、奇峰為主的自然資源景觀,集奇、險、雄、秀、野、幽為一體,距貴陽市中心區49公裡。
在我的心目中,峽谷者,天呈一線,徑容一人,峰回路轉,曲徑通幽,觸目山石壁立,古藤纏繞,時有流泉飛瀑,鳴禽啾啾,走在光線晦明變換的小徑上,吮吸着潮濕的泥土氣息和叫不上名字的花草的氣息,會有一種微醺的感覺。貴州,喀斯特地貌,山形定是鬼斧神工般奇峻,草木亦會出乎尋常的繁茂,一定會比家鄉的峽谷更為誘人,想到這裡,心中不免湧上些許沖動。
路上,導遊反複遊說我們到南江大峽谷一定要體驗一下漂流的滋味,漂流?沒體驗過的人一定會覺得新奇刺激,記得有一次,暑期組織“學生幹部夏令營”,在漢江的支流岚河漂流,四五個人一個橡皮舟,當地水手操控小舟,河面較寬,水流不甚湍急,乘舟水上行罷了,學生們不甘安穩,小舟之間打起了水仗,竟然不顧長幼尊卑,向老師和領導發起了“進攻”,瞬時間,老師斯文不見,渾身水洗,被迫還擊,忘了年紀。登岸以後,望着彼此濕漉漉的衣衫,頗感滑稽,那種印象至今清晰。這回單位出來,還是安全第一,少一些橫生枝節,就少一些突發意外,免了!
兩岸聳峙的山崖夾着一條江水,因山相距較遠,遠非我意中的峽谷。為了顯示山勢險峻,無路可行,景區專門安排了一段水路,乘船經800餘米通過喇叭口,我們坐在燃油動力船上,和那些兩人一個橡皮舟的漂流隊伍擠擠挨挨地前行。橡皮舟當然擠不過“鐵家夥”,漂流者心情叵測,潑水向我們襲來,我們沒有準備,很多人手中還拿着相機,隻顧了保護鏡頭了,哪有還手之力?
離船登岸,沿着山間小徑和人工棧道一路前行,植被不錯,許多樹木竟從岩石的罅隙中頑強的生長,形成一種石包樹的奇觀。沿途不時閃過标牌,寫着“象鼻瀑布”“ 鴛鴦瀑布”等字樣,卻不見流水的影子,都是數十年一遇大旱鬧的,人算不如天算。“金鐘瀑布”狀若覆鐘,有三十餘米高,據說是國内最大的鈣華瀑布,因水中含有大量的鈣質,在水流中鈣質漸漸沉澱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石頭的瀑布。
我們要步行五六公裡前往索道站,乘索道登上山頂,然後坐景區班車返回景區入口停車場。是日,氣溫三十多度,在濕度很大的山中前行,汗憋在體内,滋味絕難言表。
一路走走停停,間或探出頭去,打量山澗中漂流的人們:江水湍急,怪石嶙峋,一葉扁舟,兩個着橙色救生衣的遊人揮舞着船槳,水流緩時,一派悠然;水流急處,舟行似箭。
看到這裡我心生豔羨,有些後悔,當教師久了,人也“滞”了,求穩怕亂還振振有詞,不僅自己少了人生樂趣,也難保不會使下一代染上暮氣。唉,誤人誤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