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大帝劇照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是中國曆史上著名和傑出的皇帝、政治家和軍事家,常被後世争相效法明君的典範之一。于7歲時被冊立為儲君,16歲登基,在位達53年345天。其正式谥号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聖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也是中國曆史上在位第三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最長的漢人皇帝,更是第一個使用年号的皇帝。武帝即位初期,适逢國家休生養息了70年,商業貿易達臻鼎盛,接着因擴張戰略,疆域大幅增加,但導緻民生凋零、經濟衰敗,深遠影響兩漢的國勢。
對内政策上,開創了察舉制并興太學,培養出許多的名臣良将;頒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諸侯的勢力;将鹽鐵和鑄币權收歸中央專賣;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從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開辟絲綢之路、使用年号、設立刺史、加強内官權力等劃時代的措施。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劉邦在位時自白登之圍之後使朝廷開始奉行的和親傳統,轉而以武力對付匈奴,發動第二次漢匈戰争,先後攻取了多處以前秦朝的領土;不過終其一世未能解除戰國以來匈奴于河西走廊以至中原的威脅[1][2][3][4][5]。
漢武帝又以武力先後攻破東瓯國、南越國、閩越國、衛滿朝鮮等,并且置郡縣治理,冊封夜郎國、滇國;同時兩次派遣張骞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遠征大宛,使漢帝國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遠播中亞,為漢朝武功的極盛時期。
然而長年累月的窮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浩大的負擔,中年以後的漢武帝性情也變得迷信多疑,最後緻使巫蠱之禍發生,動搖了朝廷的根基。他也對臣下擅用權力,司馬遷和李陵家族都在他的盛怒下遭難。駕崩前兩年,漢武帝下《輪台诏》,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方使後來的昭、宣二帝能繼續漢朝的統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