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養螞蚱技術指導

養螞蚱技術指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12:12:56

蝗蟲俗稱“螞蚱”,螞蚱是一種食性昆蟲。螞蚱的體色有綠色和褐色,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螞蚱可以怎麼養。下倆學習啦小編就帶你們去看一下螞蚱怎麼養吧。

養螞蚱技術指導(螞蚱的養殖方法)1

養殖網圖片由韻涵絲網提供

養螞蚱技術指導(螞蚱的養殖方法)2

養螞蚱技術指導(螞蚱的養殖方法)3

螞蚱的養殖方法

若蟲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歡取食鮮嫩植物,此期蝗蟲非常纖弱,應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時以上,濕度保持15%左右,這種條件下蝗蟲最活躍,喜食,有利于生長。

⑶三齡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時要保證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則影響其正常生長,還會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

⑷保持棚内幹淨,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發生。

蝗蟲是災害性昆蟲

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種養殖業,養殖它一方面可以變害為寶,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蟲的種量,形成了潛在危害。必須對它的養殖進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成規模的養殖,按1畝地養殖為标準,在養殖場地四周應建有半米寬的植物染毒隔離帶,周圍要用鐵絲網做圍欄,并配有農藥噴霧器,殺蝗蟲的農藥有很多種,可以用75%馬拉硫鱗乳油,也可以用2.5%敵殺死等菊酯類殺蟲藥進行殺滅。

養殖戶如果不想對蝗蟲進行養殖,要進行最後一次的滅絕措施。養殖戶不想養殖了,應提前做好準備,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将養殖棚撤掉,待蝗蟲全部出土以後,未成蟲之前,用農藥将其全部殺死,這樣就不會有危害了。養殖戶在秋末之前,決定不在養殖了,必須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蟲沒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農藥殺死,不得讓其在養殖棚内産卵,這樣的措施才能保證根除以後的潛在危害,利于養殖蝗蟲産業的健康發展。

螞蚱的價值

研究價值

蝗蟲的生物學特性與價值:蝗蟲為藥食兩用昆蟲,卵生,屬昆蟲綱直翅目,蝗科。據統計,蝗科共有859種蝗蟲,能入藥供食用的主要有兩種,即東亞飛蝗和中華稻蝗,這兩種蝗蟲營養豐富,肉質松軟、鮮嫩,味美如蝦,據《飛蝗之研究》和《飛蝗的飼料價值》等書介紹,蝗蟲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昆蟲激素等活性物質,并含有維生素A、B、C和磷、鈣、鐵、鋅、錳等微量元素,蝗蟲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還是治病良藥,有暖胃肋陽,健脾消食,祛風止咳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蝗蟲單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療多種疾病,如破傷風、小兒驚風、發熱、平喘、痧脹、鸬鹚瘟,凍瘡,氣管炎和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等。可以十隻煎湯服,或炒存性研末服,五隻/次,凍瘡炒存性研末調香油塗患處。

随着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類餐桌上已由雞鴨魚肉等傳統型轉為綠色野味型,蝗蟲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在香港等地具有“飛蝦”的美稱,是各國人民的喜食佳品,在美國還舉行“昆蟲宴”招待貴賓,其中就有蝗蟲。據報導,有些肥胖和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多趨于食用昆蟲,意欲達到減肥祛病之目的。随之而來的有些國家和地區都相應的興起昆蟲食品。用昆蟲做菜,或制成罐頭、餅幹、雪糕等食品,十分暢銷。

食療價值

蝗科昆蟲中華稻蝗、飛蝗等的蟲體。又稱為蚱蜢。分布于中國華北、華東、中南和四川、陝西、甘肅、台灣等地區。獲得後去翅、足,洗淨,用沸水燙死後食用。 含有高蛋白。是最理想的食品。

[性能]味甘、辛,性溫。能健脾消食,息風止痙,止咳平喘,通絡。

[參考]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鈣、磷、鐵、銅、錳、維生素A、B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虛少食或營養不良;急慢驚風,抽搐痙攣;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喘咳氣急。

[用法]煎湯,炒食,或研末。

[附方]

1、茴香炒飛蝗:蝗蟲30g,小茴香6g。一同放入食油中翻炒,待熟時加食鹽少許炒勻。

本方用蝗蟲健脾消食,小茴香理氣健胃。用于脾虛氣滞,脘腹滿悶脹痛,飲食減少等。

2、蚱蜢散:蝗蟲焙燥,研末。每次服3g,一日3次。

《救生苦海》用酒送服該品,治療破傷風;《本草綱目拾遺》用砂糖和服,治小兒驚風。皆取該品止痙攣,息内風。但均屬治标(緩解症狀)之法,宜與治本對因的藥物配用。

3、蚱蜢鈎藤湯:蝗蟲10隻,鈎藤15g、薄荷葉10g。加水煎服。

源于《百草鏡》。本方取蝗蟲、鈎藤息風止痙,薄荷葉疏散風熱。用于驚風發熱,抽搐痙攣。

螞蚱的生活習性

交配中的蝗蟲

蝗蟲]數量極多,生命力頑強,能栖息在各種場所。在山區、森林、低窪地區、半幹旱區、草原分布最多。

大多數是作物的重要害蟲。在嚴重幹旱時可能會大量爆發,對自然界和人類形成災害。

幼蟲隻能跳躍,成蟲可以飛行,也可以跳躍。大多以植物為食物。

人們常說的螞蚱(少數地方不區分大小都叫螞蚱)隻是蝗蟲的幼蟲,并不是單獨的物種。

另有一種常見昆蟲草蜢,又名蚱蜢,在中國北方也稱螞蚱,屬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蝗科,蚱蜢亞科。俗稱扁擔勾,常易同蝗蟲幼蟲混淆。

植食性。喜歡吃肥厚的葉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

每年夏、秋為繁殖季節,交尾後的雌蝗蟲把産卵管插入10cm 深的土中,再産下約50粒的卵。産卵時,雌蟲會分泌白色的物質形成圓筒形栓狀物,然後再把卵粒産下。

發育時期之二

蝗蟲的發育過程比較複雜(如圖)。它的一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剛由卵孵出的幼蟲沒有翅,能夠跳躍,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隻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這種形态的昆蟲又叫“若蟲”。若蟲逐漸長大,當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長大時,就脫掉原來的外骨胳,這叫蛻皮。若蟲一生要蛻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蛻皮,是1齡,以後每蛻皮一次,增加1齡。3齡以後,翅芽顯著。5齡以後,變成能飛的成蟲。可見,蝗蟲的個體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态。 昆蟲由受精卵發育到成蟲,并且能夠産生後代的整個個體發育史,稱為一個世代。蝗蟲在中國有的地區一年能夠發生夏蝗和秋蝗兩代,因此有兩個時代。在24℃左右, 蝗蟲的卵約21天即可孵化。孵化的若蟲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時其外形和成蟲很像,隻是沒有翅,體色較淡。幼蟲在最初的一、二齡長得更像成蟲,但頭部和身體不成比 例。到了三齡長出翅芽,這是四齡翅芽已很明顯了。五齡時若蟲已将老熟再取食數日就會爬到植物上,身體懸垂而下,靜待一段時間,成蟲即羽化而出。

蝗蟲的一生經曆了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發育時期。

韻涵絲網制品廠生産的螞蚱養殖專用網,網孔和絲徑都通過精細核算,最适合蝗蟲的發育和生長,我廠出産的蝗蟲養殖網,抗紫外線,抗老化,通風透氣性好,蝗蟲成活率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