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黃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調。
(2)莊周在《逍遙遊》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麼,人就無所依憑了。
答案及解析:1.(1)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賀《雁門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分别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地氣氛。
(2)荀子在《勸學》的結尾處感歎道,蚯蚓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這都是因為用心專一的緣故,緊接着從反面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2.(1).(1)角聲滿天秋色裡(2).塞上燕脂凝夜紫(3).(2)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5).用心躁也
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描寫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勸學》一文中,用來與“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進行對比論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繪琵琶女結束演奏時收撥當心畫發出的聲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1)黃發垂髫 并怡然自樂 (2)驽馬十駕 功在不舍 (3)四弦一聲如裂帛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莺燕報春、一派蓬勃的景象。
(2)陸遊《遊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寫實景實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種境界。
(3)蘇轼在《赤壁賦》中描寫客人吹箫為自己伴奏,其中表現箫聲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舞幽壑之潛蛟,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4.(1)幾處早莺争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2)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3)泣孤舟之嫠婦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富含新舊交替的哲理、表達詩人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離騷》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表明當時社會中人們違背準繩而随意歪曲、把苟合取悅于人奉為法度;而其中“_______________”這一句,則用兇猛的鳥和凡鳥不合群來比喻說明自己的絕不同流合污。
答案及解析:5.(1).海日生殘夜(2).江春入舊年(3).背繩墨以追曲兮(4).競周容以為度(5).鸷鳥之不群兮
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與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境相似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寫琵琶女一曲終了人們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荀子在《勸學》中認為君子最終能超過一般人,是因為君子“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6.(1).山回路轉不見君(2).雪上空留馬行處(3).東船西舫悄無言(4).唯見江心秋月白(5).善假于物也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頤在《愛蓮說》一文中對“蓮”高潔自守,不同流俗贊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賦》一文首段寫到蘇轼和客人在舟中飲酒吟詩活動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7.(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漣而不妖(3).舉酒屬客(4).誦明月之詩(5).歌窈窕之章
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汀天際流”相似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
(2)蘇轼在《赤壁賦》中寫舉起酒杯,勸客人同飲,朗誦、吟唱《詩經》章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8.(1).山回路轉不見君(2).雪上空留馬行處(3).舉酒屬客(4).誦明月之詩(5).歌窈窕之章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一詩經過大段的反複回旋,最後境界頓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樂觀和自信。
(2)荀子在《勸學》中以車馬為例,論證“君子的資質與一般人并沒有太大的差别,隻是善于借助外物獲得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9.(1).長風破浪會有時(2).直挂雲帆濟滄海(3).假輿馬者(4).非利足也(5).而緻千裡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描寫了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______________”是寫春天;“_______________”是寫夏天;“風霜高潔”是寫秋天;“_______________”是寫冬天。
(2)韓愈在《師說》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觀點與《荀子·勸學》篇中“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的觀點異曲同工。
答案及解析:10.(1).野芳發而幽香(2).佳木秀而繁陰(3).水落而石出(者)(4).師不必賢于弟子(5).弟子不必不如師
1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醉翁亭記》中,表達太守既能同醉,又能“自醒”體察萬物,體現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表達了歐陽修的豁達和與民同樂的感情。
(2)荀子《勸學》中用蟹借穴而居來比喻說明學習者用心浮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難》中以浪漫主義手法,着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險峻而瑰麗的山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漩渦飛轉,瀑布飛瀉的氣勢。
答案及解析:11.(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2)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3)飛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談到山中四季景色優美,其中寫春夏兩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白居易《琵琶行》中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琵琶女在京城時藝高貌美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詩經《氓》中寫出氓之妻下定決心與氓決裂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12.(1).⑴野芳發而幽香,(2).佳木秀而繁陰(3).⑵曲罷曾教善才服,(4).妝成每被秋娘妒(5).⑶亦已焉哉!
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淵明《飲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又是對詩人自己回歸自然的暗寓.
(2)蘇轼在《赤壁賦》中描述曹操當年伐吳的軍威之盛時寫道:“__________,________”,曹操在江邊持酒而飲,橫執矛槊吟詩作賦,真是一代豪傑呀,接下來作者卻感歎道:“________?”
答案及解析:13.(1).山氣日夕佳(2).飛鳥相與還(3).舳舻千裡(4).旌旗蔽空(5).而今安在哉
1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離騷》中叙寫自己崇尚美德、自我約束,卻沒想到早上進谏到了晚上就被貶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後來成為一個典故,常用以形容人極度悲傷而流淚。
(3)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描繪太守衰老醉倒的樣子。
答案及解析:14.(1).餘雖好修姱以(革幾)羁兮,(2).謇朝谇而夕替(3).江州司馬青衫濕(4).蒼顔白發(5).頹然乎其間者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淵明在《飲酒(其五)》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解釋了自己即使住在喧鬧的環境也如同處在僻靜之地的原因。
(2)蘇轼在《赤壁賦》中描寫了曹操率軍順流而下的盛況和豪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後寫曹操橫槊賦詩,盡顯一世英豪。
答案及解析:15.(1)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2)舳舻千裡旌旗蔽空酾酒臨江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了詩人甯願死去也不願意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
(2)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月亮的變化喻人生不能長相厮守的無奈之情。
答案及解析:16.(1)甯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态也(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17.按要求填空。
(1)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_________,失向來之煙霞。(李白《____________》)
(2)________,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柳永《八聲甘州》)
(3)西漢時的馮唐出仕時已年過古稀,後世遂常用馮唐來形容“有志難伸”,如:左思《詠史》“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王勃《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蘇轼《江城子·密州出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及解析:17.(1)惟覺時之枕席夢遊天姥吟留别(2)不忍登高臨遠(3)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1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詩人因國愁家憂而衰老,使其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形象更為真切感人。
(2)荀子在《勸學》中用了兩個比喻句說明學習必須專心,正面說蚯蚓自身條件一般,其成功貴在專一,反面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18.(1).白頭搔更短(2).渾欲不勝簪(3).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5).用心躁也
1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離騷》中表明作者甯可死去,也不會和世俗小人一樣媚俗取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表明詩人心中郁積的凄苦之情和國運之恨難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詩中,李白以飄零之意、離别之恨抒寫貶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19.(1).甯溘死以流亡兮(2).餘不忍為此态也(3).艱難苦恨繁霜鬓(4).潦倒新停濁酒杯(5).楊花落盡子規啼
