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古詩三首
教學目标
1、引導學生通過反複朗讀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了解詩句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學習的能力。
3、欣賞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誦課文,理解詩句及整首詩的大意。
2、用自己的話寫一寫詩句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時的感情。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内容:《浪淘沙》
教學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使學生感受到黃河磅礴的氣勢,體會詩人對田園牧歌生活的向往之情。
3、激發學生對黃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播放歌曲《浪淘沙》,引入課題。
2、闆書課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朗讀詩文,理解詩意
1、回顧古詩的學習方法。(課件出示)
解詩題,知作者——誦古詩——抓字眼,
明詩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 釋題:題目“浪淘沙”怎樣理解?
《浪淘沙》是由九首詩歌構成的一組詩,這裡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後又用為詞牌。
3、指導學生将古詩讀正确、流利。
4、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
①九曲:彎曲,形容黃河彎彎曲曲的樣子。
②浪濤風簸:波浪滔天,大風颠動。
③天涯:天邊。
④直上:一直到達。
5、學習生字“颠”“涯”。
6、自由朗讀古詩,結合注釋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詩意。
7、結合重點詞語說說古詩大意。體會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8、小組合作交流,理解詩句意思。
(1)抽生說說“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颠自天涯”的意思。
彎彎曲曲的黃河攜帶着萬裡泥沙,波濤滾滾好像自天邊而來。
(2)抽生說說“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的意思。
黃河直上九天銀河,一起走進牛郎織女的家。
9、圖文結合理解古詩意思。
10、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11、說說這首詩是怎樣寫出黃河的雄偉氣勢的。
12、小結:可以用什麼詞語來概括黃河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氣勢雄偉、氣勢磅礴、氣吞山河、一瀉千裡)
13、背誦這首詩。
三、總結拓展
1、播放有關黃河的視頻,體會黃河的雄偉氣勢,感受作者對田園牧歌生活的向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麼,心情怎麼樣?有什麼話要說嗎?
第二課時
教學内容:《江南春》《書湖陰先生壁》
教學目标
1、讀懂《江南春》和《書湖陰先生壁》,體會詩人感情,感受古詩意境。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劉禹錫的《浪淘沙》。
2、談話導入新課。
二、學習《江南春》
1、闆書課題,釋題。
詩題“江南春”: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绮麗景色。
2、簡介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3、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古詩。注意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4、結合注釋理解重點詞語“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5、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大意。
春天的江南,處處黃莺鳴叫,綠葉中映着紅花,河邊村莊,山邊城郭,酒旗随風搖動。
南朝以來所建的許許多多座寺廟,又多少樓台籠罩在迷蒙的煙雨裡!
三、學習《書湖陰先生壁》
1、抽生背誦前兩首詩。
2、闆書課題,解題,簡介作者。
《書湖陰先生壁》是作者訪問朋友湖陰先生,被湖陰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圍清新環境所吸引而寫下的詩,并将它題寫在湖陰先生的牆壁上。
“書……壁”,即題寫在牆壁上的詩。
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
3、自由朗讀課文。
4、結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5、同桌之間互相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
6、檢查學生理解詩句的情況。
長掃:即常掃,指經常打掃。
畦:這裡指種有花木的一塊塊排列整齊的土地周圍有土埂圍着。
一水護田:指一條小河環繞田野流過。
兩山排闼送青來:排,推的意思;闼,指門。這句采用拟人手法,說兩座青山推開院門,送來莽莽青翠。
7、和老師一起來說說詩句的大意:
茅屋檐下經常打掃得幹淨,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親手栽種的。一溪流水環繞着綠油油的農田,兩座青山破門而入送來了莽莽青翠。
8、想一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江南春天的特點?
9、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0、背誦這兩首詩。默寫《江南春》。
三、總結拓展
1、本課三首詩都是描寫的祖國山河的美麗景色,黃河磅礴氣勢,江南春色美麗,鄉村青山綠水,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努力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2、課外收集描寫自然風光的詩,讀一讀,背一背,積累下來。
18 隻有一個地球
教學目标
1、學會生字詞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語句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内容。
2、理解 “隻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結合關鍵語句了解課文講了幾個方面的内容。
4、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确、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體會地球的美麗與渺小。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明白應該怎樣對待地球。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關于地球,你知道些什麼?怎麼知道的?
