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03:21:35

專注水産适用技術,奉獻實用養魚信息!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1

在水體中的生物中,那些自身完全沒有移動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動,而是浮遊在水中生活,這類生物總稱為浮遊生物,主要分為浮遊動物及浮遊植物。浮遊動物同浮遊植物一樣都是魚類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餌料。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2

一、浮遊生物

水中浮遊生物包括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某些浮遊動物(比如輪蟲)還是有些種類水花魚苗的開口餌料水中浮遊植物多的原因大多是池塘的水體比較肥,細菌、有機碎屑(底部飼料殘餌)豐富而形成。一般魚類在幼魚階段都以浮遊生物為主要食料,人工餌料次之。浮遊植物是鲢魚類的天然餌料鳙魚類終生都濾食浮遊動物

培水調水工作做的好的池塘,浮遊動物對細菌的攝食量會等于或高于細菌生産量,可以明顯降低魚類的生物性傳染病。水域中天然生長和通過施肥培育的浮遊生物是魚蝦的極好天然餌料。浮遊植物和浮遊生物相輔相成良好的水體生态系統是兩者有之為好。也就是說,水肥哺育了浮遊植物,浮遊植物哺育了浮遊動物,浮遊生物哺育了魚類

浮遊生物漂浮于水中生活,個體微小,浮遊植物在水中以"水色"的形态展現出來,浮遊植物和小型浮遊動物一般肉眼難以看到或識别,隻有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清楚。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3

二、浮遊植物

浮遊植物是自然水體中的原始生産者,它吸收水域中的氮、磷、鉀等營養素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得以大量繁殖并産生大量氧氣,成為水域中最基本的餌料資源。通常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含量高的水域,浮遊植物生物量高,魚蝦産量也高。

浮遊植物種類很多,主要有藍藻、隐藻、甲藻、金藻、黃藻、矽藻、裸藻和綠藻等。作為天然餌料,不同種類的浮遊植物的餌料價值是不相同的。由于很多魚類(比如鲢魚)不能消化纖維質、果膠質和幾丁質等,因而很難利用如大部分藍藻、細胞衰老的綠藻、裸藻等。能較好地消化利用如金藻、隐藻、矽藻和部分甲藻、黃藻、綠藻、裸藻、藍藻等。一般隐藻、甲藻、矽藻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其次是綠藻、裸藻、金藻、黃藻等,而藍藻較差,但藍藻中少數種類如螺旋魚腥藻和拟魚腥藻的蛋白質含量高,魚類也易于消化。

浮遊植物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正面的。它們是水體的初級生産者,不但要為魚類直接和間接提供天然活餌料,而且還是水體溶氧的主要制造者(占溶氧來源的80%-90%)。但有些種類,如藍藻和小三毛金藻形成優勢種群時,使水質具有毒性,并制約其他藻類生長、繁殖,同時産氧力差;裸藻形成優勢種群時,自身大量死亡後形成一層黃鏽色膜,覆蓋水面遮光、隔氣造成缺氧等。

浮遊植物不但有季節性變化,而且還受光照、風力和水的運動影響而有水平、垂直和晝夜變化。浮遊植物光合作用一般主要發生于水體上層,而以透明度一半的水層生産力最高。浮遊植物在不同季節形成不同的優勢種群。一般春秋兩季适合隐藻、矽藻、金藻、黃藻生長,其中隐藻在其他季節也能生長。而以隐藻和矽藻優勢(水華)為多,水呈茶褐色或綠褐色,魚類生長快;而夏季适合藍藻、綠藻和裸藻生長,它們往往各自形成優勢,水呈藍綠色或深綠色,魚類受其影響很大。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4

三、浮遊動物

浮遊動物是一類經常在水中浮遊,本身不能制造有機物的異養型無脊椎動物和脊索動物幼體的總稱,浮遊動物主要以浮遊植物和有機碎屑為食,是水域中的消費者。它的個體要比浮遊植物大得多,但一般不超過5毫米。不少種類除主營浮遊生活外,都能兼營底栖生活。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5

浮遊動物主要的類别有原生動物、輪蟲類、枝角類和桡足類等。它的大小依次分别為:小于02毫米,0.2-0.6毫米,0.3-3毫米和5-5毫米。輪蟲類和原生動物是草魚、鲢魚、鳙魚、鯉魚、鲫魚、鳊魚和團頭鲂等多種魚類的魚苗天然開口活餌料。有些個别種類比如泥鳅、黃颡魚的水花還必須有輪蟲的存在,才能有較好的育苗效果,這也是我們認為泥鳅、黃颡魚的水花育苗的難度所在之處