試題分析:名句背誦默寫難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滿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來,二是寫了錯别字,後者是主要原因。課内的句子當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記憶,這樣不會背錯填錯句子,同時關注其中易錯的字。這些字主要是形聲字,考生很容易寫成同音異形字,如溘、繁、鬓、潦、啼等字,都要格外留意。
2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韓愈在《師說》中揭示士大夫之族從師時,普遍存在着一種“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所以他們隻要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就“________”。
(2)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兩個句子從環境,情态兩方面描寫了“遊人去而禽鳥樂”的場景。
答案及解析:20.(1).位卑則足羞(2).官盛則近谀(3).(則)群聚而笑之(4).樹林陰翳(5).鳴聲上下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卑”“谀”“陰翳”“鳴”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現在新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2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銘》一文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錦瑟》一詩中自問自答,追憶往昔,表現怅惘痛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難》一詩中突出蜀道艱難,強調飛禽走獸都難以越過和攀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21.(1)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3)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前者。考生應先分析語境,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回顧詩句。如第一句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第二句中“自問自答,追憶往昔,表現怅惘痛苦心情”,第三句中“蜀道艱難,強調飛禽走獸都難以越過和攀爬”,根據這些提示進行默寫即可。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惘然”“猿猱”“攀援”等。
2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用“_______,______”兩句描繪出山間朝暮的變化,語言精練,對比鮮明。
(2)屈原的詩歌中常有憂國憂民的詩句,如《離騷》中“_____,______”兩句就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生活命運的深切同情。
(3)李商隐《錦瑟》中“________”一句引用鲛人的民間傳說,描繪出一種奇妙的情景,同時也營造出闊大而寂寥的意境。
答案及解析:22.(1).(若夫)日出而林霏開(2).雲歸而岩穴暝(3).長太息以掩涕兮(4).哀民生之多艱(5).滄海月明珠有淚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霏”“艱”“滄”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2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勸學》一文中,荀子強調,君子想要智慧通達,行為沒有過錯,就要___________。
⑵《氓》一詩中,棄婦自訴在夫家時辛苦勞作,早起晚睡,天天如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⑶王維在《使至塞上》中,以傳神之筆勾畫出塞外雄渾壯觀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23.(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2).夙興夜寐(3).靡有朝矣(4).大漠孤煙直(5).長河落日圓
24.根據語境,寫出下列名篇中的相應語句。
(1)《詩經·氓》中用桑葉枯黃飄落比喻女子憔悴、衰老被棄的名句是:____,___。
(2)屈原在《離騷》中表現詩人怨恨國君荒唐、不體察民心的兩句是:____,_____。
(3)蘇轼《赤壁賦》中“_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感歎人生的短暫與自身的渺小。
答案及解析:24.(1).桑之落矣(2).其黃而隕(3).怨靈修之浩蕩兮(4).終不察夫民心(5).寄蜉蝣于天地(6).渺滄海之一粟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名句默寫。理解性默寫的題目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注意提示性語境分析,要選準詩句,然後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注意“桑”“隕”“浩蕩”“蜉蝣”“渺”“粟”的寫法。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2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灣《次北固山下》一詩中,“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律。
(2)韓愈《師說》中所說的“師”有其獨特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自己所說的“師”不是指教小孩學習文章斷句的老師。
答案及解析:25.(1).海日生殘夜(2).江春入舊年(3).彼童子之師(4).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5).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本是美好的事物卻使人平添煩惱,所以李煜在《虞美人》的開篇發問“_________”,希望它趕緊結束,又在結尾運用設問和比喻的修辭,用“________?_________”表達自己無限的愁緒。
(2)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分析宮廷裡的侍從護衛不懈怠,戰場上忠誠有志的将士奮不顧身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26.(1).春花秋月何時了(2).問君能有幾多愁(3).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4).蓋追先帝之殊遇(5).欲報之于陛下也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誤該句不得分。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2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師說》中關于師生關系的觀點:“_____,______”與《勸學》中“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有相似之處。
(2)《鄒忌諷齊王納谏》中齊王受鄒忌啟發,懸賞征求意見,命令一下達就出現了“____,_____”的盛況。
(3)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小樓又一次春風吹拂,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觸景生情,用“_________”将愁情形象化,寫出愁思的無窮無盡。
答案及解析:27.(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2).師不必賢于弟子(3).群臣進谏(4).門庭若市(5).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識記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題目,此類題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寫和根據上下文填空兩種類型。答題時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理解性默寫還要注意給出的提示,填準句子。此題屬于理解性默寫,注意根據提示選準句子,同時注意“谏”的寫法。
2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指出,蚯蚓雖然身體柔弱,卻能“_______,_______”,是“______”的緣故。
(2)李白的《行路難》中通過“_______,__________”的動作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内心的苦悶抑郁。
答案及解析:28.(1).上食埃土(2).下飲黃泉(3).用心一也(4).停杯投箸不能食(5).拔劍四顧心茫然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識記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題目,此類題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寫和根據上下文填空兩種類型。答題時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理解性默寫還要注意給出的提示,填準句子。此題屬于理解性默寫,注意根據提示選準句子,同時注意“箸”“茫然”的寫法。
2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從國内、國外兩個方面闡釋國家常常會滅亡的原因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寫四根弦一起發出聲響,好像猛力撕開絲帛一般的一句是_______”,緊接着,“______,_______”兩句,以鄰船寂靜、冷月無聲來反襯音樂的效果。
答案及解析:29.(1)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2)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識記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題目,此類題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寫和根據上下文填空兩種類型。答題時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理解性默寫還要注意給出的提示,填準句子。此題屬于理解性默寫,注意根據提示選準句子,同時注意“拂”“舫”的寫法。
3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莊子《逍遙遊》中。在寫蜩與學鸠對大鵬的嘲笑之後,提出總結性看法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師表》中諸葛亮出師北伐的戰略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0.(1).小知不及大知(2).小年不及大年(3).攘除奸兇(4).興複漢室(5).還于舊都。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識記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題目,此類題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寫和根據上下文填空兩種類型。答題時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理解性默寫還要注意給出的提示,填準句子。此題屬于理解性默寫,注意根據提示選準句子,同時注意“攘”“知”的寫法。
3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維被排擠出朝廷,出使塞外,他在《使至塞上》~詩中,以“____,______”的比喻來表達自己惆怅、抑郁心情。
(2)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寫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1.(1).征蓬出漢塞(2).歸雁入胡天(3).劍閣峥嵘而崔嵬(4).一夫當關(5).萬夫莫開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蓬”“雁”“峥嵘”“崔嵬”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現在新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32.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賦》中,蘇轼企望同神仙一起自由飛行,情願長伴明月的詩句是“__,____”。