2、出示地球圖:這就是咱們腳下的地球。我們人類的生活、生存都離不開地球,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
3、出示課題,讀題,理解課題:“為什麼說隻有一個地球?”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新詞。
2、學習生字新詞
(1)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自由朗讀。
(2)抽生認讀生字,正音。
(3)同桌互讀,口頭組詞。
(4)全班齊讀。
(5)觀察字形,識記生字。
(6)熟讀帶生字的詞語和四字詞語。
(7)區别形近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地球的?
(1)抓住關鍵句來理解。
(2)組成四人學習小組,小組内交流答案。
(3)抽生回答:文章主要是從四個方面來介紹地球的?
a.地球的美麗——“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b.地球的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c.地球資源有限——“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d.地球是唯一的,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其他星球——“隻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别無去處。”
2、感受地球的美麗與渺小。
(1)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含義。
(2)理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這句話的意思。
(3)小練習: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
①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列數字)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較)
3、概括大意,初解課題。
(1)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主要内容。
(2)聯系主要内容,讨論交流:為什麼課題說“隻有一個地球”?
(3)師生合作,概括課文内容。
四、總結拓展
1、通過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美麗壯觀的外觀,但同茫茫宇宙相比又顯得非常渺小。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它被破壞,人類根本無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這些認識,作者在文章中向人類發出了呼籲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态環境。
2、課後搜集更多關于地球的資料,了解全球生态環境的現狀,感受地球面臨的巨大危機。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抽生認讀生字詞語。
2、齊讀課文。
3、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
二、繼續學文,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内容
1、抽生朗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宇航員在太空看到地球時發出什麼感歎?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自豪、擔憂)
3、自由朗讀課文第3—4自然段,進一步感悟地球的“可愛”。
(1)地球用哪些資源養育了人類?(自然資源——礦産、水、土地、生物)
(2)文中哪句話生動地寫出了地球的慷慨無私?
(“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産資源。”)
(3)自然資源是無窮無盡的嗎?課文在說明這一點時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4、小結:
地球為人類提供了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産資源等各種資源,它是多麼無私啊!地球真是太可愛了。
5、讨論交流: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感受地球是“容易破碎”的,領悟“憂慮”之情。
(1)提問: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找出相關語句。
(2)學生交流關鍵字詞,感受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及嚴重後果。
(不加節制、枯竭、随意毀壞、不顧後果、濫用、生态災難、嚴重的威脅。)
6、從“目前人類無法移居”感悟“隻有一個地球”。
(1)學生自讀第5—7自然段,讨論“人類為什麼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2)結合相關句子,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
(3)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精心保護)
(4)結合全文理解宇航員的感歎“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5)學生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深入體會課題的含義。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拓展延伸
1、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畫一幅環保宣傳畫,配上一句環保宣傳語。
3、學了這篇課文,聯系我們身邊的實際,說說我們應該怎麼保護地球?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19 三黑和土地
教學目标
1、朗讀詩歌,在朗讀中品味詩歌直白質樸的語言特色。
2、理清思路,把握詩歌的主要内容。
3、體會農民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土地後的喜悅心情。
4、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對腳下的土地的感受。
教學重點
品味詩歌直白質樸的語言特色,體會詩歌巧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和對比的寫法來展現人物的喜悅心情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感受三黑這個典型的淳樸的農民形象,體會他對土地的熱愛之情和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土地後的喜悅心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激趣,引入文本。
同學們,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是我們出生、成長的地方,它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切,隻為了給我們提供衣食所需。離開了這片土地,我們将舉步維艱、難以繼日。三黑深愛着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當他真正擁有這片土地的時候,他不僅滿懷喜悅,而且憧憬着未來,通過辛勤的勞動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三黑和土地》。
2、出示課題,釋題。
“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賴以生存的支柱;這首詩主要寫了三黑和土地的關系,展現了三黑對自己腳下的土地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句話。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字詞。
4、抽生分小節朗讀,正音。
5、同桌互讀,邊朗讀邊想象作者所描繪的畫面,感受三黑對土地的熱愛之情。
6、全班齊讀。思考:
(1)這首詩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詩歌可以分為幾部分?請給每部分概括一個小标題。
第一部分(第1—3節):寫農民真正擁有了土地後異常歡喜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4—8節):寫三黑翻地耙地,同時欣賞着自己的土地和勞作。
第三部分(第9—12節):以蝈蝈兒為線索,把三黑小時候和現在的生活、心情進行了對比。
第四部分(第13—14節):寫三黑的打算。
第五部分(第15節):結束全詩,點明中心——翻身的人兒心裡真甜。
小标題:
(1) 獲得土地,異常歡喜;
(2) 翻地耙地,愉快勞作;
(3) 今昔對比,變化巨大;
(4) 熱愛土地,憧憬未來;
(5) 翻身做主,心情甜蜜。
三、再讀課文,深入分析
1、詩歌塑造了三黑怎樣的人物形象?讀讀最能打動你的地方。
2、你最喜歡詩歌的哪些語句?找出來認真讀一讀,然後與同桌分享。
3、小組讨論:這篇課文表達了三黑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4、說一說,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5、默讀詩歌第1—3節,思考:哪節詩清楚地告訴我們農民與土地的關系?
