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部編初中語文必背古詩

部編初中語文必背古詩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09:16:53

部編初中語文必背古詩?1.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部編初中語文必背古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部編初中語文必背古詩(部編本初中語文的24個古詩詞典故)1

部編初中語文必背古詩

1.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典故】歸雁:源自“雁足傳書”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朝廷據此通過外交途徑把他接了回來。

2.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将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典故】銅雀:即銅雀台。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臨漳縣)建造的一座樓台,樓頂立有大銅雀,台上住姬妾歌妓。相傳曹操消滅袁紹兄弟後,夜宿邺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決意建銅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3.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典故】子規:又叫杜鵑,布谷鳥的别稱。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号望帝,後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啼聲如“不如歸去”。這可能是前人因為聽得杜鵑鳴聲凄苦,臆想出來的故事。

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典故】八百裡:據《世說新語》載,晉王恺有牛名”八百裡駁”,十分珍視。王濟指牛作賭注,與王恺比射,王濟獲勝,殺牛作炙。後人即以“八百裡”指牛。 的盧:一種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相傳劉備曾在荊州遭敵将追殺,乘的盧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躍三丈,脫離險境。霹靂:指雷聲,此處比喻射箭時的弓弦聲。語出《北史·長孫晟傳》:“突厥之内,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

5.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典故】燕然:燕然山,即現在蒙古國境内杭愛山,代指邊防前線。《後漢書·窦憲傳》: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裡,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

6.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典故】《後庭花》: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歌詞極其绮豔輕蕩。當年隋兵陳師江 北,可一江之隔的南唐陳皇帝陳叔寶依舊沉溺聲色,終于被俘亡國。因此,《玉樹後庭花》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

7.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典故】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戰國時荊轲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衆人送至易水邊,高漸離擊築,荊轲和樂慷慨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黃金台:相傳是戰國燕昭王所築,置千金于台上。

8.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典故】送酒:化用有關陶淵明的典故。

9.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尚思為國戍輪台。

【典故】輪台:古地名,在新疆輪台南,漢王朝曾在這裡駐兵屯守,這裡代指邊關。

10.春夜洛城聞笛

此夜曲中聞折柳

【典故】《折楊柳》:漢代樂府名,内容多叙離别之情

11.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典故】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黃金台,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造的.

12.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典故】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漢文帝接見賈誼,“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

13.野望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典故】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14.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典故】黃鶴樓:三國吳黃武二年修建。為古代名樓,舊址在湖北武昌黃鶴矶上,俯見大江,面對大江彼岸的龜山。昔人:傳說古代有一位名叫費祎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縣西南,根據後漢書記載,漢黃祖擔任江夏太守時,在此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鹦鹉,故稱鹦鹉洲。

15.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裡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典故】我報路長嗟日暮:路長,隐括屈原《離騷》:“路曼曼其修遠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學詩謾有驚人句:隐括杜甫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九萬裡:《莊子·逍遙遊》中說大鵬乘風飛上九萬裡高空。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喻飛動。吹取:吹得。三山:《史記·封禅書》記載: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見,但乘船前往,臨近時就被風吹開,終無人能到。蓬萊,又稱蓬壺。

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典故】三秦:指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把秦故地分封給秦國三名降将,故稱“三秦”。

17.行路難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典故】垂釣坐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今陝西寶雞市東南)垂釣。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合用這兩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于偶然。長風破浪:比喻實現政治理想。據《宋書·宗悫傳》載:宗悫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裡浪”

18.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典故】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19.無題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典故】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指仙境。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信的鳥,後為信使的代稱。

20.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随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鬓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典故】孫郎: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這裡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将如吳,親乘馬射虎于淩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朝廷何日派遣馮唐去雲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太守。他愛惜士卒,優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衆。後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後,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帶着傳達聖旨的符節)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雲中郡太守。蘇轼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指侵掠,這裡引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雲:“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将,主侵掠。”詞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