(2)《鄒忌諷齊王納谏》一文中,鄒忌分析齊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2.(1).挾飛仙以遨遊(2).伴明月而長終(3).宮婦左右莫不私王(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5).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範仲淹《漁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兩句,既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又飽含功業未就、無法歸家的感慨。
(2)李白《蜀道難》中是:“____,__,___”幾句描寫出了劍閣地勢極為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
答案及解析:33.(1).濁酒一杯家萬裡(2).燕然未勒歸無計(3).劍閣峥嵘而崔嵬(4).一夫當關(5).萬夫莫開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前者。考生應先分析語境,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回顧詩句。如第一句中“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又飽含功業未就、無法歸家的感慨”,第二句中“劍閣地勢極為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依據這些提示進行默寫即可。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濁酒”“燕”“勒”“峥嵘”“崔嵬”等。3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轼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雖然慨歎“___________”,但仍要故作曠達“__________”,借此舉表現對天上明月的祭奠。
(2)《出師表》中,請葛亮認為官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必須咨詢後再施行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難》中,詩人極言西遊道路艱險難攀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4.(1).人生如夢(2).一尊還酹江月(3).裨補阙漏(4).有所廣益(5).畏途巉岩不可攀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識記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題目,此類題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寫和根據上下文填空兩種類型。答題時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理解性默寫還要注意給出的提示,填準句子。此題屬于理解性默寫,注意句子中的“慨歎”“對天上明月的祭奠”“無論大小都必須咨詢後再施行的好處”“西遊道路艱險難攀”的提示,同時注意“尊”“酹”“裨”“巉”的寫法。
35.補寫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離騷》一文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了楚懷王荒唐,群小嫉恨,時俗取巧的污濁、絕望之境。
(2)龔自珍《己亥雜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不畏挫折、始終要為國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
答案及解析:35.(1)怨靈修之浩蕩兮衆女嫉餘之蛾眉兮固時俗之工巧兮(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試題分析:名句背誦默寫難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滿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來,二是寫了錯别字,後者是主要原因。課内的句子當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記憶,這樣不會背錯填錯句子,同時關注其中易錯的字。這些字主要是形聲字,考生很容易寫成同音異形字,如浩、嫉、蛾、固、作等詞,都要格外留意。
3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繪琵琶女夢到“少年事”時的狀态的一句是:_________。
(2)《錦瑟》中用比興手法,引出對往事的追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借酒消愁,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表現戍邊将士借酒澆愁,卻無可奈何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6.(1).夢啼妝淚紅闌幹(2).錦瑟無端五十弦(3).一弦一柱思華年(4).濁酒一杯家萬裡(5).燕然未勒歸無計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闌”“濁”“勒”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
3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韓愈《師說》)
(2)黃庭堅《登快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典故,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脫和孤傲情懷。
(3)“明月幾時有?____________”(蘇轼《___________·明月幾時有》)兩句詩化用了李白《把酒問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答案及解析:37.(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朱弦已為佳人絕(3).青眼聊因美酒橫(4).把酒問青天(5).水調歌頭
3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灣《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拂曉行船所見,生動體現了自然時序交替的哲理。
(2)荀子在《勸學》一文中,通過先設風雨興起、蛟龍産生這兩個比喻,引出了一個觀點:“______,_____,______。”說明學習要注意積累;人隻要努力學習,甚至就可以具備聖人的思想。
答案及解析:38.(1).海日生殘夜(2).江春入舊年(3).積善成德(4).而神明自得(5).聖心備焉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生”“殘”“積”“焉”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現在新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
3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浩然《過故人莊》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山村風光,勾勒出一幅清淡的水墨畫。
(2)李白在《蜀道難》中極言跋涉攀登之難,在聽到悲鳥、杜鵑的哀鳴之後,不禁發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歎。
答案及解析:39.(1).綠樹村邊合(2).青山郭外斜(3).蜀道之難(4).難于上青天(5).使人聽此凋朱顔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合”“青”“郭”“蜀”“凋”“朱顔”等字,要理解字意去記憶字形。情景默寫要注意審題。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情景默寫要注意情景的默寫。
40.根據情景,默寫句子。
(1)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面對同屋學生的衣着光鮮,如同神人,而寫自己雖然敝衣遮體,卻無羨慕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難》引用神話傳說為其文增添了浪漫色彩,“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古代勞動人民付出生命的代價才開鑿出一條崎岖險峻的山路的艱辛。
(3)屈原在《離騷》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會改變志向的兩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以曆史往事說起,表達了一個人的成功總是離不開非常機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古代詩人常常借用動物的啼叫來渲染某種意境,範仲淹筆下的《嶽陽樓記》,也用此來方法表現迷蒙凄異的意境讓人倍增傷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雨寄北》中,作者以問歸期切入,再寫秋雨飽漲秋池,亦寫出了思念之切和心中飽漲的思緒湧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泊秦淮》作者即景感懷,目睹唐朝國勢日衰,無限感傷。借夜泊金陵寫景入題,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的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40.(1).餘則蘊袍敝衣處其間。(2).略無慕豔意(3).地崩山摧壯士死(4).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5).雖體解吾猶未變兮(6).豈餘心之可懲(7).錦瑟無端五十弦(8).一弦一柱思華年(9).薄暮冥冥(10).虎嘯猿啼(11).君問歸期未有期(12).巴山夜雨漲秋池(13).煙籠寒水月籠沙(14).夜泊秦淮近酒家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所以默寫時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袍”“慕”“棧”“鈎”“冥”“漲”“近”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
4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離騷》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亂社會中煩悶失意,走投無路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
(2)《離騷》中寫自己早晨進谏晚上就被免職的一句是:_________。
(3)《送東陽馬生序》中表明作者“趨百裡外”求學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嶽陽樓記》中描寫微波時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描寫無風時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
(5)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繪聲繪色地刻畫出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雁門太守行》中從視覺和聽覺角度,聲音激昂、色彩濃豔地鋪寫出戰地的悲壯和戰鬥的慘烈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的《無題》中運用想象,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感歎時光易逝,相會無期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41.(1).(1)忳郁邑餘侘傺兮(2).吾獨窮困乎此時也(3).謇朝谇而夕替(4).益慕聖賢之道(5).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6).浮光躍金(7).靜影沉璧(8).扪參曆井仰脅息(9).以手撫膺坐長歎(10).角聲滿天秋色裡(11).塞上燕脂凝夜紫(12).曉鏡但愁雲鬓改(13).夜吟應覺月光寒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傺”“謇”“璧”“扪”“膺”“凝”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
4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劉禹錫《陋室銘》中體現陋室環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勸學》中螃蟹雖“六跪而二螫”,但是用心浮躁導緻“__________”的狀況。
(3)曹操慨歎人生短暫“譬如朝露”,蘇轼在《赤壁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相近的意思。