(1)師生共同品讀第1節詩。
(2)理解“農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的含義。
(3)你從第1節詩中的“一……就”中體會到了什麼?
(4)學生反複品讀第2、3節詩,感受農民有了土地後的歡喜心情。
6、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4—8小節,感受三黑對待土地和勞作的态度。
(1)讀一讀,想一想,理解句子,在小組交流。
①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婦女們剛梳的頭。
②這麼松散的地,/簡直是一張軟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滾,/想在上面躺一躺。
③這麼好的床,/麥籽兒躺下去挺舒服,/就想發芽,/趕緊鑽出來吸些雨露。
7、學習第9—12小節,感受三黑現在與以往的不同。
8、學習課文第13—15小節,升華情感。
(1)讀文思考:有了土地後的三黑又有啥打算呢?
(跟人合夥,種好莊稼,收獲更多。買毛驢、送公糧,馱着老伴看閨女、上東莊。)
(2)你從三黑的打算中感受到了什麼?
(3)理解“翻身的人兒心裡真甜”這句話。
9、教師總結,深化主題。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内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摘抄自己喜歡的詩句,豐富積累。
4、學了本文後,你有什麼收獲?
20 青山不老
教學目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3、理解課題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語言背後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課題“青山不老”的含義,理解文章主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湧現出許多偉大的人物,還有的平凡中透着偉大。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守護青山的81歲的山野老農,用平凡的人生書寫着不平凡的故事。
2、闆書課題,提問:青山是沒有生命的,為什麼說它“不老”?
3、帶着問題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确。
2、圈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3、帶着問題去讀: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迹?這一奇迹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創造的?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從哪裡看出老人已經很老了?
三、研讀課文,感受青山之美,環境之惡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說說課文各部分分别寫了什麼。
(1)第1自然段是寫景,引入故事的講述。
(2)第2自然段寫的是山溝所處的大環境。
(3)第3自然段寫的是院子裡的小環境。
(4)第4自然段寫的是講述了造林的成就。
(5)第5自然段寫的是到溝裡去看樹以及老人說的話。
(6)第6自然段是寫道别時看到的情景和感想。
(7)第7自然段是點題,抒發情感。
3、理解“15年創造的奇迹”,感受艱辛與偉大。
4、聚焦老人的精神,領悟“青山不老”。
(1)看:看一看老人種的樹,找出描寫樹的詞句,談談感受。
(2)聽:聽一聽老人說的話,感受他對土地的熱愛。
(3)找:找一找作者的評價,理解“另一種東西”。
(4)議:議一議作者的領悟,體會“青山不老”的含義。
5、你覺得這是一位什麼樣的老人?你讀了有什麼感受?
6、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環境的險惡?
7、你怎麼理解“山川共存,日月同輝”的意思?
8、老人怎樣實現自身的價值?“另一種東西”是什麼呢?
9、小結。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81歲高齡的老人數十年如一日,在荒漠地帶創造了一片綠洲,讓我們帶着驚喜、敬佩、贊美的語氣來讀一讀老人創造的奇迹。
五、總結拓展
1、這位老人無私奉獻,造福人類,用他那勤勞的雙手改造山林,綠化家園,我們也要像他那樣熱愛地球,熱愛家園,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2、你想對老人說點什麼?還想對别人說點什麼?
3、學了課文以後你有什麼收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