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民樂裡面最好學的樂器

民樂裡面最好學的樂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8 06:09:28

民樂裡面最好學的樂器(皖派民樂如何敲開少年的心門)1

民樂愛好者在演奏。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供圖

女孩身着傳統服飾,左右手各持一根輕巧的琴竹,一彈一撥,一滑一揉,雙手配合行雲流水,在揚琴的琴弦上奏出《離騷》《雨打芭蕉》《雲雀》等樂曲,音律動聽悠揚,時而似流水潺潺,時而好比綿綿細雨。

這是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主辦、徽府樂坊承辦的安徽省第五屆“金杜鵑獎”民族器樂展演活動。

在展演現場,記者注意到,700餘名參加展演的民樂愛好者都是年輕人和孩子。他們調弄着自己的“寶貝”,緊張地準備着上台。這些樂器既有大衆熟悉的二胡、古琴、古筝、葫蘆絲、琵琶,也有箜篌、柳琴、笙、巴烏、洞箫等。

這個連續開展5年的展演品牌旨在搭建民樂展示、交流、促進平台,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承和普及民族器樂。

學會品味民樂裡的人生百味

“二胡雖然隻有兩根弦,但能演奏的曲目風格非常多,真正用心演奏時,你會發現,琴聲酷似人生——不同曲調,高低起伏,遠近悠揚,韻味十足。”5歲開始學琴的段揚帆是天津音樂學院民樂系二胡專業研二學生,她這樣形容自己的拉琴感受。

“民族管弦樂器有獨特魅力,像琵琶、二胡、柳琴、唢呐等樂器的音色在西洋樂器中很少能聽到。”吳家寶舉例說,自己和好友在皖南旅途中創作的原創音樂《風》,就巧妙融合了吉他、二胡、琵琶等樂器,奏出别樣韻味,把“看不見摸不着的風”這一意象表達出來。

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國家一級演奏員吳家寶是滁州鳳陽縣人。

皖北柳琴戲起源于乾隆年間,起初是手藝人沿街乞讨的絕活。上世紀70年代,他每年暑期前往位于皖北的宿州市,跟着師傅學習皖北柳琴技藝。随着閱曆增長,吳家寶漸漸體會到老祖宗的音樂智慧,也學會敬畏民間音樂文化。從事民樂教學30多年的他覺得,手中的柳琴和人生閱曆有了某種關聯,琴裡彈出的,就是人生百味。

他習慣攜琴匣酒囊,約三五好友,行走山水之間。在宣城泾縣桃花潭邊,他即興改編了李白的詩作《贈汪倫》,彈唱富有彈性的琴音和曲調;在伊斯坦布爾的機場轉機時,他和土耳其的音樂家一起即興彈奏各自國家的音樂,雖然語言不通,但琴音融洽和諧。在世界各地,他撥弄琴弦随心而唱的那一刻,民樂藝術與生活融為一體。

民樂是個寶,但怎麼讓當代孩子把這個寶揣在懷裡?讓青少年接受并愛上傳統民樂,是傳承人吳家寶們的一大考題。

傳統民樂遇上徽文化和新媒體

“民樂的爆發力不可小觑。”本次展演評委、安徽藝術學院音樂舞蹈系黨總支副書記李傳興教授拿竹笛、二胡舉例,隻要是音域之内的曲目,西洋樂器能演奏的,用民樂同樣能展現出超乎想象的水準。

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是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下轄的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省級學術性團體,成立已有20個年頭,在全省範圍擁有400多名會員,包含音樂教師、演奏家、民樂愛好者、教學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等群體,大家彙聚對傳統民樂的熱愛和追求。

“民樂相比流行音樂‘根底’較薄弱,将民樂與流行元素相融合,刺激聽衆的聽覺,引發年輕群體共鳴和認可。”通過實踐,25歲的範亞男嘗試用古筝演奏《這世界那麼多人》《蘭亭序》《煙花易冷》等流行音樂,并拍攝視頻上傳,她覺得,“跨界”演奏打開了民樂“新大門”。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根。中國傳統音樂的背後大多蘊含曆史故事。當一門樂器流傳到一個地方,必然會和當地文化産生交融。我們将徽文化的内涵底蘊和民樂相結合,打撈文化。”吳家寶說。