答案及解析:42.(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3)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試題分析: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苔痕”“鳝”“須臾”“羨”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
4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描繪了早莺和新燕在春日裡歡快忙碌的情景,緊接着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賦》中,蘇轼感受着江上微拂的清風,看着眼前平靜的江面,不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43.(1).亂花漸欲迷人眼(2).淺草才能沒馬蹄(3).舉酒屬客(4).誦明月之詩(5).歌窈窕之章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淺”“屬客”“誦”“窈窕”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誤該句不得分。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4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莊子•逍遙遊》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闡明逍遙自在、無所待的狀态。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了友誼不受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是無所不在的。答案及解析:44.(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禦”“辯”。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誤該句不得分。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45.把下列句子補寫完整
(1)莊子在《逍遙遊》中說明列子是“有所待”之後,指出了“無所待”的狀态。能夠表明這種狀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赤壁賦》中用蛟龍、寡婦聽箫聲的感覺來突出箫聲的悲涼與幽怨的句子是:“___,__”。
(3)《離騷》屈原控訴當時人們的行為沒有準則,一味投機鑽營。對此作者憂愁煩悶,不由爆發出痛苦而無奈的悲歎:“___,___。”
(4)《三峽》中從側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兩句是:“____,___”。
答案及解析:45.(1).乘天地之正(2).而禦六氣之辯(3).以遊無窮(4).舞幽壑之潛蛟(5).泣孤舟之嫠婦(6).忳郁邑餘侘傺兮(7).吾獨窮困乎此時也(8).自非亭午夜分(9).不見曦月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辯”“壑”“忳”“見”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
4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宮賦》中,杜牧用“______,______”兩句,對秦統治者的巧取豪奪、揮霍無度發出了強烈的诘問和嚴厲的譴責。
(2)《勸學》中,荀子用蚯蚓說明用心專一的成效後,又指出:“______,______”是心浮氣躁的緣故。
(3)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概述琅琊山春夏之景特點的詩句是______,佳木秀而繁陰
答案及解析:46.(1).奈何取之盡锱铢(2).用之如泥沙(3).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5).野芳發而幽香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篇名句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理解性默寫。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題默寫時需注意以下字詞書寫:锱铢、螯、鳝、芳。
點睛: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迹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4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一種品質叫無私,有一種情感叫無悔,把它化作李商隐《無題》中的詩句,那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記》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描寫了池潭上的樹木和藤蔓,将宛如圖畫般的景緻展現在讀者面前。
答案及解析:47.(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蠶”“蠟炬”“始”“蔓”“蒙絡”“搖綴”“披拂”等字,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4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莊子《逍遙遊》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面對贊譽、責難,宋榮子所采取的人生态度。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現了詩人心系天下、犧牲自我的理想和精神。
(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用形象的語言提醒南宋統治者要吸取曆史教訓,否則北伐就會遭到失敗的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48.(1).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2).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4).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5).赢得倉皇北顧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沮”會寫成“詛”,“見”會寫成“現”。此外要注意難寫的字,如“譽”“突兀”“廬”“赢得”“倉皇”“顧”要理解字義去記憶。情景默寫要注意題幹的要求。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49.補寫出下列句子橫線部分。
(1)有一種品質叫無私,有一種情感叫無悔,把它化作李商隐《無題》中的詩句,那便是:__,__。
(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寫琵琶女一曲終了人們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的句子是____,___。
(3)李白《蜀道難》中,“____”一句從聽覺上營造了蜀道悲涼陰森的環境。
答案及解析:49.(1).春蠶到死絲方盡(2).蠟炬成灰淚始幹(3).東船西舫悄無言(4).唯見江心秋月白(5).但見悲鳥号古木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篇名句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理解性默寫。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題默寫時需注意以下字詞書寫:絲、蠟炬、舫、唯、号。
5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運用比喻手法,從反面強調學習必須專一。
(2)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岑參運用浪漫誇張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描寫了沙漠上寒冰縱橫、彤雲密布的景象。
答案及解析:50.(1).蟹六跪而二螯(2).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3).用心躁也(4).瀚海闌幹百丈冰(5).愁雲慘淡萬裡凝
試題分析:理解性默寫的題目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選準詩句,然後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此題注意提示語中的“反面強調學習必須專一”“沙漠上寒冰縱橫、彤雲密布的景象”,這樣就能準确的答出題目,注意“蟹”“螯”“鳝”“躁”“瀚”“闌”的寫法。
5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先漢(西漢)興盛的原因。
(2)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而且将自古以來和這裡有關的許多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了,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緬懷之情。
答案及解析:51.(1)親賢臣遠小人(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高考默寫題本來是極易得滿分的題,可是往往由于錯誤理解、錯誤識記,以至于在高考時失分。如果學時下點功夫,将其背過,平時做個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強識記,本題拿滿分是不成問題的,這樣也許可以使你的語文成績再上一個台階,讓你走進理想的殿堂。
點睛: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解題策略:一、對于名句默寫應注意字形識記,考生默寫時,有時對詩、文句中字的字形識記不牢,從而提筆寫錯字。二、名句默寫應注意:字義識記,考生默寫時,有時對詩、文句中字的字義弄不清楚,從而提筆寫錯字。三、名句默寫應注意:對比識記,考生有時區分不開不同詩句中讀音相同而書寫不同的兩個字,從而将這兩個字寫反了。四、名句默寫應的:非常識記,有的詩句,按現在平常的說法或語序識記往往是錯的,必須非常識記。五、名句默寫的意境識記,六、名句默寫的字識記,默寫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寫詩句中的原字。
5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三句,用形象化的寫法借氣流傳播聲音來闡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2)範仲淹《漁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兩句,以酒遣懷,抒發思鄉愛國之情。
答案及解析:52.(1).順風而呼(2).聲非加疾也(3).而聞者彰(4).濁酒一杯家萬裡(5).燕然未勒歸無計
5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遙遊》中,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實例,與大鵬鳥的“将徙于南冥”作對比,形象地說明任何事物都有所憑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聯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點明“送”的主題,勸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
答案及解析:53.(1).野馬也(2).塵埃也(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無為在歧路(5).兒女共沾巾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塵埃”“以息”“歧”“沾”等字,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5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望嶽》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抒發自己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積極進取的豪邁情懷。(2)蘇轼《赤壁賦》結尾處主客的精神達到了本質的飛躍:“________________”——忘記了還在舟中:“________________”——忘記了時間。主客皆進入了“________________”這種自不變者而得出的豁達超然之“樂境”。
答案及解析:54.(1)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2).相與枕藉乎州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淩”“藉”“既”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
5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觀刈麥》中揭示勞動人民生活艱辛原因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
