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不斷地發展進步,就在于人類能夠利用材料制造工具并用來改造世界。正所謂“一代材料,一代裝備”。新型材料的誕生與發展,會推動武器裝備和作戰樣式出現重大變革。那麼,從古至今,材料在戰争中的應用發生了哪些變化?即日起,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将推出《材料改變戰争》系列科普文章進行解讀,歡迎關注。
自火光在石頭和木材之間顯現,到坦克、機槍與火炮在戰場上争輝,人類上百萬年來運用的戰争力量始終逃不出“火”,離不開燃燒與化學反應這個層次。
但随着人類發現元素周期表,并靠着這張藏寶圖對材料和元素進行着“按圖索骥”般的探索,更深層的物質變換和能量奧秘已經初現端倪。當然,人類必然會把這些新材料和新技術投入到戰争中,無論初衷是好是壞。
圖為居裡夫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監制的“小居裡車”,用于對中彈傷者進行X光成像,幫助診療。(圖源:nobelprize)
分離血肉與鋼鐵:核材料的戰場首秀
對于能夠在夜晚中發出藍綠光芒的“鐳”,世人一開始并不知道它的具體危害。于是幾乎在一夜之間,鐳被當作“夜光油漆”添加劑,應用到諸如手表、座鐘盤等需要夜間亮光的場合裡,甚至還被當作“防癌保健品”大肆推銷。
而随着對鐳元素,乃至放射性射線的深入研究,這些粗淺的應用很快都被掃到一旁——幾乎同時,在已經靠着研究并分離鐳元素這一殊榮,獲得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面前,歐陸上空戰雲密布,德法兩大巨人之間的戰争迫在眉睫。
或許當時的居裡夫人自己都沒想到,她會成為戰争中應用放射性力量的第一人:第一台居裡夫人改造的“小居裡車”在關鍵的馬恩河戰役之前就抵達法軍前線,它綜合了X光機、發電機、成像暗房,并把它們整合到了一輛汽車上。據不完全統計,居裡夫人自行捐贈和遊說得到的“小居裡車”就不下20台。
不僅如此,居裡夫人更自學了汽車駕駛、汽車維護和部分維修技能,隻為了親臨前線,向前線軍醫為了推廣這一先進技術,期間受到的危險X射線照射數不勝數。
很明顯,居裡夫人對此并非沒有自覺:在監督法國戰地醫院放射科建設時,她就為培訓不完全,受過多X光照射的醫生們擔憂,更親筆寫下一本教材,闡述了X光機的安全使用規程。
後來,世人常常把居裡夫人的死因歸咎于她對鐳的危險探索。但事實并非如此:幾十年後對居裡夫人遺體的再調查顯示,奪走她生命的并非是鐳,而是過量的X射線,以及戰争本身。
億兩白銀鑄成鑰匙:曼哈頓門後是福是禍?
圖為使用白銀(白色閃光部分)制成的加速器線圈。(圖源:michaelconfoy)
,當這個世界上有第一個人類真正理解這個方程的含義時,他幾乎是立刻聯系到了其軍事價值。但要想把數字意義上的方程變成實用的武器,人類需要克服的已經不僅僅是技術難關,更需要客服自己的想象力。
古往今來,不少人對于納粹德國和舊日本帝國的核武器計劃津津樂道,認為他們“最多隻差一步”,但隻要了解過美國核武器項目“曼哈頓計劃”的規模、強度和資金量,這些想法就連笑談都根本算不上。
簡單來說,這個獲得美國總統羅斯福“無上限資源授權”的項目,一開始獲得了5400萬美元的預算。幾乎可以這麼下定論,這筆錢換到其它任何一個二戰參戰國身上,都是掏不起的巨款。
這還不夠。等到曼哈頓計劃建設鈾濃縮回旋加速器時,所需的巨量純銅就連科學家自己都不禁咋舌,因為這已經超乎美國的供應能力……而為了攻克這一難題,曼哈頓計劃鈾濃縮回旋加速器導電線圈的所有金屬都系“挪用”的美國國庫純銀,重量達到驚人的14700噸,稱之為“億萬兩白銀”名副其實。
而線圈,也隻不過是曼哈頓工程耗資巨億的一瞥:傳統的貴金屬材料都被如此“超規格”地使用,這才有人類在幾年内開啟核能時代的神速。
但輝煌過後,或許唯有那個愛騎自行車的老頭明白:大事不妙。
老兵聞之變色:對敵對友都不客氣的貧化鈾
圖為正在裝彈的美國空軍A-10攻擊機,它一度被戲稱為“睾丸癌制造機”。(圖源:getarchive)
你我都知道,習慣的威力如此之大。短短幾十年間,人類對于能夠毀滅自身的核武器、熱核武器早就熟視無睹,甚至和它們共存度過日常每一天。
當然了,肯定有人要說,這和核武器在二戰後始終保持着“引而不發”,大國集團之間維持着戰略核威懾平衡的策略有關系。這麼說倒也不假,但實際上核材料早就大規模地被應用在常規戰争:鈾反應堆内“燃盡”的核廢料由于其密度超高和具備“越鑽越尖”的自銳特性,最終被用作裝甲的填充物,或是穿甲彈的彈芯,效果比著名的高密度金屬鎢還要好得多。
但是,貧鈾在極大提高少數國家裝甲攻防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多個大規模應用過貧鈾穿甲彈的戰場,例如南斯拉夫、伊拉克,這些地區的核輻射類疾病發病率均有明顯上升。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長期同貧鈾穿甲彈頭近距離接觸的軍人和技術人員身上,可以說,随着材料科學進一步在深度上大做文章,某些“軍事性能優異”的材料勢必要有非人道的副作用,如何在這之間尋找取舍,将是未來人類所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策劃:趙清建
制作:旋鈕工作室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