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7 04:35:30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西遊記中有一把衡量天地人三界的尺子)1

孫悟空作為《西遊記》中唯一一個從開頭貫徹知結尾的主角,其存在的意義,其實不僅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這麼簡單,因為除了故事情節的需要,他的身上還蘊藏着許多作者的寄托和内涵。

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孫悟空更像是一把能夠丈量天地人三界的尺子,隻要有他出現的地方,就有平衡的存在。換而言之,孫悟空很有可能就是《西遊記》作者心目當中的一個絕對度量衡,是他将自己對公平的渴望體現在了虛幻的神話層次。

對于這一點,從孫悟空拿到金箍棒的那一刻,就已經體現了出來。

金箍棒的來曆和含義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西遊記中有一把衡量天地人三界的尺子)2

“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

這是《西遊記》原著中東海龍王的原話,而他說的這塊神鐵,正是孫悟空後來手中所持的如意金箍棒。也就是說,這根鐵棒原本就是一個用來測量江河湖海水位的一把量具,本身就具有衡量之意,配在孫悟空的身上,也算是相得益彰。

而作者之所以會安排的如此巧妙,也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兩者之間的聯系,以及孫悟空存在于西遊世界中的真實意義。

畢竟古人經常把人世間稱之為江湖,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世間的人心就如同江河湖海一般深不可測。就像古時候的大詩人屈原所說的那樣,“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滌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滌吾足。”

而西遊世界有何嘗不是如此,就像一片讓人看不清深淺,摸不準清濁的海水。所以說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名義上是測量海水用的定子,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恐怕也是在衡量三界的人心,尤其是當這一根鐵棒到了孫悟空手裡以後,這種意思就更加明顯了許多。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西遊記中有一把衡量天地人三界的尺子)3

而且這一根鐵棒的名字也有非常大的講究,“如意金箍棒”,到底是如誰的意呢?從表面上看起來是如孫悟空的一,可長可短,可大可小,變化随心,巧妙至極。但事實上,真正的如意并非是如一個人的意,而是如大多數人的意。正所謂站在大多數人的立場之上即是正義,所以如意金箍棒的含義,其實象征着三界之間的公平與公正。

包括孫悟空的許多行為也是一樣,他拿着一杆如意金箍棒,上打天庭,下打地府,打的都是不公。

西遊中的孫悟空猶如一把量天尺

孫悟空獲得金箍棒之後,幹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将幽冥地府打了一個底朝天,吓得十殿閻君魂飛魄散。但是他之所以會來這麼一出,也并不是平白無故的胡鬧,是閻王派人先勾了他的魂魄,這才引得他大打出手。

或許有人會覺得閻王也不過是照章辦事,因為生死簿上有他的名字,陽壽盡了,自然要魂歸地府,這有什麼好争的呢?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孫悟空跟菩提祖師學的是什麼?他學的就是長生不老之術,而且還學會了72變這種躲三災之法,按正理來說就已經可以永生不死,壽與天齊。就像菩提祖師說的那樣,功成随作仙和佛,也就是說,孫悟空是完全有資格位列仙般的存在,早已超脫了生死輪回之苦,那麼閻王還瞎勾什麼魂魄,純粹是沒事找事的節奏。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西遊記中有一把衡量天地人三界的尺子)4

如此一來,一些内幕也就呼之欲出,孫悟空明明有長生不老的資格,可是那些神仙們卻偏偏不給她這樣的待遇,反而要将其打入輪回,強行了結他的生命。這個時候孫悟空的反抗當然是理所應當,金箍棒的威力也展現的恰到好處,因為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公平的現象,隻有将之打翻才能使人覺得稱心如意。

所以說此時此刻孫悟空已然化身為一把尺子,衡量出了地府的黑暗與腐朽,将這些短闆無情地揭露了出來。

後來大鬧天宮的情節亦是如此,孫悟空第一次與天庭發生沖突,是因為玉帝大材小用,花言巧語哄騙他當了一回弼馬溫。這樣的事情放在誰身上,估計都接受不了,更何況是猴急脾氣的孫悟空,于是他一怒之下扯出金箍棒,一路打出南天門。

不過這還隻是一次輕微的沖突,歸根結底,玉帝犯的錯誤還不算太大,隻是在一次人事任命上犯了一點糊塗。所以這一次孫悟空打的也不太激烈,雙方更是像走了一次過場,然後條件談妥又重歸于好。然而,這也正好體現出了孫悟空這個度量衡的靈敏度,他的反應與所遭受的不公完全都成正比。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西遊記中有一把衡量天地人三界的尺子)5

就像後來玉帝又一次對他實施了同樣的诏安計策,給他一個有官無祿的虛職,美其名曰是齊天大聖管理蟠桃園,可事實上卻根本就沒拿他當一回事。否則的話,像蟠桃會這麼大的一個盛會,為何對他置之不理呢?