(2)《漁家傲秋思》中運用互文手法抒發将士因功業未成難以歸家的苦悶與悲憤的句是: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無題》中的______,_______,兩句以雙關、對偶和兩個生動的比喻,表明自己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答案及解析:55.(1).家田輸稅盡(2).拾此充饑腸(3).人不寐(4).将軍白發征夫淚(5).春蠶到死絲方盡(6).蠟炬成灰淚始幹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寐”“蠟”。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誤該句不得分。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5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并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韓愈《師說》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指明了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心理原因,也正是這種心理,使得從事學習的風尚難以恢複。(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兵器的撞擊聲來表現琵琶聲高昂激越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56.(1).人生自古誰無死(2).留取丹心照汗青(3).位卑則足羞(4).官盛則近谀(5).鐵騎突出刀槍鳴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前者。考生應先分析語境,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回顧詩句。如第一句中“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并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第二句中“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心理原因,也正是這種心理,使得從事學習的風尚難以恢複”,第三句中“用兵器的撞擊聲來表現琵琶聲高昂激越”,根據這些提示進行默寫即可。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丹心”“汗青”“卑”“谀”“鳴”等。
5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賦》中,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待天地運行規律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交代自己處于錦繡華服的同舍生之間,卻從無慕豔意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惡劣的環境可以使人為生存發展而積極奮發:安逸的環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導緻最終衰亡,所以在《〈孟子〉二章》中孟子總結說“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57.(1)蓋将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3)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試題分析:名句背誦默寫難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滿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來,二是寫了錯别字,後者是主要原因。課内的句子當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記憶,這樣不會背錯填錯句子,同時關注其中易錯的字。這些字主要是形聲字,考生很容易寫成同音異形字,如瞬、奉等字很容易寫錯,都要格外留意。
5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難》中詩人引用兩個典故,表示世路雖艱,但自己對前途并未喪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維的《使至塞上》中以傳神之筆勾畫出一幅塞外雄渾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一詩中用“道阻且長、__________________”表現了追尋伊人道路漫長、地勢越來越高,行走費力。
答案及解析:58.(1).閑來垂釣碧溪上(2).忽複乘舟夢日邊(3).大漠孤煙直(4).長河落日圓(5).道阻且跻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前者。考生應先分析語境,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回顧詩句。如第一句中“引用兩個典故,表示世路雖艱,但自己對前途并未喪失信心”,第二句中“勾畫出一幅塞外雄渾景象”,第三句中“追尋伊人道路漫長、地勢越來越高,行走費力”,根據這些提示進行默寫即可。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垂釣”“碧”“漠”“跻”等。
5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君兼聽,昏君偏信”,古代帝王如堯舜之聖君者,皆能廣開言路。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勸谏劉禅要廣開言路、發揚先帝美德振奮士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錢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詩既指出了詩人遊覽的地點,又描繪出一幅雲幕低垂、湖水如鏡的水墨遠景風光。
答案及解析:59.(1).誠宜開張聖聽(2).以光先帝遺德(3).恢弘志士之氣(4).孤山寺北賈亭西(5).水面初平雲腳低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誠”“弘”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
6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難》一詩中,在結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長歎中,我們似乎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難成的一聲歎息。
(2)歐陽修《醉翁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了春夏之景。
答案及解析:60.(1).蜀道之難(2).難于上青天(3).側身西望長咨嗟(4).野芳發而幽香(5).佳木秀而繁陰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幽”會寫成“悠”或“優”,“佳”會寫成“嘉”。此外還要注意“蜀”“咨嗟”“繁陰”等字易錯,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6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借秦的滅亡警醒當朝者不吸取教訓就會重蹈覆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衛風·氓》詩中皆以桑樹起興,從詩人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示了男子對她從喜愛到厭棄的經過,用“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
(3)《嶽陽樓記》中的“進亦憂,退亦憂”一句,“進亦憂”指的是“________”,“退亦憂”指的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答案及解析:61.(1)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2)桑之落矣,其黃而隕;(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鑒”“亦”“哀”“矣”“隕”“居”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現在新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
6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一種品質叫無私,有一種情感叫無悔,把它化作李商隐《無題》中的詩句,那便是:_________。
(2)《小石潭記》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描寫了池潭上的樹木和藤蔓,将宛如圖畫般的景緻展現在讀者面前。
答案及解析:62.(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蠶”“蠟炬”“始”“蔓”“蒙絡”“搖綴”“披拂”等字,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6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陚》中,作者從側面描寫朋友箫聲和歌聲悲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行路難》中,作者李白表達自己終将大顯身手、大展宏圖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李商隐《無題(相見時難别亦難〉》中“________,夜吟應覺月光寒”一聯,表達了抒情主人公推己及人、從自身相思愁苦揣想出對方的凄苦愁懷。
答案及解析:63.(1).舞幽壑之潛蛟(2).泣孤舟之嫠婦(3).長風破浪會有時(4).直挂雲帆濟滄海(5).曉鏡但愁雲鬓改
6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來抒發危亡國勢與個人坎坷命運緊密相連的悲歎之情。
(2)歐陽修《醉翁亭記》中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用比喻的手法描寫的琵琶曲婉轉流暢的句子是。“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64.(1)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3)間關莺語花底滑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篇名句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理解性默寫。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題默寫時需注意以下字詞書寫:絮、萍、幽、繁陰、莺。
點睛: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迹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65.名篇名句默寫
(1)郦道元《三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春冬之時三峽的美麗的景象。
(2)蘇轼在《赤壁賦》中描寫自己與友人在清風徐來的江面上飲酒誦詩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65.(1).素湍綠潭(2).回清倒影(3).舉酒屬客(4).誦明月之詩(5).歌窈窕之章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情境默寫的題目。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湍”“倒影”“屬”“誦”“窈窕”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6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将自己的“陋室”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類比,抒發了仰慕前賢、安貧樂道的情懷。
(2)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能夠體現“江山如畫”一句具體内容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66.(1).南陽諸葛廬(2).西蜀子雲亭(3).亂石穿空(4).驚濤拍岸(5).卷起千堆雪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葛”“蜀”。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誤該句不得分。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6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陸遊在《遊山西村》一詩中,通過“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融入主人的好客和自己的喜悅以及感激、閑适之情,流露出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2)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用誇張的手法寫蜀道高與天齊,險似絕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人以仁為己任,責任重大,道路遙遠,因此《論語·泰伯》中曾子對士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答案及解析:
