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開唱,誰能一戰成名?館陶張巧玲!
巅峰對決,誰能擂響中國?館陶張巧玲!
由河南電視台舉辦的一年一度的擂響中國《梨園春》2021年全年擂主争霸賽近日結束,館陶縣的豫劇票友張巧玲,一路過關斬将,一舉奪得個人金獎擂主和金獎團隊金獎擂主!這是自《梨園春》1999年成立以來唯一一個“雙金獎擂主”,從而也獲得了兩個獎杯和兩輛汽車的獎勵。
奪得個人金獎擂主
在這場有網絡百人團雲端投票、九位專家評委坐鎮評審、鄭州上海兩個會場同頻共振的争霸賽上,來自全國以豫劇為主的戲迷票友雲集一起,其中不少選手是名師高徒,堪稱高手如雲,尤其在決賽現場,可謂是巅峰對決、華山争鋒,競争異常激烈,奪得擂主實屬不易!尤其令人自豪的是,在豫劇大本營——河南主場,我們邯鄲館陶人斬将奪魁。可見,豫劇在邯鄲的影響力之深之遠。
初賽彩扮《清風亭》老旦
張巧玲,雖然是一位豫劇票友,但是她實力強勁,昆亂不擋,既能演花旦,也能唱老旦,更以小生見長。初賽彩扮《清風亭》老旦,複賽表演《擡花轎》花旦,決賽彩扮表演了《風流才子》唐伯虎“作畫”一折,一段一段聲情并茂的唱腔,一個人物一個人物的精彩展現,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用自己的實力穩穩地奪得2021年度總冠軍。
河南衛視《梨園春》欄目,是彙集全國各地不同戲曲劇種,以戲迷擂台賽形式呈現的一檔戲曲綜藝欄目。開辦20多年來經久不衰,目前是中國生命力最強的電視節目之一,每年都有幾百名全國各地的戲迷愛好者前去打擂,通過初賽、複賽、半決賽,再進入總決賽,每年最後的金獎隻有一名。團體賽是2021年《梨園春》新增的比賽項目,一改過去參賽者輪流上台演唱的局面,把所有參賽選手分編成幾個隊,由往屆年度擂主做領隊,互相叫陣,聯合作戰,比出花樣。本次張巧玲被分在以我市東風豫劇團著名青年演員、《梨園春》擂主韓鵬飛的隊伍裡,她在韓鵬飛隊長的帶領下,與隊友們團結協作,相互支持,更由于她個人是金獎得主而為本隊光榮地奉獻了50分,從而,使這支隊伍獲得了團隊金獎。
在這場擂台賽上,雖然選手中年輕人居多,但是56歲的張巧玲是耀眼的,不僅是因為她的藝術功底紮實厚重,也因為她的溫文爾雅,她的娴靜大方,還不失風趣,她的周身洋溢着成熟、穩重、智慧、靈動的氣質,這種氣質并非發飾服飾可以修飾得來,是她個人修養和人格魅力的自然釋放。退休前,她是我市館陶縣一家婦科醫院的院長,從醫30多年,從醫生,到主任,再到院長,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經她接生的孩子有多少,沒有統計過,但是,令她非常自豪的是,她接生的孩子又在她的醫院裡生孩子,還由她來接生。在工作中,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盡職盡責的醫生;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她是館陶縣第8、9、10屆政協委員,館陶縣第13、14、15屆人大代表,以一位優秀的公民來參政議政,為館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建言獻策,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家庭生活中,她不但是一位好妻子、好母親、而且還是館陶鎮十佳孝賢兒媳婦!
團體賽中演唱河北梆子《大登殿》
當2018年,張巧玲把擱置了30年的藝術之夢,在丈夫的支持下重新拾起的時候,她的孩子驚訝不已,原來媽媽有這麼好的藝術才華,這麼多年竟然一絲不露!其實,張巧玲從小熱愛文藝,年少時曾被大名戲曲學校錄取,在戲校接受了專業的戲曲藝術教育。結婚後為了照顧家庭、陪伴出生于中醫世家的愛人,她選擇放棄“藝”術認真學習“醫”術,通過艱苦的努力,她考上了河北職工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從事婦産科行業30多年,認認真真地從事醫務工作。她說她這個人就是這種脾氣,無論做什麼事情,就要做好,絕不會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但是,丈夫心裡最清楚,張巧玲是把自己的藝術之夢深深地埋在了心底。他知道妻子為了家庭為了事業,放棄了藝術。現在,她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孩子可以繼承和發展事業了,一定要鼓勵她重尋藝術之夢。
追夢的路程是開心的,同時也是艱難的。從小的藝術功底,在她的内心培養了嚴格的藝術标準,但是,達到這個标準談何容易。所以她虔誠地學習,四處尋找名師,後來有幸拜入豫劇表演藝術家王希玲門下。從此,她不但學習王老師的唱腔、表演,還學了王老師代表作《風流才子》中的詩、書、畫。真能耐需要真功夫,她真的潛心下了苦功。為了把戲唱好,2020年她又考上了中國戲劇學院進修班。年過半百的張巧玲,在學校和年輕的學生們同吃同住一起練功,一起摸爬滾打。一年的時間裡,在中國戲劇最專業、最高級的學府裡學習、浸染,讓她收獲了很多,成長了很多。
決賽上表演《風流才子》唐伯虎一折
随着張巧玲藝術水平的提高,她逐漸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她4次登上中央電視台,分别是CCTV11頻道《角來啦》,CCTV3頻道《向幸福出發》,CCTV3頻道《黃金一百秒》并挑戰成功,CCTV11頻道《一鳴驚人》,并被央視著名主持人趙寶樂先生賜雅号“白衣姐”。
在藝術上的成長,既要經過高等學府的深造,名師的指點,還要經過大量的藝術實踐。同時,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在張巧玲丈夫的幫助下,她創辦了館陶縣陶山豫劇藝術團。張巧玲從醫院院長變成了劇團團長。從此她帶領着她的藝術團送戲下鄉,進機關,進學校,進敬老院,去部隊慰問,為老幹部演出;為豐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她們參加館陶縣組織的“歡樂頌”“彩色周末”,受到了廣大觀衆和老百姓的好評,也讓館陶縣的戲曲文化上了一個台階,為館陶縣的文化生活增添了光彩。
金獎團隊捧得金獎
問起張巧玲獲獎後的感受時,她說自己的人生追求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個是醫學的“醫”,一個是藝術的“藝”。“退休前我是醫生,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退休後重拾戲曲藝術,走上舞台,弘揚中華優秀戲曲文化,把正能量改編成通俗易懂的戲劇送到老百姓的耳邊,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就是我所追求的‘醫藝雙馨’。”張巧玲激動地告訴記者,“我感謝館陶縣委縣政府和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我要把學到的、得到的、收獲的都奉獻服務于館陶縣的父老鄉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來源:印象館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