于是也就有了孫悟空大鬧天宮攪亂蟠桃盛會的局面,在這個時候,孫悟空攪蟠桃會,其實并不是在出自己的一口惡氣,因為這同樣是存在于西遊世界中的一種不公平現象。那些受邀請參加蟠桃會的神仙們,他們的資格到底比孫悟空高在了哪裡?是實力強橫,還是德高望重?

除了像觀音菩薩那樣的少數幾個大佬之外,那些參加蟠桃盛會的神仙們,他們的實力又有幾個人能夠在孫悟空之上?如若德高望重,為三界衆生做貢獻,那麼西天路上這麼多妖怪,為什麼不見有天神去剿滅,反而還要讓唐僧師徒一個一個去打。

所以說這些神仙們隻不過是坐在了那樣的位置上,所以就能夠理所當然地享受相應的待遇,而孫悟空這樣草根出身的人物,則不具備那樣的資格。這種現象無疑非常的不公平,甚至有些屍位素餐的意思。

因此,孫悟空這一把量天尺,在此刻就發揮出了非常顯著的作用,棒打九重天,威震淩霄殿,讓各路天神都感受到了一種威脅和震撼。正是因為有他的存在,才讓人們看到了公平與不公之間的差距,才讓人感受到了對公平的追求是多麼有必要。

孫悟空這把尺子不但可以讓别人,同時也會量自己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西遊記中有一把衡量天地人三界的尺子)6

把孫悟空說成一把衡量三界的尺子,即使隻是一種象征性的比喻,但是這種象征卻是絕對的客觀,不會因為某些主觀因素而偏袒向某一方,即使是他自己犯了錯,也同樣會以相同的标準去衡量。比如說後來孫悟空在淩霄殿前橫行無忌,甚至揚言要做玉皇大帝的時候,此時同樣的作用,就降臨到了他自己的身上。

因為在一開始天庭的制度存在着不公,而孫悟空則在努力追求着公平,兩邊的天平剛好達成一種平衡,但是後來孫悟空的心裡生出了不該有的欲望,覺得自己可以把玉皇大帝取而代之,這就有點過分了。畢竟玉帝是衆神推選出來的三界之主,即使如今天庭在他的領導下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卻沒有達到那種要廢掉他的地步。

所以說孫悟空後來的想法和行為都已經過于偏激,他内心裡的那一杆秤已經不再平衡,而是倒向了自己這一邊。俗話說得好,拿起秤砣砸自己的腳,孫悟空的偏執,最終換來了一座五行山,将其牢牢壓在下面。

由此可見,孫悟空所經曆的事情,其實一直都在體現着一種絕對的公平公正,而這也正是他的人生追求。從走出花果山到走進天庭,再到踏上取經之路,孫悟空就像是一個懷揣着赤子之心的追夢者,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衡量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将所有公平與不公都映照的清清楚楚。

而且與此同時,他也在無形中成了作者心目中衡量世界的标準絕對值,無人可以替代。例如在《西遊記》中,出現過一個能力和相貌都與孫悟空十分相似的六耳猕猴,這兩個人簡直就像一對孿生的雙胞胎兄弟,除了他們自己之外,幾乎無人能夠分清誰真誰假,甚至連手中的兵器都一模一樣。

西遊記關于孫悟空的全部情節簡寫(西遊記中有一把衡量天地人三界的尺子)7

但是它們兩者之間,卻唯獨有一種最為顯著的區别,那就是不同的心地和性格。孫悟空雖然性格怪正,但好在有一個正直正義的内心,凡事都有自己的原則和标準,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夠成為一把衡量三界的尺子。

可是六耳猕猴卻不具備這一點特征,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從自私的立場出發,凡事不擇手段,與孫悟空的為人處事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立面。而這或許也正是作者的另外一層深意,在揭示着什麼是真正的正義,什麼是虛僞的公平?

隻有像孫悟空這種内心純粹的人,才适合去做一把衡量他人與世界的尺子,如果沒有這一點作為前提,那麼所謂的标準就将不再有任何标準。所以說要想衡量他人,首先要以同樣的标準來衡量自身,這是公平與公正的先決條件。正如古人所說,正人先正己,如此方才能夠讓人信服。

結語

其實不僅是《西遊記》書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衡量這個世界的尺子,也就是各自為人處事的标準和原則。可是當我們拿出這個标準去衡量别人的時候,要是否以同樣的要求正視過自己?

這種說法并不是在套用某些古代先人的哲理,而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靈魂拷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之所以能夠讓很多人對其心生敬佩,成為人們心目中勇敢追求公平和正義的标杆,正是因為他所經曆的所有事情,都在诠釋着公平二字的含義,對人對己皆是如此,即使被壓在五行山下500年,可是脫身之後又可曾聽他說過半句怨言?

所謂量天尺,其實最難量的并不是天,而是自己的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