67.(1).從今若許閑乘月(2).拄杖無時夜叩門(3).連峰去天不盈尺(4).枯松倒挂倚絕壁(5).士不可以不弘毅
6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揚州慢》中用投人手法形容戰亂殘酷和破壞之深重并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戰亂的痛心挨首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居秋暝》中由寫景轉為寫人,采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法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68.(1).自胡馬窺江去後(2).廢池喬木(3).猶厭言兵(4).竹喧歸浣女(5).蓮動下漁舟
6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論語·泰伯》中,曾子認為正因為讀書人肩負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遙遠,所以對他們提出明确的要求:“_________。”
(2)《詩經·衛風·氓》中,“_______,____”兩句寫女主人公在婚前懷着對“氓”熾熱的深情,善解人意地安慰對方并私定婚期,勇敢地沖破了禮法的束縛。
(3)《師說》中“_________,________”兩句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作者随即斷言,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标準。
答案及解析:69.(1).士不可以不弘毅(2).将子無怒(3).秋以為期(4).是故無貴無賤(5).無長無少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弘”“将”“無”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
7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勸學》中“_____,_____,_____”三句運用比喻手法,從反面強調學習必須專一。
(2)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岑參運用浪漫誇張的手法,以“_____,_____”描寫了沙漠上寒冰縱橫、彤雲密布的景象。
答案及解析:70.(1).蟹六跪而二螯(2).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3).用心躁也(4).瀚海闌幹百丈冰(5).愁雲慘淡萬裡凝
試題分析:理解性默寫的題目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選準詩句,然後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此題注意提示語中的“反面強調學習必須專一”“沙漠上寒冰縱橫、彤雲密布的景象”,這樣就能準确的答出題目,注意“蟹”“螯”“鳝”“躁”“瀚”“闌”的寫法。
7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道出郁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勸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君子智慧明達、言行無過的原因。
(3)杜鵑和猿猴是我國古代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因其啼聲甚哀,往往用來傳達凄涼之情。例如《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現了詩人被貶為江州司馬後的凄苦之境。
答案及解析:71.(1).艱難苦恨繁霜鬓(2).潦倒新停濁酒懷(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4).其間旦暮聞何物?(5).杜鵑啼血猿哀啼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艱”“繁”“潦”“停”“博”“省”“暮”“鵑”“猿”等字,要理解字意去記憶字形。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72.按要求填空。1.(1)____________________,杜鵑聲裡斜陽暮。(秦觀《________▪郴州旅舍》)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2.孟子強調了以苦難來磨練意志的重要性,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用對比的手法同樣說明了這個道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對聯中适合懸挂在湖南嶽陽樓的一組是()
①樓未起時原有鶴,筆經擱後便無詩②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③淩空百日三千丈,拔地黃河第一樓④洞庭西下八百裡,淮海南來第一樓
答案及解析:72.1.(1)可堪孤館閉春寒(《踏莎行》)(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3.D
1.高考默寫題本來是極易得滿分的題,可是往往由于錯誤理解、錯誤識記,以至于在高考時失分。如果學時下點功夫,将其背過,平時做個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強識記,本題拿滿分是不成問題的,這樣也許可以使你的語文成績再上一個台階,讓你走進理想的殿堂。
2.高考默寫題本來是極易得滿分的題,可是往往由于錯誤理解、錯誤識記,以至于在高考時失分。如果學時下點功夫,将其背過,平時做個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強識記,本題拿滿分是不成問題的,這樣也許可以使你的語文成績再上一個台階,讓你走進理想的殿堂。
點睛: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解題策略:一、對于名句默寫應注意字形識記,考生默寫時,有時對詩、文句中字的字形識記不牢,從而提筆寫錯字。二、名句默寫應注意:字義識記,考生默寫時,有時對詩、文句中字的字義弄不清楚,從而提筆寫錯字。三、名句默寫應注意:對比識記,考生有時區分不開不同詩句中讀音相同而書寫不同的兩個字,從而将這兩個字寫反了。四、名句默寫應的:非常識記,有的詩句,按現在平常的說法或語序識記往往是錯的,必須非常識記。五、名句默寫的意境識記,六、名句默寫的字識記,默寫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寫詩句中的原字。
3.A選項說的是黃鶴樓;B選項雖然也是說的嶽陽樓但是這個對聯是說的範仲淹,用來指嶽陽樓建築,不恰當;C選項說的是鹳雀樓;所以隻能選擇D選項。
點睛: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是異彩紛呈的藝術百花園中一枝别具風姿的奇葩。它語言精練,含義深刻,意境優美,韻味隽永,遣詞典雅,格律嚴謹。近年高考語文試題常設對聯題,因為對聯題直接指向的是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從對聯中可以衡量出考生語文素養的高下。但是本題考查一改以往考查寫作,另辟蹊徑以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可以說一種創新型的方式,這種方式既要學生了解對聯的基本知識,又把文化常識融于其中,也考查了學生對我國文化常識的了解和積累。所以在備考時我們不光要關注對聯的知識,也要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積累。
73.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離騷》中用“方衲”和“鑿圓”來作比喻,說明自己與小人在一起很難相合,因道不同而不能相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說“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勸學》中說“_________,_________”。
(3)《馬說》中千裡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73.(1).何方圜之能周兮(2).夫孰異道而相安(3).故不積跬步(4).無以至千裡(5).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跬”會寫成“矽”,“至”會寫成“緻”,此外還要注意“圜”“孰”等易寫錯的字。記準字形要理解字義去記憶。較長的句子要記準,不要掉字,如“夫孰異道而相安”,“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7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描寫自己遠離嘈雜的音樂、繁冗的公務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賦》中,蘇轼夜遊赤壁,面對“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美景,于是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74.(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2)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情境默寫的題目。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亂耳”“案牍”“屬”“誦”“窈窕”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75.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1)《詩經·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比興手法,借桑葉的變化來表現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2)蘇轼在《赤壁賦》開頭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環境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描寫自己和客人在這清風明月下的惬意行為。
答案及解析:75.(1).桑之落矣(2).其黃而隕(3).舉酒屬客(4).誦明月之詩(5).歌窈窕之章
試題分析:此題為情景式默寫,跟直接寫出上下句不同,它的難度可以說是加大了,它不單要求考生熟悉詩歌,還要求考生理解詩歌。書寫時要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如果錯了一個字,該句默寫即為0分。本題要注意“隕”、“屬”、“誦”、“窈窕”。
76.補寫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離騷》中表明作者甯可死去,也不會和世俗小人一樣媚俗取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師說》中,韓愈提出自己的“師道”思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指出老師和弟子的關系是相對的。
(3)《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詩中,李白以飄零之意、離别之恨抒寫貶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76.(1)甯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态也。(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3)楊花落盡子規啼
7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新事物層出不窮,并終将勝過舊事物的哲理。
(2)屈原《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助比喻,抒寫了自己才能優秀卻遭到嫉妒和造謠中傷的深沉苦悶。
(3)荀子《勸學》中與當代人終身學習的理念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77.(1)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2)衆女嫉餘之蛾眉兮 謠诼謂餘以善淫 (3)學不可以已
7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勸學》中多次運用比喻和對比論證的手法,如用“_____,____,_____。”三句,從反面論述了學習要專一的道理。
