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門,即到鄰居、朋友、親戚家坐坐,聊聊天,問候問候。
從小長在東北農村,同村人相互串門是一種習慣,跟傳統“習俗”的串門不是一回事。習俗是有文化内涵的,有特定的含義。而同村人串門是一種消遣,具有随意行。
為啥鄉村人習慣串門?這是有時代背景的。七十年代以前,中國大部分鄉村落後,沒有電,當然也沒有電視,信息閉塞,幾乎沒有業務文化生活。串門就成了唯一溝通的方式。
那個年代是生産隊的年代,各家各戶沒有私有農田,也不飼養牲畜。天一黑,人們無所事事。于是,在家呆不住的人,就去串門。
去誰家串門,也是默許的。有的人家好客,有的人家不好客。當然,大家都喜歡去好客的人家。
記得,村子裡,有幾家好客的。天一黑,大家就聚集一起。炕上,地下擠滿人,就像開會一樣。且每天都去報到。
人們聊天也好,打牌也好,都無所顧忌,就跟自己家一樣。
尤其,小孩子們,幾乎誰家都去,當然小孩子是玩耍,跟串門沒啥必然聯系。
大人們通過串門,了解家長裡短,相互傳遞信息。好串門的人,似乎有種強迫症,一天不去串門,就跟丢魂一樣,坐卧不甯。
記得,我母親就是串門成瘾。無論家裡有啥事,每天必須去串門。不到半夜,不回家。
我家也常常有人來串門,一聊也是半夜。
感覺,那個年代,各家各戶沒有隐私。誰家發生點事,全村馬上傳開。誰家有啥家産,屋裡有啥擺設,哪個人有啥嗜好,大家都一目了然。
一個村子,就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各家大門都是敞開的。當然,各家各戶都是一樣的窮。
男人們串門,多是為了辦事,或者打牌。女人們串門多是“嚼舌”。所以,一旦出現流言蜚語,都是女人們傳播出來的。不過,女人們串門的好處,可以相互學習活計,比如做針線活,以及家務技巧等。
那個年代的串門,不能稱習俗,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文化。
鄰裡間的串門,是信息溝通的需要,也是心裡相互安慰的需要,不具備特殊的含義。
還有種方式的串門,具有特殊意義。比如過年過節親戚之間要串門,那是習俗文化。串門是有講究的。一般要帶禮品,還要招待吃飯。如今也保留着這種習俗。
再有一種方式的串門,那就是求人辦事,或者是讨好某人了,這是以獲取利益關系為目的的串門。
時代在發展,如今的鄉村,越來越淡化了鄰裡之間的串門,沒有啥事基本不去做客閑聊了。現在,不僅文化生活豐富,人們也比較務實,幾乎沒有餘閑的時間串門。
鄉村的人樸實、真誠、善良,逐漸被利益所替代。為了獲得利益,一切傳統的道德意識都可以不顧及。串門成為了利益交往含蓄的表現形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