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怎麼預習課文?對于語文來說,小孩子進入一年級會發現,所有學的東西都是書面化的,都是新的東西,跟孩子平常說話交流完全不一樣,這也造成了語文上一些知識,孩子無法理解,即使是對字詞的認知也處于懵懂狀态,不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字,隻能靠熟練掌握後,再慢慢理解,因此預習課文就顯得很重要,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一年級孩子怎麼預習課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對于語文來說,小孩子進入一年級會發現,所有學的東西都是書面化的,都是新的東西,跟孩子平常說話交流完全不一樣,這也造成了語文上一些知識,孩子無法理解,即使是對字詞的認知也處于懵懂狀态,不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字,隻能靠熟練掌握後,再慢慢理解,因此預習課文就顯得很重要。
那麼怎麼預習課文可以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呢?小徐老師一般讓孩子分以下幾步來做:
一、大聲朗讀課文,更正強化讀錯的音,認識不會認的字。小孩子課文一定要出聲讀,出聲讀可以将每一個字的字音落到實外,有不認識的字或者讀錯的音自己可以聽出來,家長也可以幫忙更正。
1、特别注意讀錯的音,說明孩子在拼音拼讀上依然有易混音節,需要進一步查漏補缺,比如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區别,聲母"b\p\d\q"是否讀準,韻母“ei\ei”和“ui\iu”是否分清楚,如有混淆,要着重讓孩子指出來,反複強調記憶才能分清。
2、根據課後生字表圈出“我會寫”的字,讀一讀,進一步理解字的意思,以防組詞時出現同音字間的亂用。
3、圈出“我會認”的字,放在課文具體語境内可以迅速讀準字音。
二、給課文标出自然段,分段讀。能夠準确感知文章在什麼地方換段。數段數句是一二年級孩子要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是為什麼要分“段落”,為什麼有“。!?”等的地方才叫一句話,并不能理解,因此在無論是課下閱讀還是課上聽課都要讓孩子有意識的去注意“段落”“句子”間的關系。為理解課文内容和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讀熟課文的基礎上讀懂課文,整體感知全文的内容。一年級的小朋友學習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如何變無意識為有意識,則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因此每次預習課文之前,要讓孩子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想一想全文寫了什麼。因此預習課文要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是語文學習的關鍵。
為了增加這一能力,預習課文前要以預習導引。例如一年級課文《大還是小》在預習前,我們要讓孩子帶着問題去讀。或者讀熟課文後,要提幾個問題要孩子思考。如下圖所示:
這樣讀和思相結合,也可以變學習的枯燥乏味為探究發現,極大的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四、課下預習課文也要因人而異,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強就可以要求孩子背過課文并理解課文主要内容,會寫“我會寫”的字。這樣一來,課上就更容易掌握老師拓展的内容。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孩子重點還是要落實到“正音正字”上,能大聲讀熟讀懂課文,能用課本上的詞給“我會寫”的字組詞就抓到點子上了。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一年級小朋友要想學習好,确實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不斷規範孩子的學習态度和提高學習能力,現在多用點心,養成正确學習的好習慣,其實是一勞永逸的事情,等到了四年級以後,就可以放心放手了。關鍵就在一至三年級這幾年,加油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