(2)李白在《行路難》(其一)中對未來充滿自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78.(1).蟹六跪而二螯(2).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3).用心躁也(4).長風破浪會有時(5).直挂雲帆濟滄海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篇名句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理解性默寫。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題默寫時需注意以下字詞書寫:螯、鳝、躁、長、濟、滄。
點睛: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迹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79.補出下面空缺處。
(1)《阿房宮賦》一文中既在廣闊的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宮的修建,又起到了籠蓋全篇、暗示主題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說“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勸學》中說“______,______。”
(3)韓愈認為老師的職能是:______,______。
(4)“取法于上,僅得為中;______的領悟。
答案及解析:79.(1).六王畢(2).四海一(3).蜀山兀(4).阿房出(5).故不積跬步(6).無以至千裡(7).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8).取法于中(9).故為其下
默寫不但考查考生記憶的準确性,也考查其書寫的準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錯字,如“兀”“跬”“受”等。名句默寫答題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難寫字。(二)要注意同音異義詞。(三)要注意同義異形詞(四)要留意具體環境(五)要留心語句順序(六)要注意語句出處。該類題要提醒考生平時加強背誦,注意難寫字和易錯字的正确書寫。一要領悟含義,圈點強記,邊誦邊寫。對每一條名言名句,都要領悟其大緻含義,特别是其中的關鍵字詞。對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防止“口是手非”。二要要突破生僻難寫字,規範書寫。對于文質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同學都能熟讀成誦,但在考試中卻不能得分。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生僻難寫字的書寫有誤,一字之差,導緻丢分。三要要注重同音異義詞。讀音相同,意義不同甚至相反的詞語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着,這也是命題人“設伏”的熱點。這就要求應該特别注意這些同音異義詞,通過有意識地分析比較,既知其音,更知其義。四要關注同義異形詞。意思相同而字形迥異的詞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屢見不鮮的,對學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誤導性,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複習時也應引起高度的重視。五要留心語句順序。有不少名句的語句順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會發生改變,也正是這個原因,一部分學生往往就是觀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導緻把語句的順序寫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數。
8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莊子·逍遙遊》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意思是說大鵬要高飛萬裡,必須借助強勁大風負載其巨大的翅膀。
(2)杜牧《阿房官斌》中“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秦國統治者将剽掠而來的美玉珠寶等當成石頭沙土的情形,從而表現其奢侈之風。
(3)範仲淹《漁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又包含工業未就、無法歸家的無奈。
答案及解析:80.(1).風之積也不厚(2).則其負大翼也無力(3).鼎铛玉石(4).金塊珠礫(5).濁酒一杯家萬裡(6).燕然未勒歸無計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負”“大翼”“鼎铛”“礫”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誤該句不得分。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考點定位】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名師點睛】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8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詩經•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了女主人公自嫁氓為妻,多年來一直早起晚睡,忙碌操勞。
(2)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着力表現出周瑜的英氣勃發。在蘇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以“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寫出了詞人盡情暢飲,胸懷開闊,膽氣豪壯。
答案及解析:81.(1).夙興夜寐(2).靡有朝矣(3).小喬初嫁了(4).雄姿英發(5).酒酣胸膽尚開張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寐”“靡”“初”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8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詩經·氓》中,女主人公在自省之後指出夫妻關系破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兩句,以飛禽的動态把大自然從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3)美好的事物總是令人愉悅的,但它卻使身為階下囚的李煜倍感煩惱,他在《虞美人》中怨問蒼天的一句是“_______”。
答案及解析:82.(1).士也罔極 (2).二三其德(3).幾處早莺争暖樹(4).誰家新燕啄春泥(5).春花秋月何時了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罔極”“德”“莺”“燕”“啄”等字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8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淵明《桃花源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田間小路縱橫、雞鳴狗叫之聲到處可以聽到的情景。
(2)荀子在《勸學》中,從反面論證學習應當專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83.(1).阡陌交通(2).雞犬相聞(3).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5).用心躁也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識記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題目,此類題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寫和根據上下文填空兩種類型。答題時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理解性默寫還要注意給出的提示,填準句子。此題屬于理解性默寫,注意句子中的“田間小路縱橫、雞鳴狗叫之聲到處可以聽到”“反面論證學習應當專一”的提示,同時注意“蟹”“螯”“鳝”“躁”的寫法。
8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與“青梅竹馬”意境相仿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嶽》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描寫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馬說》中千裡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84.(1).總角之宴(2).言笑晏晏(3).造化鐘神秀(4).陰陽割昏曉(5).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前者。考生應先分析語境,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回顧詩句。如第一句中“與‘青梅竹馬’意境相仿”,第二句中“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描寫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第三句中“千裡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根據這些提示進行默寫即可。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宴”“晏晏”“造化”“昏曉”等。
8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勸學》篇中的“___________”一句印證了這句話。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又是全詩的主旨。
(3)《登高》中,杜甫面對蕭蕭落木、滾滾長江,發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以抒寫自己漂泊異鄉、晚年潦倒的悲愁。
答案及解析:85.(1).學不可以已(2).同是天涯淪落人(3).相逢何必曾相識(4).萬裡悲秋常作客(5).百年多病獨登台
8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記》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嶽陽樓記》中借鳥歡魚躍描繪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86.(1).皆若空遊無所依(2).日光下澈(3).影布石上(4).沙鷗翔集(5).錦鱗遊泳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澈”“影”“翔集”“錦鱗”等,理解字義去記憶。現在課标卷已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
8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離騷》中用香草做比喻說明自己遭貶黜是因為德行高尚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寫出了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87.(1).既替餘以蕙纕兮(2).又申之以攬茝。(3).劍閣峥嵘而崔嵬(4).一夫當關(5).萬夫莫開。
8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詩經·衛風·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的無禮對待,自己的兄弟不了解情況,反而對自己“_______________”,表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之情。
(2)在《赤壁賦》的開頭,蘇轼寫自己與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誦《詩經·陳風》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魚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解釋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義的原因。
答案及解析:88.(1).咥其笑矣(2).誦明月之詩者(3).歌窈窕之章(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5).所惡有甚于死
8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難》一詩中,在結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長歎中,我們似乎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難成的一聲歎息。