由于浮遊動物适溫多在18℃-28℃之間,往往春末夏初數量明顯增長,易于形成優勢,其次是秋季數量較多;而夏季高溫,并不适合浮遊動物生長、繁殖,生物量相對較少。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6

四、浮遊動物的生态作用

從生物角度而言,浮遊動物攝食同時也會減少池塘有機物碎屑和細菌的數量。細菌是浮遊動物的重要餌料來源,它可以吃掉很多病菌甚至有些蟲卵(比如錨頭鳋卵體),對魚病預防有一定的作用。

在養殖池塘中,浮遊動物對浮遊植物的攝食會幹擾水體水華的暴發(比如藍藻水花),對水體的清潔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缺少浮遊動物,浮遊植物(如藍、綠藻)容易繁殖過盛,會造成諸如高溫時節的藍藻泛濫,從而影響水質的惡化,是養魚人最棘手的難題。因此,水體浮遊動物數量大時,水質就不會富營養化。

也就是說,浮遊動物含量多的水體,魚類發病的概率小得多,水體也不容易過度肥沃,不能夠認為浮遊動物多了就不好,隻是我們要适度控制它的量。對待浮遊動物,應該堅持浮遊動物必須有但不能多的原則,才能保持池塘水質的藻類不會泛濫成災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7

五、浮遊動物的弊端

世界萬物均有利也必有弊的兩面性,浮遊動物不能太多,多了将影響水體藻類的數量,可能打斷水體的氮循環,導緻水體亞硝酸鹽或者氨氮升高。還有,浮遊動物不象浮遊植物利用光合作用那樣生産氧氣,浮遊動物隻耗氧不增氧是唯一的一個缺點。

如果浮遊動物繁育過盛,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蟲子"過多了,不利于魚苗前期生長,還會影響水中溶解氧減少,水中欠缺浮遊植物存量,易造成水體清瘦,滋生青苔或水草,形成水中藻相失衡。此時,可施用殺蟲藥将浮遊動物适度控制即可,不應或不必全部滅絕,意即要保留一部份浮遊動物,水體生态系統才能平衡。使用0.5克/立方米敵百蟲的劑量可以達到控制浮遊動物占比的效果,通常情況下,這個濃度可以隻殺死一部份而控制存餘一定的量,注意:是控制不是滅絕,數天後水質即可恢複。

如果浮遊動物在池塘商品魚養殖中形成優勢種群,極易引起缺氧翻塘死魚,可用殺蟲劑殺滅,比如使用1克/立方米敵百蟲的劑量滅絕或适當增加鳙魚放養量等措施來應對解決。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8

六、浮遊生物的培養

一般在水花魚苗下池前的"培肥育水"工作,目前很盛行,常在下苗前7-10天(因季節溫度不同而有異)關水施肥。在池塘施肥培養浮遊生物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掌握好調控時間,使培養出的浮遊生物正好、恰好适合于幼魚階段吃食的需要。 根據浮遊動物對魚類和水環境的影響及其生活規律,進行人工利用與調節。如春季适時通過施用綠肥和糞肥培育原生動物和輪蟲,4-5天後形成輪蟲高峰期,魚苗适時下塘培育;7-10天後枝角類和桡足類大量出現,夏花适時下塘,進行魚(苗)種培育等。

根據浮遊生物的生長規律,預計在下苗時剛好有豐富的微型開口餌料供食,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并存最好,最理想的開口餌料非輪蟲莫屬。在下苗10天後,魚蝦也長至烏仔以上(2厘米左右)規格了,此時剛好也是浮遊動物生長的旺期,烏仔以上規格的魚蝦此時也特别喜食浮遊動物,此時,可見魚群追擊尋覓浮遊動物群落而吃食,可視情況可以減料或停料投喂,目的是讓魚蝦多吃這些營養豐富的天然餌料,并且,魚蝦在短期内長勢非常迅速,成品魚(比如鯉、鲫等)也會吃食營養豐富的浮遊動物。

水産養殖和藻類的關系(水産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9

綜上,對于魚蝦蟹等水生動物而言,每一個浮遊生物就是一個營養素平衡的飼料,對魚蝦(特别是苗種)的健康發育、健康生長起到人工飼料不可比拟的作用。我們平常說的"養魚先養水"也包含有培育浮遊生物的含義,有了恰當的浮遊生物含量,水好魚就好,是我們養魚人追求的終極目标。

水産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更多精彩内容敬請關注頭條号@漁人劉文俊,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内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