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重要性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重要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1 15:15:18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重要性(什麼是企業文化)1

在企業做咨詢時,常常會問企業人力資源經理,企業文化是什麼?

普遍的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組織員工活動,向組織文體活動、辦宣傳欄和企業刊物等一類的活動。所以他們常把企業文化這項職責賦予人力資源部的某個崗位上,比如說員工關系那個崗位上。明确一下,企業文化不是那些活動,那些活動最多可以算是企業文化外延的很小部分,這部分在企業文化中的比重不會超過5%。

對企業文化還有一種認識,是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一堆标語口号,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都展現在樓上,使用最多的關鍵詞是“創新、誠信、拼搏、人本”等。企業文化不是表面的、形式上的東西,這些與企業真正的文化沒有什麼關系,用來“展示”企業文化,隻能說明企業沒有真正理解企業文化,常會誤導外人、企業管理者及員工自己。

有一種說法:企業中有一種非常微妙的,看不見、摸不着的因素,發揮着決定成敗的作用,這種因素,就叫做企業文化。而這個定義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但仔細想想确實是這麼回事。一個企業有沒有企業文化,走進企業15分鐘大概就能看出來。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重要性(什麼是企業文化)2

如果一定要對企業文化進行定義,可以有如下兩個比較明确的說法。

  1. 企業文化是企業領導人倡導的、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和不斷革新的一套行為方式,它體現為企業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行為規範,在企業中像空氣一樣存在。
  2. 企業文化是企業内部具有延續性的共同的認知系統(形成組織效能的群體意識形态)。這種共同的認知系統使員工之間能達成共識,使每一個員工知道企業倡導什麼,反對什麼,怎樣做才能符合組織的内在規範要求,怎麼做可能會違背企業的宗旨和目标。這種共同的認知系統包括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理解等。例如,聯想集團有個做事三原則說的特别好:(1)如果有規定,堅決按照規定辦;(2)如果規定不合理,先按規定辦并及時提出修改意見;(3)如果沒有規定,在請示的同時,按照聯想文化價值标準制定或建議制定相應的制度。就像上面定義中說的,按照“企業的宗旨與目标,組織的内在規範要求,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理解”在做事。特别是在一些事情沒有相關的制度流程時,保證聯想人做事不走樣的基礎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重要性(什麼是企業文化)3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重要性(什麼是企業文化)4

企業文化的内容展開來說,有四個層次:精神層、制度層、行為層、物質層。總括起來,可以稱做企業的CIS(企業識别系統)

精神層是指企業最核心的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包括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觀,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其他一些核心理念與重大做事原則,一般稱作MI (理念識别系統)。核心理念與重大做事原則一般包括了經營理念、産品理念、質量理念、決策原則、用人原則、激勵原則等。這些反映了企業最根本的處事哲學,确實是企業經營的根本法則。

制度層是指企業核心理念如何落實到制度層面,包括核心理念指導下的各類制度、流程、規範、規定等。最關鍵的一點是所有這些制度流程必須是以企業核心理念的精神相符的,而不是分離的。比如激勵原則如果是以績效為導向的,那你的績效考核制度就要充分體現這個導向,而不能搞成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導向。

行為層是指企業核心理念如何落實到行為層面,一般稱做BI(行為識别系統)。包括員工行為準則、員工手冊、各種宣傳形式、各類文體活動等指導員工行為的有關文件與活動,其關鍵點依然是如何将企業核心理念落實到員工的行為層面,這個層面工作看似操作層面的事,但真正落實到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至少要經過幾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結果。任正非有名的一個理論:在引進新管理體系的時候,要先僵化,後優化,再固化。也說明,要使企業文化落地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物質層是指企業在外貌方面是如何體現文化内涵的。通常包括企業标積、象征物、廠容廠貌、企業内部各種标牌(服飾、部門牌、名片,信服信紙等)、廣告等對外形象方面的内容,一般稱作VI (視覺識别系統)。這是企業文化最表層的東西。主要作用是讓外人通過看到企業的Logo、廣告、标牌等,迅速了解企業的文化内涵,這也是現代經濟社會,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企業向客戶傳遞信息的一種商業手段。

企業文化的内容就包含在這四個層面中,精神層相當于人的腦子與心髒,制度層相當于人的骨骼,行為層相當于人的肌肉,物質層相當于人的外表與服飾。每個層面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形成完整的一個人。這裡特别要注意企業文化四個層面裡,最關鍵的是精神層,如果按重要性比例來說,這部分要占80%,其他,三個層面加起來占20%。文化咨詢的真假界定标準就是以你有沒有花80%的時間在梳理精神層的内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行為層還是物質層?沒有真實可信的精神層的東西,行為層和物質層永遠不可能形成真正企業文化。

在企業管理中,我們經常會争論一個問題,到底是用制度來管理?還是用文化來管理?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仍然要說一下企業發展的三個階段問題。企業發展分三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初創期的特征是企業關鍵人物(人治)起主導作用,成長期是制度(法治)起主導作用,成熟期是企業文化起主導作用。由此可見,制度管理相對于人治來說,已經進了一大步,這個階段已經進入現代社會制度的範疇。制度流程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且制度流程多了,往往會造成企業另一個不良的傾向,做任何事都要找相關的依據,這樣很容易形成一種機械執行制度的傾向,至少會導緻企業工作效率低下。制度流程沒有覆蓋到的地方,對那些地方怎麼處理呢?這就引出了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本質就是制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原則,用這些原則就能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我們為企業建立經營理念,産品理念,質量理念,市場原則,決策原則,用人原則,激勵原則等,有了這些,即便某方面制度不完善,不清晰也能知道怎麼做,這就是文化管理的好處,制度是強制人達到标準,文化是引導人超越标準。文化管理,體現出比制度管理更多的優越性

企業文化管理有六大作用,具體如下:一、引導作用~潛移默化地使公司的員工接受共同價值觀,把思想、行為引導到現實企業目标上來。二、凝聚作用~産生對工作的責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強對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激勵作用~企業宗旨和經營理念是良好的激勵标尺。四、約束作用~公司的文化氛圍能夠以無形的、非正式的、非強制性的方式,對思想和行為進行約束。五、美化作用~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能美化工作場所,還美化工作本身,使員工的求知,求美,求樂、求新的願望得到滿足。六、協調作用~協調内部員工之間,部門之間的關系,完成工作目标,協調企業和社會的關系,實現雙赢。

美國知名管理行為和領導權威約翰.科特教授與其研究小組,用了11年的時間,對企業文化對企業經營業績的影響力進行研究,結果證明凡是重視企業文化因素特征(消費者、股東、員工)的公司,其經營業績遠遠勝于那些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公司。

随着社會的發展,企業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企業主要是基于價值觀進行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強調願景、價值觀、心智模式。文化管理強調更多的是價值觀的認同、心智模式的認同,而不是簡單的命令與執行。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重要性(什麼是企業文化)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