(2)歐陽修《醉翁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了春夏之景。
答案及解析:89.(1).蜀道之難(2).難于上青天(3).側身西望長咨嗟(4).野芳發而幽香(5).佳木秀而繁陰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幽”會寫成“悠”或“優”,“佳”會寫成“嘉”。此外還要注意“蜀”“咨嗟”“繁陰”等字易錯,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
9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韓愈在《師說》中也明确提出了擇師的标準:“_____,______。”
(2)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_____,____”兩句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懷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變遷而怅惘的心情。
答案及解析:90.(1).擇其善者而從之(2).道之所存(3).師之所存也(4).懷舊空吟聞笛賦(5).到鄉翻似爛柯人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寫的題型,解答時既要注意所給句子的出處及作者,還要注意題幹中給出的提示,準确書寫出答案。本題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寫法:擇、存、吟、賦、翻、柯。
9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莊子《逍遙遊》中表明列子雖然能禦風而行,可是還有局限的,這兩句是:____,_____。
(2)《阿房宮賦》中警示後人不要重蹈秦國滅亡覆轍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3)嶽陽樓記中有“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其中“進亦憂”指的是:______。
答案及解析:91.(1).此雖免乎行(2).猶有所待者也(3).後人哀之而不鑒之(4).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5).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92.補寫出下列句子橫線部分。
(1)《雁門太守行》中運用典故寫守将曾受皇帝厚遇,臨危時誓死相報,英勇赴戰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種品質叫無私,有一種情感叫無悔,把它化作李商隐《無題》中的詩句,那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言雨必愁,但《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元外》“_____________”,把雨寫得細膩而又滋潤
答案及解析:92.(1).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3).天街小雨潤如酥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要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錯别字或漏字、多字。如“提攜“蠟炬”不要誤寫錯寫。
點睛: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迹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現在課标卷已經考核“理解性默寫”,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确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後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
9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荀子在《勸學》中從正面用雕刻之道強調學習應當持之以恒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維在《使至塞上》一詩中,即景設喻表達自己内心惆怅情感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詩中,李白以飄零之意、離别之恨抒寫貶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93.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③楊花落盡子規啼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锲”“镂”“蓬”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9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莊子·逍遙遊》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來闡明逍遙自在、無所待的狀态。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兩句表現了友誼不受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是無所不在的。
答案及解析:94.(1).(若夫)乘天地之正(2).而禦六氣之辯(3).以遊無窮者(4).海内存知己(5).天涯若比鄰
試題分析: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禦”“辯”。要理解字義去記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誤該句不得分。要求學生養成回頭望的習慣,避免筆誤。
9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又前而為歌曰:“______________,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荊轲刺秦王》)
(2)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______________,渺滄海之一粟。(《赤壁賦》)
(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4)______________,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5)寒衣處處催刀尺,______________。(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答案及解析:95.(1).風蕭蕭兮易水寒(2).寄蜉蝣于天地(3).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4).潦水盡而寒潭清(5).白帝城高急暮砧。
9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師說》中,韓愈認為士大夫不能相互為師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為師,就會出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2)李白《行路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冰雪設喻,生動地突出了對人生道路上充滿艱難險阻的感慨。
(3)蘇轼《赤壁賦》結尾處主客對人生的感悟實現了共鳴:“相與枕藉乎舟中”——忘記了空間;“________________”——忘記了時間。
答案及解析:96.(1)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谀(2)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3)不知東方之既白
9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兩句,寫的是琵琶女在演奏正式開始之前調弦試音的準備過程。
(2)《小石潭記》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了池潭上的樹木和藤蔓,将宛如圖畫般的景緻展現在讀者面前。
答案及解析:97.(1).轉軸撥弦三兩聲(2).未成曲調先有情(3).青樹翠蔓(4).蒙絡搖綴(5).參差披拂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前者。考生應先分析語境,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回顧詩句。要理解限制條件,比如“準備過程”“池潭上的樹木和藤蔓”,确定默寫内容。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撥”“蔓”“絡”“綴”“拂”等。
9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轼的《水調歌頭》用反诘語氣埋怨月亮故意給人增添憂愁偏偏在人離别時月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遙遊》中作者用現實生活中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将徙”作對比,形象地說明了任何事物都有所憑借,這個實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98.(1).不應有恨(2).何事長向别時圓(3).野馬也(4).塵埃也(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前者。考生應先分析語境,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回顧詩句。比如,第一句中“用反诘語氣埋怨月亮”,第二句中“用現實生活中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将徙’作對比”,根據這些提示默寫。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事”“向”“埃”“息”等。
9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詩經·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比興手法,借桑葉的變化來表現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2)蘇轼在《赤壁賦》開頭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環境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描寫自己和客人在這清風明月下的惬意行為。
(3)《醉翁亭記》概括描述滁洲地理環境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99.(1).桑之落矣(2).其黃而隕(3).舉酒屬客(4).誦明月之詩(5).歌窈窕之章(6).環滁皆山也
試題分析:理解性默寫的題目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選準詩句,然後注意不要出現錯别字,此題注意提示語中的“借桑葉的變化來表現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自己和客人在這清風明月下的惬意行為”“滁洲地理環境”,這樣就能準确的答出題目,注意“隕”“屬”“窈窕”的寫法。
10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榮辱不驚是一種人生境界,《逍遙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宋榮子看淡榮辱,不受外界評價影響而更加勤勉。
(2)新舊代序,晝夜輪回,時光流逝最容易引發遊子的思鄉之情,王灣《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滿理趣地寫出這種情感。
(3)伐盡蜀山林木建造氣勢恢宏的阿房宮,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刻畫阿房宮淩雲蔽日的氣勢。
答案及解析:100.(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2).舉世非之而不加沮(3).海日生殘夜(4).江春入舊年(5).覆壓三百餘裡
試題分析: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複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譽”“沮”“生”“殘”“覆壓”等易錯字,要理解字義去記憶。“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中容易丢了“且”字。“江春”會錯寫成“江風”。
點睛:考查常見的名篇名句默寫常常分為三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和記憶同時考查。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内所學篇目,隻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如果句子較長要注意不要漏字,如“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