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方健,2003年獲執業醫師資格證書,2012年獲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崗位證書,2016年榮獲全國科普先鋒稱号,頭條号 藥師方健,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健康領域創作者。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的發病與人們平時的飲食關系十分密切,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長期以往就會導緻高血壓。所以,不少中老年人很注意飲食的鹹淡,其實在調味品中,除食鹽以外,過量食用味精同樣也可引起血壓增高。那麼問題來了,食鹽跟味精,哪個對高血壓危害大?
食鹽對血壓有什麼影響?
鹽攝入過多,則腎髒不能及時将過多的鹽分從體内排除,可導緻體内鈉水潴留,細胞外液量和循環血量将增加,使血壓升高。此外,高鹽本身還可引起交感-
腎上腺-髓質活動增強以及血管内皮和功能受損,NO(一氧化氮)釋放減少,内皮素分泌增加,這些因素均可緻血壓升高。而血壓升高又可以把高鹽飲食導緻的血壓升高作為機體的一種具有自我保護意義的反應,防止過量水分及鹽在體内進一步潴留,最終結果是血壓升高甚至出現高血壓所緻的一系列不良後果,如心腦血管病發病率上升。
味精對血壓有什麼影響?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也含有鈉離子,因此與食鹽升高血壓的機制類似,味精中的鈉離子也可以通過水在體内的潴留來升高血壓。此外,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而谷氨酸是體内一種叫做乙酰膽堿的神經遞質生産原料,一旦味精食用過多,乙酰膽堿會産生更多,而乙酰膽堿有刺激交感神經的作用,進而血壓會随之升高。
食鹽跟味精,哪個對高血壓危害大?
食鹽和味精的共同點都是含有豐富的鈉,而鈉攝入過多會升高血壓,不利于高血壓的預防和控制,限鹽主要目的就是限鈉。所以,鹽和味精攝入過量都是對高血壓有危害的,至于誰危害更大,結合我國居民鹽攝入超标的現狀和全局,總體看來,還是鹽的危害更大。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每10克食鹽中含鈉3931.1毫克。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每10克味精中含鈉816毫克,相當于2克鹽鈉含量。所以說,同樣量的食鹽中的含鈉量遠遠高于味精,所以食鹽對于高血壓的危害還更大,但味精本身不是人體所必需的,如果要少量加點來提鮮的話,也要适當減少鹽的攝入,以免鈉的總攝入量超标,影響血壓控制。因此,為了防治高血壓,味精的攝入量同樣要控制。因此,炒菜時如果加了味精,食鹽用量要進一步減少,否則鈉的總量攝入過多,即使食鹽總量控制好了,火腿腸、肉幹、肉松、鹹菜、鹹肉、蛋類、鹹魚等高鹽食品吃的過多,仍然對血壓控制不利。
#心髒英雄# #清風計劃# @健康真相官 @頭條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