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志疆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一次核酸檢測機構謊報結果事件,引起了輿論的極大關注,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趙志疆
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一次核酸檢測機構謊報結果事件,引起了輿論的極大關注。
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披露,因檢測能力有限,隆堯縣第二輪核酸檢測任務委托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承擔,該公司收集點負責人翟某在樣本尚未檢測完成、未知已完成檢測數量和結果的情況下,于1月14日向縣衛健局謊報送檢樣本全部為陰性,1月16日又報告發現有陽性樣本。截至17日下午2點,隆堯縣報告确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1例。
目前,多地連續報告新冠肺炎病例,吉林省更是出現了“1傳102”的“超級傳播者”。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核酸檢測機構謊報結果這樣的事件,不由得令人既驚且怒。作為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核酸檢測不僅是因病施治維護公共安全的“保險絲”,更是精準防控阻斷疫情傳播的“安全鎖”。事關公共安全和防疫大局,謊報瞞報核酸檢測結果,本身就是一種犯罪行為。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明确規定,不得隐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情節嚴重的可能觸犯刑法,從而構成犯罪。根據司法解釋,隐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隐瞞、緩報、謊報疫情、災情,造成傳染範圍擴大或者疫情、災情加重的,屬于“情節嚴重”。
因為此次謊報事件,隆堯縣不得不于1月18日對所有常駐和流動人口開展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相比這些看得見的損失,因此事造成的無形威脅更為令人不安。隆堯縣所在的邢台市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春節将至,人員流動漸趨頻繁,特别是基于“超級傳播者”已經出現的現實,因為瞞報謊報導緻的數據失真,更容易使人焦慮于疫情失控。目前,謊報事件相關責任人已被警方控制。無論是從公共利益還是從疫情防控的角度來看,都有必要對此次謊報事件一查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出現謊報的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去年曾因存在違規問題被濟南衛健委處罰。一個“污點企業”何以在疫情防控中承擔起核酸檢測這麼重要的任務,這也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毋庸諱言,面對全員核酸檢測這樣的突發事件,常态化的檢測機構難免力有不逮,求助于第三方檢測機構也在情理之中。此次事件的出現無疑是一個警示,面對核酸檢測這樣事關公共安全與防疫大局的重要工作,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原則來篩選第三方檢測機構?
此次謊報事件中,提供虛假結果的是檢測公司收集點負責人翟某,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當翟某集數據采集與結果反饋職責于一身的時候,如何确保他提供的結果真實有效?翟某之所以先提供虛假結果,随後又主動糾正,最大的可能是在檢測機構還沒有做完檢測之前,作為業務人員的翟某已經想當然地提交了結果。這是一個危險的信号——當業務人員不遺餘力招攬生意的時候,檢測機構真實的檢測能力到底如何?如果檢測結果隻是任憑業務人員“自說自話”,公共安全将被至于何地?
審視此次謊報事件,相關責任人被追究法律責任可謂咎由自取,相比之下,其内心的僥幸意識無疑更值得反思。疫情面前,任何瞞報謊報都是犯罪,隻有确保萬無一失,才能杜絕“一失萬無”。在選擇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時候,不僅應提高準入門檻、完善過程監督,而且應全面考察檢測機構的真實業務能力,無論如何,檢測結果都不能任憑業務人員“自說自話”。
□ 跟帖
也要避免“催得緊”
先“謊報軍情”,後又告知真相,這其中是否存在“上面催得緊”的問題?當前,國内疫情多點暴發,疫情形勢嚴峻,給各級管理者、醫療機構都提出了挑戰。疫情防控就是與病毒賽跑,但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我們沉着冷靜,越需要科學應對,越需要對檢測機構的能力作科學預估,讓其在不催自緊的情況下盡可能快地出具報告,而不是迫于快速上報結果的壓力來謊報,給整個疫情防控造成更大被動。(河北 殷建光)
來源: 法治日報——法制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