從黃山休甯縣走出去的汪昱庭在琵琶領域頗有建樹,剛柔并濟、典雅質樸的藝術風格受人喜愛。該學會于2020年成立汪昱庭琵琶研究會,組織專人推廣和傳承琵琶藝術。

“劉氏三傑”之一的劉北茂是當代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他1958年借調至安徽傳習二胡文化,培養了一批安徽本土演奏家,并創作《小花鼓》《黃山觀瀑》等作品。為此,吳家寶帶領會員研究劉北茂作品和徽文化的關系,和其後人一起收集資料,策劃搭建展館。

在吳家寶的工作計劃裡,還将尋根遺落在民間的帶有安徽地域特色的竹笛、唢呐、揚琴、古琴等技藝,為“皖派民樂”的傳承奠定基礎。

讓“皖派民樂”走進更多青少年内心

“有些小朋友存在基礎不牢的情況,但總體表現情況較好,如今,古筝、古琴教育水平有所提升。”李傳興說,民樂展演就是傳承平台,讓家長、孩子對民族器樂有全新認識,讓老師對青年演奏水平和民樂教育現狀有所把握,發現更多優秀苗子。呼籲專業院校、民間團體都來參加展演,讓年輕人養成文化自信:“原來我們的傳統民樂這麼棒!”

李傳興坦言,民族器樂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冷門”樂器如箜篌的教師大多是兼職。因此,培訓機構的規範化和師資隊伍的專業化都需要加強。他建議,基層教育部門要利用“課後三點半”雙減課堂,政府、學校、行業協會聯動,将民樂師資下沉到中小學校園。

小學三年級男生吳一凡身穿淺藍色漢服完成了古筝演奏。母親葉小翠回憶,兒子幼兒園畢業後,他們本想讓他學一門西洋樂器。吳一凡在一個月内試了4種樂器,最終,孩子自己選擇了古筝。

學琴過程中,吳一凡遇到很多挫折。學琴很苦,初學時,他經常一個人哭,哭完以後一練就是一個下午。有一天早晨,葉小翠還沒起床,兒子卻早已起來練習,硬是把一首難曲子給突破了。

葉小翠觀察到,學了古筝後,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和大方”了。

2020年,學會聯合安徽廣播電視台等單位制作《國樂有傳人》節目,推廣揚琴、竹笛、古琴等樂器。曾多次在國外交流演出的吳家寶也注意到,中國傳統音樂在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的校園中頗受歡迎,這也堅定了他進校園推廣民樂的決心。

他說,未來将組織開展“非遺公益行——國樂進校園”活動,打造可複制的民樂理論普及、系統培訓等項目。同時,構建第三方藝術素養教育評價體系,形成一整套學習閉環。

這些年,該學會廣泛搭建線上平台增加體驗互動,彌補師資不足問題。但“老師如何上好一堂課”成為新痛點。

吳家寶指出,科學、系統的民樂普及教育,急需标準化的教材體系。“老師通過教材了解每門樂器的教學計劃、内容重難點,進而在第一節課時,一上台一張嘴,就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教學用具也要改良。吳家寶舉例,傳統的琵琶和揚琴較重,不适合小學生使用,學會聯合知名樂器生産廠家,研發适合小學生演奏的教學用具。

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惠龍出生于上海一個音樂世家,師從南方笛派代表人物陸春齡。他上世紀70年代來到安徽省歌舞劇院工作,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民樂技術、教材、師資的發展,一生傾注于笛子演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民樂教材都是教師人工編寫,能拿到油印譜練習,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每當我帶着民族樂器參加國際活動時,民族自豪感湧上心頭!”

“記得組織第一屆展演時,報名人數不到100個,很多孩子音準、節奏都有問題。重視民樂,發揚民樂,這份責任不僅是老一輩人的,更要落在青年一代的肩膀上。”5年來,他看着一茬茬青少年走向專業院校,讓他備感欣慰。他介紹,學會同仁推進“雙百”戰略,即打造100部原創民樂作品,培養100位青年民樂人才。

陳惠龍說,目前,民樂教學主陣地集中在專業音樂學院、師範類院校的音樂系(學院)、職業院校,民間教學還是口傳心授的傳統方法。同時,一些中小學校設有教西樂和聲樂的管弦樂團,鮮有民族器樂團,當務之急是抓好普及和通識教育。“民樂傳承,必須從娃娃抓起,因為這是咱中國人自己的文化!”他激動地表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國強,李晗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