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Simms Taback(西姆斯.塔貝克),美國知名插畫家,喜歡運用多元化素材和镂空挖洞等創作手法,使畫面變得熱鬧非凡。作品曾榮獲上百個美術方面的獎項,并以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有個老婆婆吞了一隻蒼蠅》和Joseph Had a Little Overcoat《約瑟夫有件舊外套》兩度獲得美國凱迪克獎。他常常将自己生活的趣聞融入作品,構思巧妙,增添圖畫中的趣味,使讀者能感受到畫家在作畫時的樂趣。
故事簡介
這是改編自一首美國童謠,講述了有一個老婆婆吞下一隻蒼蠅,然後吞下蜘蛛去捉蒼蠅,吞下鳥兒去捉蜘蛛,吞下……最後吞下馬的時候,肚子脹得越來越大,死了。
繪本賞析
讀封面,在封面上我們可以得到一些信息,比如出版社SCHOLASTIC,獲得的獎項美國凱迪克獎;當然還可以看到這個老婆婆嘴巴裡有一隻蒼蠅。一般人可不會吃蒼蠅,她怎麼會把蒼蠅吃進肚子裡呢?她又該怎麼辦呢?帶着問題我們就開始進入正式繪本閱讀吧!
左圖中的蜘蛛下面文字内容是Dedicated to Peter Neweee, creator of The Hole Book.獻給洞洞書的發明者彼得.紐厄爾(這是一本洞洞書,作者塔貝克将打洞技巧用到極緻,也不忘向洞洞書的發明者緻敬),圖片牛的下面文字内容是The artworks was done using mixed media and collage on kragt paper.本書是用多種材料在牛皮紙上拼貼而成的。(塔貝克用撕紙,拼貼的方法,設計出很多細節,每個翻頁都呈現出熱鬧非凡的場景),左下方狗狗和小鳥嘴巴裡叼着的文字内容就是一些版權說明。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
有一個老婆婆吞下了一隻蒼蠅
(左圖中有各種各樣的蝴蝶,花朵,蒼蠅。作者還很喜歡把一些生活中常見物品帶入作品中,這一頁就出現了報紙。報紙上登的新聞是“老太太吞蒼蠅”)
I don't know why she swallowed the fly,
Perhaps she'll die.
But it's only a fly.
OH,my!
She gulped it out of the sky.
I think I'll cry…
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她會吞下那隻蒼蠅。
這可能會要了她的命。
(小鳥)不過一隻小蒼蠅嘛。
(小狗)天哪!
(小貓)她仰頭一口吞下。
(奶牛)我有點想哭啦。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spider
從前有位老婆婆吞下了一隻蜘蛛
(左圖中除了有蜘蛛,蜘蛛網,也還隐藏着日常生活中小物件,那就是食譜。上面寫着蜘蛛靓湯的食譜,蒼蠅1隻,馬峰1隻,黃蜂2隻,再加蟲蛹1/2隻,先小火煎,再倒入蠕蟲汁,煮開後裝盤……這些細節無不體現着輕松逗樂的純正美國味。)
That wriggled and jiggled and wiggled inside her.
She swallowed the spider to catch the fly.
I don't know why she swallowed the fly.
Perhaps she'll die.
Gone to the by and by.
Sigh.
蜘蛛在她的肚子裡扭呀扭,爬呀爬,撓呀撓。
她吞下蜘蛛去逮蒼蠅。
(小狗)她快要死了。
(小貓)啊!
接下來老婆婆又會吞下什麼動物呢?猜一猜,再繼續看後面的故事吧。
由于整個故事都是不斷重複遞進的情節,我就不依依上圖了。
老婆婆接下來分别吃了鳥,貓,狗,奶牛,馬。這些吃進肚子裡的動物越來越大,作者設計的洞洞也越來越大。當最後老婆婆吃進龐大的馬時,洞洞設計也由原來豎着的變成橫的。可見老婆婆肚子已經大得豎着放不下了,恰好也配合了老婆婆被撐死後躺在地的情節。
故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完了?原本的童謠版本是這樣就結束了。
但作者又别出心裁地給老婆婆立了個碑,還刻着墓志銘“教訓:千萬别吞馬”。這個細節處理立馬讓這個繪本的幽默指數又杠杠地往上長了。
繪本背面還有精心設計。這是一隻蒼蠅引發的故事,所以作者在最後列舉了各種各樣蒼蠅,用貼條标出了它們的學名。看完這個幽默的繪本,還可以學點蒼蠅的知識哦。
繪本拓展
1.學唱童謠(這個繪本相關的音頻還是比較豐富的。有視頻動态版本,裡面各種角色的聲音和表情都演繹地相當生動,孩子看完繪本再配合視頻,一定會樂翻天,還能加強記憶。我自己比較喜歡童謠版,網上可以找到MP3格式。)
2.愛表演的寶寶可以把故事演繹出來,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個真人版彙演。
3.打印老婆婆和動物模闆,把老婆婆貼在紙巾盒或空塑料瓶身,中間開個口,當做老婆婆的肚子或嘴巴,把各種動物塞給老婆婆。當然了,也可以把繪本做個延伸,不光給老婆婆喂這些動物,也可以喂各種水果蔬菜,漢堡包等。如果想給寶寶複習顔色,也可以給老婆婆喂各種顔色的蠟筆,積木等等。如果想複習26個字母,也可以給老婆婆喂字母卡。如果是感恩節期間,也可以給老婆婆喂感恩節應景的食物,讓孩子了解感恩節習俗。還可以把老奶奶換成小寶貝自己,學習there was句型,變成there was a little boy/girl……這些就是舉一反三,各位寶媽自由發揮。
4.故事續寫。繪本中的老婆婆就這樣死了,可是如果有寶寶不喜歡這個結局,他想換個其他結局也是不錯的。我看過吳敏蘭老師的一本書,她有介紹過一種結局,就是寶寶把老婆婆送去醫院,然後醫生幫助老婆婆把動物一個個吐出來了。這樣就又可以複習一遍之前動物的名稱。其實這樣的結局讓我想起吳敏蘭推薦的另外一個繪本Bark, george.有那本書的朋友也可以聯系起來一起讀。
最後附上幾張我在網上找到的相關圖片,希望能起到抛磚引玉的效果,激發大家更好的利用這個繪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